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机械行业信息化面临六大难题

2008-12-08 17:23:37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机械行业是最早切入信息化的行业,至今天已有30年左右的历史了,但制造业的信息化不像银行和电信这些不做则已、一做都在转的行业,电脑停止一小时,业务也要停止。制造业起步非常
关键词: 机械行业信息化

   机械行业是最早切入信息化的行业,至今天已有30年左右的历史了,但制造业的信息化不像银行和电信这些不做则已、一做都在转的行业,电脑停止一小时,业务也要停止。制造业起步非常早,今天没有做到像银行、像保险、像电信业这么好,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制造业的管理复杂性。

    第一,制造业的需求特别复杂,不同的生产模式里面的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和管理需求都不同,虽然业务流程可以做得非常标准化,但是制造业需求复杂,要做到非常的标准化是很困难的,是很难做到流程标准化的。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不到位。看看金融行业、电信行业,他们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是非常大的。但制造业是一个比较微利的行业,其增长是受到很多因素约束的,不能要求制造业每年百分之十几的增长,就让它拿出很高比例的收入投入信息化,这是不可能的。很多企业现在都想做信息化,但是企业盈利不够,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因此,按照国外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占到整个收入的2%、3%这样的水平,我们中国的企业现在的投资比例连1%都不到。这个比例很低。

    第三是投资观念上的问题。过去中国企业对硬件、网络建设上的投入比较积极,但在软件上却不愿意花钱,基本上是倒三七,就是软件占到投资额的30%,硬件占到70%,而国外几乎是倒过来的,就是硬件的投资是30%,而软件是70%。这就是投资的比例不到位。企业的认识很简单,要是买硬件花1000美金是可以看得到的,但是要买一个软件,可能就是一张光盘,他一眼看不到这里面的价值,所以这个投资观念是有问题的。

    第四,对服务的忽视也是机械行业信息化的一个难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有一些企业盲目地引进一些东西造成巨大的浪费,未必是软件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不买服务,或者花很少的钱买服务。曾经有一家企业花了200多万元买软件,买了7天服务,这是不可能真正发挥软件的价值的。

    第五,人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IT的人员愿意到企业去的还是非常少的,去了以后也留不住,因为收入的差距。在企业里面IT人员的收入和在IT公司的IT人员的收入差距是很大的,所以IT人员在企业里面很难被留住。

    第六,最重要的是企业领导人要有管理变革的决心。企业要实现信息化首先要有变革的决心,企业花了好几百万元上信息化,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去做,这个钱花得就不值得了。在这一点上领导人要愿意去改革这个企业,用新的一套管理方法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的管理。但有的领导就生怕做了信息化以后把企业给搞乱了,还有一些部门的领导也是出于自己私利的考虑,原来这个信息都是在他的脑子里的,他在这个部门说了算,现在他所有的东西都在电脑里,所有的经验、数据都在电脑里了,来一个年轻人就可以做了。因此,企业搞信息化有很多的阻力,这也是造成发展迟缓的一个原因。这个时候就看领导有没有决心了,有这个决心就能做好。

    机械行业的信息化在去年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我认为是大家把目标定得太高了。过去很多企业搞信息化是了做面子工程,竞争对手有,我也要有,如果没有信息化的东西,在与其他企业合作中会被认为不先进;而现在企业信息化的需求都做得比较实在了,形成了一种需求的推动,我觉得这种需求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求,这才是持久的。现在企业如果有这个资金和实力,很少有不上信息化的,因为现在的经济增长本身就产生了压力,不能指望销售收入只有10%左右的增长,信息化却会有20%、30%的增长,一定要和企业的增长是成比例的增长,这才是现实的。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首席专家 蒋明炜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