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烟草行业增设"CIO" 数字烟草有了导向标

2008-06-20 17:10:13  来源:AMT

摘要:中国烟草行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晚,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走过了烟草信息化的起步阶段,从90年代末到现在则开始进入迅速的应用发展阶段。
关键词: 烟草 行业

    中国烟草行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晚,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走过了烟草信息化的起步阶段,从90年代末到现在则开始进入迅速的应用发展阶段。随着烟草行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急需一个专业部门来探索烟草信息化发展之路,指导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烟草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2005年6月7日,中国烟草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烟草行业信息化机制建设向前迈出了关键性一步,烟草行业的"CIO"正式浮出水面,数字烟草建设有了导向标。

    一、烟草行业迫切需要信息化

    我国烟草产量和消费量都居世界首位,烟草行业是国内最大的行业之一。我国实行的是烟草专卖制度,整个管理体制是自上而下设置的。从国家烟草专卖局到省局、再到地市局、再到县局,最后到农村一级的销售网点,烟草销售体现的是"垂直管理、专营专卖"特点。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中国"入世"后自由贸易规则的普遍推行,烟草制品关税逐年减让,配额和许可证管制也将逐渐放松直至最后取消,国家的反垄断指向不断增强,烟草专卖体制将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日益加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的烟草行业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格局。如何解决国外卷烟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后对原有的卷烟销售网络的挤压和冲击,实现从"烟草大国"向"烟草强国"转变?只有将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烟草销售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市场手段为主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必须抓紧建设高效的卷烟销售网络,牢牢掌握住销售渠道,才能有效地在与国外卷烟销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信息化正是深化改革、加强行业管理和市场调控的必要手段,是提高行业效益和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据了解,日本、巴西等国家就是采取的这种策略抵御住了国际卷烟巨头的市场进攻。只有通过信息化,全面提升烟草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才能在新的竞争形式下立于不败之地。

    在多年的计划经济和专卖体制影响下,国内的烟草销售实际上是一个以批发为主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病,比如:

    1、卷烟销售信息反馈慢,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2、超产时有发生,限产压库难度大,造成商业环节卷烟库存增加,销售难度加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实现优胜劣汰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各省公司对烟草销售的调控能力较弱,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的能力,制定的各项政策不能在全省范围内很好的执行。

    4、企业管理的手段方法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业务流程基本采用手工处理,信息在业务、财务和其它相关部门无法实现实时共享,信息交换实时性不强,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内容重复,上级公司制定的有关政策如最低限价等缺乏技术上的支持,购进和销售业务流程上缺乏有效控制,没有系统的供应商管理和客户管理思想;财务核算目前局限于全月加权平均计价,不利于平时进行销售成本的统计,进而不利于进行毛利分析等其他深层次分析及决策支持。

    要想成长为国际化的品牌,不但要整合行业内资源,还要完成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重组与再造、建造现代化的生产环境、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营建面向客户的销售网络,而信息化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改革的进行。竞争形势逼迫内资烟草企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整个集团的管理水平,发挥信息化管理对整个集团协调、高效运转的支撑作用。

    二、烟草行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

    目前,烟草行业正在加快实施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目的在于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集成整合资源,提高中国烟草的总体竞争实力。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从信息化过程中获得的回报来看,烟草行业信息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包括玉溪红塔集团在内的15家烟草企业入围信息化的500强就是最好的例证。下面是烟草行业开展信息化的记录。

    宏观上看:

    ◇ "七五"期间,是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初始阶段,主要以计算机单机使用为主,单独开发或购买相关业务需要的软件,如会计电算化软件等。该阶段主要是面向具体事务的低层次的应用

    ◇ "八五"期间,是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逐步规范管理的阶段,即基础阶段,明确提出了计算机工作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要求

    ◇ "九五"期间,是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发展阶段。为保障行业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加强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998年8月国家局成立了烟草经济信息中心,之后成立了以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各省级局(公司)及地(市)级局(分公司)也相继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信息中心

    ◇ "十五"期间,是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集成和提升阶段。该阶段的目标是"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努力实现以信息化带动烟草行业现代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烟草行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微观上看:

    ◇ 山东专卖局1999年开始建设一个包括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网上交易系统红

    ◇ 红塔集团2000年开始实施SAP公司的ERP

    ◇ 杭州卷烟厂在工业自动化方面已经建设了CIMS系统,实现了车间数据的自动采集

    ◇ 2001年国家局物资公司和烟机公司建立了非卖品网上交易系统,取得较好的效果

    ◇ 2002年9月国家局卷烟网上交易系统试运行,实现省级间日常卷烟的网上交易
    ◇ 2004年我国烟草行业的IT投资增长率几乎高达20%,并围绕四条主线:工业(卷烟厂)、商业(专卖局)和农业(烟草的种植、采购)三大信息系统外加烟草专卖局各级OA系统各有侧重的展开

    ◇ 2005年3月底,被称为"二号工程"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第一期工程已经投入运行,同时,围绕网上审批、远程办公的二期工程正在实施

    烟草行业在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上,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要求,努力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到目前为止,包括"二号工程"在内,烟草行业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三大系统,也被称为烟草行业的三大工程:第一个是正在组织实施的"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也就是"一号工程",这套系统主要管理卷烟的产、供、销环节;第二个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实现电子公文的网上报送及内部流转办理;第三个是正在筹划中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目的是实现烟草全行业的网上交易。这三大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带动整个烟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成为实现"数字烟草"的基础。

    不过,在多年烟草行业的信息化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主要是以下三点:

    首先,烟草行业一直在进行分散的系统建设,形成了多个孤岛,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从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始进行数据大集中,提出了一个"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总体思路,要在数据资源上进行重新整合部署,其中包括“三统一”,即“统一网络、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

    其次,重复建设现象也比较严重,以OA系统为例,大约有50%的企业在2004年之前建设和应用了OA系统,但在国家的系统规划中,OA系统成为一个反复建设的内容,而OA的内容也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形成交叉重叠,造成资金的重复消耗。从当前烟草行业的趋势分析,集中和统一在所难免,但在实施和执行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保证信息系统的有效,仍是关键问题。

    再次,国内烟草企业领导还必须要改变信息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的观念。2004年烟草行业的IT投资结构,硬件仍然占绝对比重,为62.3%。

    三、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对促进烟草行业信息化发展将大有作为

    经过国家局烟草经济信息中心、中国烟草学会一年的精心筹备,中国烟草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烟草行业信息化的理论应用与研究将迈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信息化专业委员将勇担行业信息化理论应用研究与推广的重任,大力推进数字烟草建设。

    国家局烟草经济信息中心主任高锦言谈话语间对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对促进行业信息化发展将大有作为!”。他对记者说:“成立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的目的就是增强凝聚力,增强整个行业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同志们的凝聚力。这是行业信息化工作任务的需要,也是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今年信息化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集成整合,集成整合首先是人的集成整合,人心要统一到一起。成立专业委员会,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去探讨、去研究,影响其他的人,影响我们合作的IT公司,共同完成信息化工作任务。”

   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代表着烟草行业信息化的最高水平。当选的委员代表一种荣誉,更代表一种责任和义务。专业委员会是一个平台,凝聚融合大家的智慧,要勇于担负信息化理论应用研究与推广、为信息化重大建设项目提供咨询论证与评审的重任。

    目前,国际烟草企业在信息化方面远远的超越了国内企业,他们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一些英美烟草公司甚至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每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的卷烟将要销往哪里,而中国的烟草企业连自己的供应链成本都很难计算清楚。但是,随着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相信我们能够尽快的缩小差距,我们期待信息化推动烟草行业的现代化。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