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教育行业信息化实效显著

2008-12-09 09:06:59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2007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在产生实效方面进展显著,而且机制的创新也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进一步走向深入,进一步扩大实效的关键,也是教育信息化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 教育行业信息化


2007年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继续推进,并且在广度和深度上走向新的水平的一年。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局部到全局、由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沿着这个方向,教育信息化在2007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这种发展的突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注重实效,创新体制。

信息化实效突出

信息化建设要讲效益,这在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强调,并且逐步落实到各个具体的领域中。从最初的舆论宣传,到大规模地建设基础设施,再到关注资源建设、重在取得实际效益,这是各领域的信息化进程都经历过的发展过程。在教育领域,这一年在取得实效方面的进展是十分显著的和令人振奋的。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最主要的实效是对于教育质量提高的实际贡献。在这一年,教育质量问题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教育领域,以数量增长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过去,各层次的教育工作都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到了突出的位置。这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提供了强劲的动力。非常明显的一个事实是: 在规模迅速发展、优质的师资和其他办学条件空前紧张的情况下,大力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作用,已经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必需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基础的校园网络和管理系统已经普及和完善的基础上,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向学科建设的更深层次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教育的信息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所一直期望的教育信息化的实效就真正开始显示出来了。

其次,从教育的类型和层次来看,这一年中,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对教育信息化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职业教育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特别重要的位置。为了达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模拟环境和实验教学是一种又方便、又节约的方法。在数量大的职业教育和突出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方面,信息化能带来的效益是非常突出的。

另外,从地区来说,本着把教育信息化的收效落实到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的理念,许多地区和部门把缩小数字鸿沟、推进农村的信息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信息化的知识和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普及,为整个信息化的进展打下了不可缺少的基础。

  信息化机制逐步改变

这一年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是对于教育信息化的体制创新。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从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是学校的教员。他们往往需要自己去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亲自动手编课件、做系统。然而,积累下来的、可以广泛使用、可以不断更新的成果,却并不多见。无数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任何社会活动、行业、(包括信息化)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分工合作和专业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才能持续下去,才能发展和逐步成熟。初期的、分散的摸索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然而也是不成熟的、不稳定的。

我们不妨把教育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进行一下比较。二十多年前,许多企业都是自己编报表程序,自己编库存管理系统。然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低水平的重复,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科学化的。

教育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惊人地相似,所不同的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慢了一拍。教师自己编课件,就和企业自己编库存管理系统一样,是发展的初级阶段的表现。开发和维护应用软件必须要由专业的软件技术人员来完成,这是一种IT专业工作,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不该是教员的任务。

所以,教育信息化的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这种分工合作的、专业化的体制的形成。2007年的可喜进展之一,就是这样的机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开始得到认可和发展。这是有深远意义的。这几年来,专门从事教育软件开发的企业已经逐步成长起来,虽然规模和成熟的程度还不够,但是,专业化的特征已经初步显示出来,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有所克服,这是需要鼓励和支持的。

当然,开创一种新的机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真正做到分工合作还需要从机制上创新,继续探索,找到有效的、可持续的模式。在这里,学校和企业要有合理的分工和合作; 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和从事平台运营的企业之间,要有合理的分工和合作; 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和第三方的服务机构,也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

  作者简介

陈禹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信息管理系主任兼经济科学实验室主任。从1978年开始研究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运用。1981年,从事具体项目开发和教学研究,曾完成了大量科研与教学任务。历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院长。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