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之行业现状分析

2008-05-21 15:38:58  来源:CIO时代论坛

摘要:管理“高杆”的企业在很早以前就预知到行业风险,尽早开始了练“内功”的工作:调整组织架构,加强内部流程管理,从自身找问题,而成本管理则是重中之重。那么目前地产行业成本管
关键词: 房地产信息化 成本管

    地产企业是属于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在项目运营的过程中如何能够保证利润最大化,是每一个当老板的都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利润=收入-成本”,地产企业在外部市场环境良好,销售火爆的时候,利润掩盖了一切,这个时候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成本的问题。但是市场不可能永远火爆,当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销售出现了问题,“房子不好卖了!”,企业的利润也就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则不得不去控制成本,提升管理水平,以维系经营。如果所有的老板都是这个时候才去关注成本管理,就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

    管理“高杆”的企业在很早以前就预知到行业风险,尽早开始了练“内功”的工作:调整组织架构,加强内部流程管理,从自身找问题,而成本管理则是重中之重。那么目前地产行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成本管理水平粗放,缺少体系

    地产企业需要“成本管理”!这一管理思想和口号很早以前就被业内的专家提了出来,并且也在行业内产生共鸣,达成共识。而地产公司做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呢?

    首先,缺少组织架构支撑,欠缺成本管理意识。许多地产公司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之前,均没有专职的部门负责成本工作,有些公司是由财务部门“兼顾”成本管理,而有些公司则是将“成本”局限的定义为“工程造价成本”,由工程概预算等相关部门负责。可以看出,这些地产公司从组织架构上难以支撑“项目全成本”的管理需求,而在成本管理意识上也没有脱离“财务成本”、“造价成本”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项目全过程、全成本的管理思想。

    其次,“流程”不清晰,“方法”不明确。什么是成本控制的“流程”?我们说的地产公司成本管理的流程就是:什么时间做目标成本?如何控制已发生?如何获取项目的动态成本?当成本出现异常后,如何进行调整?可以理解为“目标成本-已发生成本-动态成本-调整成本”。从通用管理思想上看,上面的一个过程就是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流程。许多地产公司在成本管理的开始,根本没有“目标成本”、 “动态成本”概念,当然就更别说形成这样的成本管理的流程体系了。

    结合上面这样的管理流程,需要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控制“方法”与“手段”,比如什么时间形成目标成本?成本如何分摊与归集?什么样的情况下调整成本?如何调?等等。而现状是许多地产公司在以上的每个环节,均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再次,经验难沉淀与复制。由于缺乏成本管理体系,许多已开发的项目经验和知识无法沉淀下来,造成知识的流失,而这种流失对地产公司来讲则是重大的损失。再加上地产公司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的流动更加剧了这种知识的流失。直接的现象反映是,许多地产公司项目开发已经有很多年了,而每当再开发新项目的时候,仍然是所有工作“从零开始、从头做起”,效率及其底下。

    同时,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已完工项目的成本情况,对新项目成本测算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很多公司都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始终缺少有效的方式与方法。

    最后,欠缺有“综合能力”的成本管理人员。我们知道成本管理岗位属于较为新型的管理岗位,是地产企业随着精细化管理后,逐渐分离出来的管理岗位。该岗位不像“造价工程师”那样能够有“科班”出身,一般都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如:工程概预算、财务等。

    既然是“全成本”管理,那么就要求这个岗位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如:设计、工程造价、营销管理、财务等。早些年的地产公司具备这样能力的,不是老板,就是曾经做过项目的副总裁等,他们一般都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实战中历练过。可这样的人在地产公司里面是少之又少的稀缺“资源”。

    这些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地产企业欠缺“有经验”成本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如不能够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将会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瓶颈。

    二、合同过程管理不到位,变更难以控制

    地产公司对合同的管理是兑现成本的过程管理。从签订第一份土地合同开始,地产公司即开始了合同的管理工作,如何能够把合同管好,执行好是一门学问。那么现在地产公司合同管理的水平如何呢?

    首先,合同缺乏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合理”的签订合同;二是,合同的分类授权与审批。什么叫“合理”的签订合同?以前许多地产公司都喜欢签大合同,跨分期、跨科目。在签订的时候,没有从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角度考虑,不为“后事”着想。签的时候很方便,到合同执行过程中,成本拆分的时候就遇到了痛苦的事情,一份合同搞不清楚要拆分到多少个项目的多少个科目中去,工作量巨大无比,且易出错。可见这是地产公司由于缺少成本意识,没有清晰定义合同签订的规则与要求,导致其职能部门签合同时没有章法可循。

    缺少合同分类授权与审批机制。合同分类不同、金额不同,其负责的部门不同、授权不同。地产公司需要清晰化定义授权、责任体系,建立预警、审批机制,以保证合同签订的质量。而这块,不同地产公司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其次,变更难以过程管理。变更控制难在两个方面:一是,时效性强;二是,难以及时测算。许多现场签证均有时效性强的特点,现场变更一旦需要发生,现场工程经理就得决策做或不做,做了成本就进去了,不做工期就可能会延迟。同时,变更发生前往往是无法精确测算其成本的,只有等到变更发生后才可以。这就会导致变更测算只能事后进行,而事前只能估算,这为成本控制带来风险。而有些地产公司管理更加粗放,变更发生后也不及时测算成本,等到结算时再进行“算总账”,这就对成本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最后,付款管理效率底。如果你问那些施工单位:“地产公司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们都会反映地产公司付款周期长,效率低,有时有故意拖欠款项的嫌疑。不排除有些地产公司确实故意如此,但更多的情况下是地产公司内部管理的问题导致的。地产公司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如果前期不做好款项的预备工作,付款时没有计划和节奏,难免会出现周期长,效率底的情况。再加上层层的审批机制又没有信息化的手段支持,效率就更加底下了。

    三、资金管理缺乏手段与方法

    如果你问地产公司最缺的是什么?无一例外的会告诉你是“资金”。但是不是“钱”越多越好呢?不是的。钱多了放着不用,要交“利息”,钱少了不够用,项目就得“停工”。钱只有滚动起来才能生钱,也就是将资金进行合理的运用,保证其有效流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而现在地产公司普遍情况是资金管理水平不高,缺乏计划性。很多公司在项目立项时,只有成本测算,而没有资金测算,或者测算很粗,无法起到参考作用。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进度计划经常会发生调整,这就给资金计划的管理带来了难度。许多公司希望能够做到滚动修订资金计划,使资金使用情况时刻保持最新。但由于缺少管理方法,想管又管不起来,深感无从发力。

    综上所述,目前业内的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高,真正能够将成本、合同、资金三条主线全面、高效的管理起来的公司少之又少。而让我们欣喜看到的是已经有许多地产企业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积极进行管理变革,提升管理水平。在这个时候,其为了能够将管理思想真正落到实地,许多企业选择了在内部推行信息化管理工具。

    我们都知道一个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越高,就标志着这个行业管理成熟度越高。所以地产行业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也是地产企业提升其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