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软件服务业:谁来拉兄弟一把?

2010-06-08 11:06:14  来源:中国电子报

摘要: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软件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希望政府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拉动行业整体快速发展。在促进行业内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方面,谢巍表示,希望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
关键词: 软件服务 企业支持

  记者从2010年(第九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发布暨中国软件服务业骨干企业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02年首次发布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以来,百家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逐步增强,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有力引领和带动了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的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表示:“软件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能够提升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软件服务业增长迅速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在座谈会上说,我国软件服务业在2000年之前还很弱小,经过短短的10年时间,2009年,我国软件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9970亿元,即将突破万亿元,是2000年的16倍,出口196亿美元,是2000年的49倍。软件服务业是所有行业门类中增速较高的行业,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在规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创新能力上持续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郭建兵在座谈会上说,软件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特别是骨干企业,在推动软件服务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方面,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调度联系企业,是软件产业统计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全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晴雨表。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高素梅在分析时说,尽管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但本届百家企业通过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依然是带动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中坚力量。本届百家软件企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448.7亿元人民币,比上届增加了409.2亿元,占2009年我国软件产业总收入的24.6%。在百家企业中,软件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43家,比上届增加10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6家,与上届持平。前10家企业的总量比上届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20%。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软件公司副总裁寥清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说,华为已连续9届保持百家企业首位,其软件业务收入9年间扩大了12倍。
  与往届相比,本届百家企业呈现以下特点:入围门槛不断提高,企业规模持续扩大;行业领域日趋多元,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企业更新调整较快,大企业发展相对稳定;研发力量不断增强,科研成效日益显着;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品牌效应日趋明显;国际化步伐加快,服务外包能力增强;企业并购频繁,产业整合不断推进,提升带动作用显着,经济贡献日益突出。
  以近48亿元的软件业务收入在前百家企业中位居第八,同时继续蝉联中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榜首的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兴山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公司的快速成长一方面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推动,如18号文,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政策,对于软件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当前,信息技术和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软件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更新进一步加快,以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组织模式、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跨国公司已先行部署,新一轮竞争高潮正在到来。软件网络化、服务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内容与网络、产品与服务、软件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融合进一步提速和加深,为整个产业转型提升带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已经具备一定产业规模、技术积累、客户资源与市场经验的中国软件企业正在抓住机会,以创新的思路来抢占新一轮软件服务业发展制高点,力争在全球软件产业服务化转型与新一轮洗牌中尽快做大做强。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维航认为,在云计算下,传统的IT服务提供商将面临革命性的冲击,未来的软件服务企业必须能够提供多维度融合化的信息服务,这些融合包括服务平台的融合、服务管理的融合、服务渠道的融合、服务通信的融合、服务信息的融合,以及服务能力的融合等等,并将会定义出许多新的服务提供商。这一切都将为中国软件服务业的下一步发展带来更大的创新空间。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所形成的巨大内需市场,给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带来独有的发展机会。用友集团副总裁陈巧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经济和企业转型升级,比以往更加重视技术进步、内部管理。信息化渗透率和信息化投资强度会显着加大,软件及服务的投资比重会显着提高。
  目前全球软件企业都在抢占行业应用市场,行业应用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软件巨头关注的焦点,中国软件企业正致力于强化行业应用的竞争力。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鹏说:“中软将通过抓重大行业、重大工程来培植行业高端应用的能力,以知识库、模型库为主,发展高端仿真等应用产品。”浪潮集团副总裁王兴山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浪潮将抓住产业发展机会,将研发前移,把战略性客户纳入到软件企业的研发体系中,尽快形成中国软件产业的“硬实力”。
  许多企业在增强全球竞争力、开启国际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浙大网新旗下的快威集团副总经理廖昕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说,目前浙大网新拥有外包业务和行业应用两个优质核心业务,浙大网新正是利用两个资源互动以及国内和国际市场互动的方式来推动自身的加速发展。其实不仅仅是浙大网新,两个市场互动、优势互相转化已经成为包括中软、浪潮在内的众多中国软件企业向国际化推动的发展模式。
  企业期待更多扶持
  我国软件服务业经过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普遍偏小、人才短缺等问题,整体核心竞争能力仍需进一步培育。发布会现场,前百家企业代表立足软件服务业的长远发展,针对产业薄弱环节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浙大网新副总裁谢巍希望政府在税收、金融、信贷、人才流动、外汇、结算、政府采购支持、主管部门资源倾斜等各个方面,继续加大对软件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的免税或退税政策,同时尽快出台IT服务国家标准。他认为,这将有助于国内软件服务业企业将国外先进的理念与国内的实践相融合,快速根据国标推出符合中国国情的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和行业从业者的需求。
  朱鹏提出以产业政策为先导,解决无形资产评估与商誉评估问题,推动软件产业板块资本市场运作,促进软件产业资源整合,培育真正具有核心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软件大企业;着力推动构建国产基础软件产业链,构建软硬结合、产品与应用结合的协同发展体系,推进国家财政投入信息化建设的适用领域采用国产基础软件,促进国产基础软件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突破;推动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强化基础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自主创新和产业自主发展能力。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总裁潘欣荣建议加强对工业软件企业的工作指导,建立广泛的交流机制,同时加大对工业软件企业的政策性扶持。
  东软集团副总赵大哲提出加大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激励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行业监管,完善市场环境;针对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问题,呼吁加强行业需求与高校教育无缝衔接,加快行业人才体系构建。另有代表提出,应推进中高端软件人才统一认定制度和全国无地区户籍差异的用人体制,营造稳健的软件人才发展环境。
  众多企业对新18号文寄予了许多期待,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软件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希望政府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拉动行业整体快速发展。在促进行业内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方面,谢巍表示,希望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若干家信息服务业重点企业进行专项支持,同时尽快发放关于信息技术服务的资质。

(责任编辑:韩雨彤)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