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石化企业信息化:抵抗危机 为企业穿好过冬棉衣

2009-11-25 09:50:08  来源:E-works

摘要: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石化企业受到重重压力,也遇到发展的机遇。金融危机背景下石化企业更需坚持并加强信息化应用,并通过深化和优化应用,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
关键词: 石化企业信息化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石化企业受到重重压力,也遇到发展的机遇。金融危机背景下石化企业更需坚持并加强信息化应用,并通过深化和优化应用,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0 引言

    石油和化工(简称石化)行业是我国开展信息化建设较早的行业之一,行业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建设,投入在逐年增加,行业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调研显示,生产自动化、财务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目前在大部分企业中已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集成及深化应用阶段。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武器”。

    全球金融危机给石化行业的信息化投入注入了更多的“理性”。石化行业信息化建设过去几年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给企业提供了打破常规重新审视信息化建设的机会。依靠信息系统提升企业竞争能力、降低企业风险,已成为当前石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探讨石化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信息化应用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希望帮助企业避免信息化的盲目投入和无限扩张,最大限度支撑行业业务的发展。

    1 金融危机对我国石化行业的影响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因下游需求减少,国内各石化企业产品销售普遍艰难,大量产品胀库,无法变现,加剧了经营困难;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大幅震荡,导致企业措手不及,一些原材料也出现大量库存;随着供需矛盾深化和产品价格下降,石化企业的赢利压力不断增加,投资效益也受到严重打击。

    但是,金融危机对国内化工行业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不利因素,企业还可从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当前需求因素导致油价下跌,降低了产业链中下游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石化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依靠技术进步,针对高端石化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的市场形势,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因此,从整体上说,目前仍是机遇大于挑战,尤其对于那些大型化、规模化的石化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国际金融危机不会也不可能根本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石化行业向前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也就是说,我国石化行业仍处在发展的一个战略机遇期。

    当前,石化行业面临的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时机,一大批企业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高能耗、高污染等原因被淘汰,与此同时,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迎合市场、注重节能环保的企业则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 金融危机背景下石化企业更需坚持并加强信息化应用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无疑给我国石化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面临着市场、价格、资金链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由于信息系统是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竞争力的最好武器,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即使没有遭遇金融危机,企业也要依靠IT系统和信息化应用来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因此,国内石化企业尤其是大型石化企业对信息化的应用将不会受到金融危机的阻碍,而且还将对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深化和优化,使其在促进业务整合、加强集团管控、支撑协同和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体现更大效益。

    首先,从宏观政策层面上看,2009年1月10日中国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已完成启动准备工作,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必然带动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在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2009年5月18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公布了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鼓励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品升级换代,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附加值,抵消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鼓励加快技术改造与推进自主创新,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科学手段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

    其次,从企业微观层面上看,2009年我国三大石油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继续加大了战略性项目、资源基础性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等主营业务的投资比例,以增强资源基础。虽然我国化工行业信息化发展很快,但就目前信息化程度而言,国外发达石化行业的信息化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较好地实现了系统的集成与协同,实现了系统的深化应用和优化应用,相对而言,我国石化行业的应用还比较孤立,还没有很好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的整合,还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合作的需要,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促使石化行业信息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发展信息化。

    3 石化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信息化发展方向

    3.1 纵向集成应用,实现业务流程一体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石油石化行业的信息化应用逐渐成熟、应用层次日渐清晰,已经形成包括生产操作控制层、生产执行层、经营管理层和企业管理层的完整信息系统应用体系,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从分散到集中的重要转变时期,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产管理EAM、电子商务EC等成为发展重点。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成为石化企业的首选。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资源,保证信息的集成性、实时性和统一性,达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及价值流”五流合一,为企业提供决策手段的信息管理系统。

    同时,石化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别的行业不同,它对管控能力要求更高,并且是一个高危行业,有许多环节ERP无法介入,因而生产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MES)也成为石化企业重点建设的系统。MES是石化企业里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部分,MES要和许多不属于MES直接覆盖的业务领域交换信息,比如物料管理、质量管理、销售与分销、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在生产管理上,石化企业借助这一系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石化行业资产技术密集,生产特点是高温、高压、连续性强、有毒、有害等,决定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 EAM) 是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据充分共享的资产信息系统,是运用IT手段提高设备资产性能,降低维修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另外,运营在ERP之上的电子商务(EC)是当今全球信息化时代企业必须掌握的营销方式之一。EC系统与ERP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动态交换,积累了大量信息,为进行科学购销决策提供了依据。

    对国内大中型石化企业来说,目前正处于企业级应用或从部门级应用向企业级应用跨越阶段。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的精细管理。通过经营管理 (ERP)、生产管理(MES)、资产管理(EAM)及集散控制系统(DCS)、先进过程控制系统(APC)、实时优化系统(RTO)等车间控制操作层诸系统之间的有机结合,可达到信息透明、资源共享,系统之间互相补足、相互促进,从而带动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的精细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石化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将更加强调各系统的深化应用和优化应用,强调各系统的协同发展和集成应用,数据、业务等不同层面的整合技术将在石化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3.2横向集成应用,支持集团管控、协同运作

    如果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以整个世界为对象进行资源配置,在恰当的时期内,以最低的价格提供高质量商品、零部件、服务等,就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能够充分寻求全球资源配置这一能力的企业,同不具有该能力的企业相比,其竞争力更为强大。国际上对成本最低化的追求推动了国外大石油公司之间的兼并联合,优化了资源和市场的配置,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经济效益。

    最优化配置全球资源--将全球化真正纳入企业运营的体系中去,以全球化的经营策略应对全球化的竞争才是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也是我国石化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准则之一。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能源资源和资产价格整体回落,投资价值逐步显现,有利于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业务的发展。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当前还是是努力实现油气资源的全球整合与配置的一个机遇。我国在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大型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而在企业并购重组、走集团化和国际化道路的过程中,依靠IT系统加强企业管理体系,完善企业治理架构,已成为国内石化企业应对集团管理难题的必然选择。

    以前的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和人才队伍等为集团管控奠定了基础。现在中海油在建数据备份中心,中石化在做ERP的集中建设,这些都是在对整个系统做优化和提升,加强对整个集团的管控能力。石化企业对资金、财务、生产调度等的业务纵向一体化管理,同样有力地支持和加强了对企业的管控。

    当前国内大型石油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和优化效果显着,如中石化信息系统在集团管控和集中指挥中的应用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从原油运输、存储到送达炼厂,从炼油的生产过程到成品油油库储罐的液位,都能够通过图形化的显示实时监控。集中管控的实时信息让中石化能够更快速、更高效地实施决策。此外,中国中化集团公司通过企业信息资源的虚拟化整合,优化了ERP系统,使得其全球统一应用效率得到提升,通过E-HR(电子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中国中化就可以在北京总部对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员工绩效、招聘和管理进行统一监控。

    3.3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撑企业创新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石化企业受到市场冲击较大,同时也暴露出了缺乏核心竞争能力这一问题。我国企业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专利和专有技术不足,产品后加工和技术服务能力弱,而且工程化能力缺失,主导产品技术装备主要靠引进,因而在与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创新源自技术和管理的融合,信息化是贯穿技术和管理的主轴,IT还应该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有力支撑。

    一是支撑企业技术创新。高附加值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优势。建立在科技创新和知识资本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才能使企业不断保持优势,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创造、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如今的新经济时代体现出过剩经济、客户经济、全球化竞争和快速变化的特点。迅速变化的市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发现、开发新需求的能力、低成本、高效率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以及应对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创造更多的盈利、生存机会和市场空间,信息技术无疑是企业不断创新、实现生存、获得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产品数据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DM/PLM)为代表的信息化工具,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精确的产品数据管理,对产品生命周期、研发体系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信息管理发展到知识管理(KM)系统,是企业实现知识的收集、归纳、积累、创新的工具,支撑企业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利用与创新。

    二是支撑企业管理创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为核心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面对国外大石油公司强有力的竞争,我国石油企业在发展重大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的同时,有必要重视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各个层面的管理水平。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将各业务环节密切联系,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进一步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高效率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使得客户获得更多的价值,同时,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盈利,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4 结语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石化企业经受着需求增速放缓、价格快速下降、企业效益下滑等重重压力和挑战,但国内经济形势长远向好,石化市场仍处于发展期,因此石化企业必须树立信心,坚持持续发展战略,改变发展方式,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信息化应用是石化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企业决策者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金融危机下,各企业需要更精准地把握信息化应用的方向和策略,抓住机会突破企业在常规生存环境下某些无法完成的技术、管理障碍,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过程中完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历史性跨越。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