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如何构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2008-01-31 16:40:29  来源:软件世界

摘要: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包括人、信息、系统在内的一个有机结合的综合体。此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所获取的信息为决策基础的综合系统。
关键词: 竞争情报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包括人、信息、系统在内的一个有机结合的综合体。此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所获取的信息为决策基础的综合系统。其中,人参与企业竞争情报业务流程的全过程,信息涉及对于企业内外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持续监测,系统则是一个技术支撑平台,作为工具支撑企业竞争情报应用。

  三大定位误区

    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在信息定位、系统定位和人的定位方面分别存在三大误区。

    信息定位方面的误区,就是认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只是对于外部环境、竞争对手的信息监测。

    实质上,企业竞争情报是对于企业整体环境的全面监测,既包括企业外部的情报信息监测和跟踪,还包括对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监测。只有通过对于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全面监测,并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能找出差距或者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系统定位方面的误区就是,认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就是建设一个软件系统,通过这个软件系统就可以满足企业所需要的所有竞争情报信息需求。

    实质上,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只是一个工具、一个技术支撑平台,为企业提供从情报规划、情报采集、情报加工处理、情报管理、情报分析、情报发布和服务,以及相关的用户权限认证等情报业务支撑的技术工具。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绝不能无限放大软件系统的作用。软件系统并不能自动满足企业的竞争情报信息和情报分析需求,还需要人的参与,需要信息的不断积累和针对性的情报信息支撑。

    在人的定位方面的误区就是,认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有了软件系统,有了针对性的信息,一切都可以实现自动的信息监测和服务,人的因素并不重要。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实质上是人全程参与其中的过程。其中,情报系统的用户在系统建设中提出情报需求,使用情报信息,对情报信息进行评价和反馈。在情报系统中,情报用户还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社区交流协作等。而企业的情报人员承担的责任、参与的程度则更大,情报人员要根据用户情报需求去组织情报信息,需要确定企业情报工作流程,需要运用情报系统、统计软件等工具对情报进行分析处理,需要定期制作情报简报、情报报告等情报产品,需要将新的发现和分析结论提交决策者,需要相应特别的情报需求。

  三个关键问题

    需求的把握是前提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对于情报系统最终用户的需求把握程度。只有把握需求,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情报信息,为用户的市场、销售、生产、研发、决策等业务需求服务,才能获得用户认可,才能使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具备生命力。

    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过程中,对于用户需求的把握是一个循序渐进和逐步调整的过程。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之初,一般通过需求调研的方式了解企业领导与决策者、各部门的初步的信息需求;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初具雏形,能够提供基本的情报信息服务时,则又可以通过用户对于情报信息的评价反馈,通过对于用户的客户行为统计分析等,分析和把握用户的需求,逐步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对情报信息组织和情报信息服务内容进行调整。

    有限目标、分步实施是关键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内外部情报信息的采集与监测、各种情报信息资源的整合、情报信息的发布与服务、情报分析与情报产品的提供、企业知识库和学习型创新型企业的建设等,这个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地建设和改进的过程。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应该坚持有限目标、分步实施的原则,可以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企业内部进行竞争情报系统培训和用户情报信息需求调研,根据用户情报信息需求调研,实现用户所需情报信息的采集、监测,实现各种情报信息资源的整合、发布和服务,实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原型。

    第二阶段,根据用户使用情报信息的评价、反馈,根据客户行为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组织和采集用户所需情报信息,提供针对性情报服务,并基于采集和整合情报信息资源,进行情报分析,制作情报简报和情报分析报告等情报产品,提供深度情报信息服务。

    第三阶段,建设企业基础数值指标库,实现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基础数值指标的采集、监测和管理,并基于基础数值指标,构建数据仓库,进行数值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分析,提供企业竞争决策支持。

    第四阶段,建设企业面向应用需要的主题知识库,提供企业知识交流和知识服务的平台,为构建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服务。

    全员参与保证系统建设成功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不仅仅只是企业的战略规划部或者企业的信息中心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企业情报或者信息人员的事情。它和企业的领导有关,和企业的计划、生产、市场、销售、研发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如果仅仅是由企业战略规划部的或者企业的信息中心构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没有企业领导层的支持,必然很难在企业内部进行推广;如果没有企业各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的参与,企业竞争情报服务必然不可能具有针对性。单纯局限于某一部门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必然导致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缺乏驱动力,导致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的失败。

  四个建设建议

    系统建设,规划先行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的成败,与前期的需求调研、分析、规划阶段的工作有密切关系,如果前期需求调研不充分,情报规划工作做得不细致,必然带来系统提供的服务信息不具针对性,系统今后的扩展和定制调整受限,而造成系统使用效果不理想或者失败。

    在进行规划时,必须先对企业的信息需求部门进行信息需求调研,了解各业务或管理部门需要哪些信息,在没有系统的情况下一般从哪些地方获取这些信息,如果构建系统,通过什么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基于这些需求,情报分析人员要根据用户信息需求进行企业的情报信息资源组织体系的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保证情报分类体系可以涵盖当前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信息分类获取的习惯,并可以根据今后的应用需要进行扩展和调整,即进行情报分类规划;同时,情报分析人员还要结合用户通常获取信息的来源,进行信息采集来源规划,如从哪些网站获取哪些信息,加载到哪些情报分类,如何整合企业内部的文档,如何整合企业内部业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等,从而保证用户通过情报系统既可以获得对于企业外部信息的监控,也可以随时获得对于内部信息的了解,即进行情报信息源规划。

    可以说,一个好的情报规划过程和结果,至少为系统建设成功提供了90%的可能性,而不进行情报规划或情报规划结果不理想,则必然为系统建设的失败埋下了种子和诱因。

    可定制和扩展性至关重要 在系统调研和规划阶段,即使信息调研和情报规划做得再细致,仍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今后系统的定制和扩展。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用户不断使用系统获取情报信息,将会逐步提出进一步的信息需求,这就需要进行情报分类体系和情报信息来源的扩展。同时,对于信息服务的组织形式,可能还会提出许多在现有信息基础之上的信息重组需求,如构建各种情报专题,提供各种专题简报,甚至专题报告等。对于信息服务的方式,除了门户网站信息服务外,还会提出如进行专题订阅、定题服务、邮件推送等各种要求。这就要求系统具有极强的可定制和扩展能力,不断满足用户提出的各种扩展性和定制需求。

    过程适应性优化实现服务提升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往往会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情报业务部门希望从一开始就能够提供完全精准的、深度的情报信息服务。然而,从多个系统实施和运行的过程和经验来看,这种要求过于理想化,往往在系统建设的初期,达不到这种服务能力,主要受到人员配置和加工处理能力、人员素质与分析能力、系统培训和对于系统熟悉了解程度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要达到这种精准和深度信息服务的能力,需要一个逐步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从系统完全自动化运行开始,不断地根据情报规划配置自动进行情报信息的采集、监控、发布和推送服务,然后按照用户的需求,逐步地对某些情报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工筛选、加工处理,然后再进行信息发布和提供服务,并逐步扩大到其它情报类别。当这个过程运行到一定阶段,情报人员对于系统已经熟练把握、分析处理能力也有进一步提高之后,则可以开始进行情报分析,提供各种简报、专题分析报告等深度情报产品服务。也就是说,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根据情报人员的配备、素质、能力等进行适应性优化,实现情报服务能力的提升。

    信息质量最终决定系统成败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成功如否,实质上并不在系统本身。系统只是提供了一个技术支撑平台,一个工具,关键在于为用户提供的信息质量。这种信息质量主要表现在:信息的针对性、权威性、全面性、深度以及信息服务的手段和用户获取信息的方便性等。因此,构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一定需要将信息的组织或获取服务放在首位,只有提供了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等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才能最终体现系统的价值。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