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中美大学IT规划比较

2014-05-20 14:43:24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摘要:IT规划的内容主要围绕服务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内容与目标来描述。如西北大学的IT战略规划,其规划所涉及的时间仅有3 年,主要描述了教学、科研、国际化和社区构建方面的规划内容。
关键词: IT规划

    高校IT的使命和承担的重要角色是两个:1. 连接作用。服务于“连接”( Connected), 就是能将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人与资源之间,校内校外之间等互联;2. “支撑”作用。支撑教师与学生更好地“教” (Teaching)与 “学”(Learning),富有效率和创新。


    很多美国大学的IT战略规划的愿景和目标主题都围绕学校的战略目标来制定,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主题是 “Empowering People”(让师生更强大)或者使师生的学术更加卓越(如Harvard 提出的目标是“ the goal of excellence i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n essential ingredient in achieving academic excellence.”), 一些大学是要IT让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加有创造力和国际化(Creative & International), 一些大学则希望通过IT让大学成为一个整体(如康奈尔大学的“one Cornell & One IT” )。


    IT规划的内容主要围绕服务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内容与目标来描述。如西北大学的IT战略规划(2012-2014),其规划所涉及的时间仅有3 年,主要描述了教学、科研、国际化和社区构建方面的规划内容。在国内,高校信息化规划主要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描述IT目标和愿景,内容也主要是信息化要素的规划,如IT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资源建设等方面。


    规划所反映出的深层次内容是多方面的。总体来看,国内大学信息化规划与美国大学IT战略规划相比,存在如下差异:


    首先,制订IT战略规划的定位不够清晰和准确。高校IT战略和规划是服务于大学的目标和使命。因此应该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核心目标,围绕服务的对象——教师、学生与管理服务人员来制定目标和愿景。也就是说,环境中的“人”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如何为环境中的学生、教师等群体进一步成长提供良好的IT基础?这些与人连接的问题恰恰是目前国内信息化规划中被忽略的。而这一点在国外大学中得到鲜明体现。他们认为,学生作为大学最核心的群体,关注“学生IT应用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IT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还应服务于学生在校的整个生命周期,要为学生在校园的生活、学习创建无处不在、无缝的IT环境,保证学生能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得各种软硬件、技术培训等丰富的IT资源,以拓展学生的创造性。


    但是目前国内大学信息化规划更像是一个任务书——我的建设任务是什么?我将采取什么方式来建设?将任务分拆成几个部分?这种规划比较就事论事,因为过度关注建设内容本身而忽略了规划中重要的因素:与人的融合。


    大学信息化规划首先应当是站在全校发展的维度上——信息化的建设将为大学带来什么?如何更好地让大学实现其本身的愿景?比如,一所大学期待在2020 年迈入全球一流大学行列,那么IT将在此承担什么样的使命和责任?如何让IT有效融合于本校的未来中?如何为学校中的各种用户提供让其更好地成长的环境?如,“创新发展”是马里兰大学在21 世纪发展的战略追求,“推动创新”自然而然成为马里兰大学IT战略价值的最高目标,同时,四大IT战略目标与学校四大战略目标相对应,服务于学校战略目标实现。


    在做战略规划时,与国内的具象对比,国外成熟大学的IT规划更抽象,他们做IT规划考虑的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如马里兰大学的IT战略规划没有一项技术指标,整个规划以“我们应该做什么,做这件事的重要性是什么”这两大主线贯穿规划文本。所以马里兰大学对IT战略规划文本的定位是在全校高度向众人阐释“IT对马里兰大学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价值是什么?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要实现这些重大价值,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此树立全校IT共同愿景。


    第二,国内高校IT战略规划方法的科学性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


    1、制订IT规划的人员过于单一,主要是IT部门的人员来完成,这也与大学的IT治理机制有关,缺少从事高校研究、教学、科研、人事和财务等管理人员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国外高校IT战略规划主要以CIO 为主,联合组织相关部门、教授和学生代表来完成。


    2、需求调研和透明性不够。来源于大多数师生对教学、科研和校园生活,以及学校管理服务部门对IT的需求调研不够。需要通过不同渠道征求需求,包括通过网络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目前国内大学的IT规划普遍来看,缺乏有效的需求收集。这直接导致一些项目出发点很美好,但是真正用的人很少,实现不了其效益。


    3、可操作性不够。信息化规划方案都比较宏观,也都存在过于模式化,相互参考,过于追求IT技术本身的创新或者更新,也缺乏实施条件的论证和实施方案设计,很多规划最终没有落实。国外大学的I T 战略规划都有人员组织、资金来源等方面详细的论证和设计。


    4、 IT规划项目化,没有实现常态化和标准化。目前,国内高校IT规划主要是根据国家和学校“5 年”规划,以项目的方式启动和实施的,周期相对比较长,以项目的目标和方式来完成,最后只能成为一个文本而已。缺乏分阶段的详细规划设计,国外高校一般都有2~3年的IT规划,落实阶段具体目标和任务,以及要实施的项目。IT规划需要每个学校把这项工作常态化,并就规划的方法、过程、内容和执行与评价实现标准化。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国内大学IT规划总体上的组织不够成熟,另外也是文化所限。有学者指出,国外大学开始编写IT战略规划,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之前也都是与国内大学一样,都是有IT部门主导来制定IT建设规划,因此也会与国内同行一样,感到在学校申请经费的时候举步维艰,得不到重视。为配合学校一定时期的战略规划而制定IT战略规划,是借鉴产业界的做法,我们现在学习这种做法并不太晚。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董光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