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企业CIO如何依据行业特性进行ERP选型?

2009-03-10 08:44:38  来源:e-works

摘要:本文从产品这一方面出发,谈谈企业在选择ERP实施顾问的同时,如何去选择ERP软件。
关键词: ERP选型 行业信

    我们知道,ERP选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选择实施顾问,二是如何考察ERP产品本身。在以前的文章中,我详细阐述过如何去选择一位优秀的实施顾问作为企业ERP项目的教练,今天,我就从产品这一方面出发,谈谈企业在选择ERP实施顾问的同时,如何去选择ERP软件。

    笔者浅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出发。

    一、充分考虑行业需求。

    由于各个行业之间,如服装、化工、食品、机械制造各个行业之间,差异越来越大。ERP为了把二次开发的数量减少到最低,缩短项目周期,减小实施成本,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其ERP产品也在走行业化道路,各个厂商都开发出了针对某个具体行业的ERP产品。

    如服装行业,对于加工工艺、物料管理比较重视,同时要求PDM等紧密结合使用,同一款式的衣服又有大小号、颜色的区分;化工行业配方是其发展的生命源泉,故其对于配方管理,包括配方的准确性、性规定,要执行批号管理、保质期管理等。

    正式这些行业的配方数据本身的安全等等,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加显得重要;而食品行业根据国家强制特点,要求企业在进行ERP产品选型时,首先要清楚自己企业的行业特点,然后再去选择适合这个行业的ERP产品。先选对大方向,就好象选衣服时,根据肤色先选对衣服的颜色一样,可以缩小选择的空间,少走弯路。

    二、在本行业,软件产品的信誉。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企业,都不想自己的公司成为他人试验他们产品的实验田。所以,企业初步中意某个产品后,要去考察一下,这个产品在行业内,是否有成功实施的案例。

    具体的来说,可以如此做:

    1、向对方的咨询顾问要其客户的名单。此时,要注意,基本上每个ERP企业都有样板客户。对于对方推荐的用户,企业要有区别的对待。有可能这些用户是真正取得成功的客户,也有可能,这些用户是跟软件企业“串通”好的。最好,企业能通过网络、论坛等工具,自己去寻找该软件企业最新的用户资源,他们的心声有可能从真实性上,比软件公司提供的用户要高的多。

    2、在考察的过程中,要注意一点,在企业行业做的出色的ERP,不一定在本行业也做的出色。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ERP行业化的重要性。所以,一个ERP产品,在化工行业做的非常成功,但是,其在服装行业不一定非常的适合。有可能其服装行业的ERP还不是很成熟,有可能还是在试验阶段,有可能只是照搬化工行业的解决思路,换汤不还药。所以,企业在ERP产品考察时,要注意,对方是否在本行业有成功实施的经验。

    3、二次开发的数量问题。有些企业有可能凭借自己雄厚的技术实力,虽然自己的产品不怎么适合某个行业,但是,其能提供迅速的二次开发,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其实,二次开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会影响到软件的稳定性,最主要的是,会增加项目的成本。笔者曾经遇到过一家客户,其最后二次开发的累计金额,最后竟然比ERP产品本身的价格还高。单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们的选型就非常的失败。

    三、技术上的成熟度。

    ERP软件产品所采用的技术,是否成熟,也是企业要考虑的一个内容。注意,笔者这里采用的是成熟,而不是先进。先进的技术,不一定代表成熟。而企业追求的是安全、稳定的软件产品,所以,其采用的技术不一定要先进,但一定要成熟。具体的来说,有以下几个要注意的方面。

    1、软件所支持的语言环境。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越来越明显,企业可能随时要找个老外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所以,即使企业现在没有用到英语等外语环境的操作,但是,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需要有支持二种语言以上的管理软件。故,在选型时,要考虑对方的软件产品,是否支持多语种。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支持的语种。

    2、软件所支持的操作系统平台。

    随着中国加入了WTO,微软等大牌企业都加大了对中国企业的盗版打击力度。现在企业,有谁敢拍胸脯说,自己企业用的操作系统百分之百是正版?毕竟,若用正版的操作系统,需要一大笔投入。还好,微软的反对者看不款微软的这种错法,出现了不需要使用费用、安全性更高的Linux、Unix等操作系统。这可给了企业选择的机会。

    所以,企业在选型时,要深谋远虑,考虑选择哪些跨平台的操作系统。如此,即使,以后要更换操作系统平台,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不需要更换ERP产品本身。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