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交通行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

2008-11-24 09:11:17  来源:CIO 时代网

摘要:在建立交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交通信息化的综合应用水平;交通信息化对交通运输产生效益。交通信息化的效益评价是一种新的尝试,主要从交通信息化的应
关键词: 交通行业信息化 指标

    1 引言
    当世界迈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以微电子、计算机、光纤和卫星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全球社会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并推动人类进入了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经济时代,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和信息能力的大小正在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素。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国家对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的需要,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信息化水平测评研究工作。2001年信息产业部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2002年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测算结果,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同时发布了国家信息化水平研究报告。不少省市近年来在国家信息化水平测评的带动下,积极进行本省市的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如上海市、广州市、山西省等都进行了本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测评。
    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各行各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市场的拉动之下,正在加大信息化应用的力度。目前我国的国家信息化测评工作已经比较完善,但是行业信息化测评不同于国家信息化测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不能直接拿来进行行业信息化测评。因此,在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行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很有必要。行业信息化测评的结果有助于落实行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理解行业信息化发展目标和重点;有助于科学制定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促进行业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2 行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与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2.1 行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行业的特性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定的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手段、产品等),其信息化应用(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法规标准与政策等)也会相应的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行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行业的特性,这样才能体现出行业信息化测评的意义。
    2.2 行业信息化指标应更深入而具体
    行业信息化测评的范围比国家信息化测评要小得多,国家信息化测评往往停留在整个国家的生产单位、消费者、政府等对象信息化应用的表层。行业信息化测评要对行业从表象到内涵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因此,评价指标要深入而具体。
    2.3 行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要以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为指导
    行业信息化测评不能直接套用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但是要以之为指导、依据,避免行业测评各自为政,造成混乱。
    3 交通行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交通信息化的应用类别
    管理信息的应用:主要指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应用。
    安全、公益信息的应用:安全、公益信息指应用于公路、水路、海事、救捞、公安、航道等运输生产中涉及的有关安全、公益性的信息。
    统计信息的应用:统计信息应用于交通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类数据、报表的统计、汇报、上报、公布。
    生产、市场信息:生产信息指交通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用于生产、调度、测量、工序、检验、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市场信息用于了解市场行情、运力运价、市场经营状况等。
    3.2 交通信息化的特征
    综合性:交通信息化涉及到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各级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以及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涉及到公路、水路两大交通运输方式,还涉及到运输企事业单位的安全、救助、调度指挥、生产、统计、基建、计划、财务等部门,因此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安全性:交通信息化涉及安全信息发布,船舶、车辆的运输安全及遇险救助,同时涉及到灾害、事故、特殊任务、军运等安全和保密等信息的传递,关乎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
    社会性: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为社会提供运输服务,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部门和个人都离不开运输。
    3.3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1) 指标体系应该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时代有效性。评价指标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科学、合理,对评价对象的实质具有针对性。要考虑到指标的量化及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选择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利用现有统计资源,节约数据收集成本。另外,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要选择最能代表当前阶段的指标,保证指标的时代有效性。
    2)指标体系应具有特色性。指标体系应充分反映交通行业和交通行业信息化的特征和内涵,在借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评价的基础上,突出交通信息化的特征。
    3)指标间应具有可比性。所选指标应具有通用性,能够按照同一个口径或标准收集到所需数据,能够有效的比较不同地区间交通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4)指标体系应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起到引导和导向作用,以推动我国交通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缩小不同地区间、与其他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3.4 交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建立交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交通信息化的综合应用水平;交通信息化对交通运输产生效益。交通信息化的效益评价是一种新的尝试,主要从交通信息化的应用效果角度来考虑交通信息化发展水平。现有的一些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是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与应用方面衡量,忽略了效果,评价结果不够科学,缺乏正确的导向性。
    交通信息化的效益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交通信息化建设项目大部分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周期长、规模大、投资多,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且经济效益较低,而社会效益较高。交通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交通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交通信息化建设对社会的贡献,集中反映在管理现代化、运输安全和社会服务方面。效益指标设计时,要根据交通信息化的效益特性,重点评价交通信息化的社会效益。本文设计的综合应用水平指标参照了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框架。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框架的六个要素中剔除信息产业要素,其余的五个要素针对交通行业的特性进行细化,形成三层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交通信息化指标体系表

表1 交通信息化指标体系表


    4 结论
    行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行业信息化测评的关键一步,然后要计算行业信息化指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定量的认识信息化在本行业中的应用状况、制约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要素、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平衡状态,这些结论都将是非常
    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应该得到国家和地区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 宋玲.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邓小昭等.论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情报学报。2003,1:96~101.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