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医院信息化:看病更简单

2011-03-24 14:56:34  来源:比特网

摘要:“信息化建设就是将各个环节优化到各方都满意,达到人性化的效果。”实现电子病历人性化,陈金雄认为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把临床路径与图形化界面相结合,使整个系统像汽车导航仪一样
关键词: 信息化 行业 医疗

  患者非就诊等候时间少了

  挂号排队、就诊排队、检查排队、取药排队……到医院看病,排队等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患者只需办理一张就诊卡,就可在就诊科室、检查科室、药房间畅通无阻。如果持有福州市医保卡,还可直接免除办理就诊卡环节。就诊卡第一次办理就记取了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ID号、医保或自费类别。医生一刷卡,就实现了挂号,并且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往看病的处方和开药记录都一目了然,最大限度地精简了门诊中的非医疗流程。另外,在该院,挂号流程不再单独存在,而是直接合并到看病的流程中,这也让倒卖专家号的黄牛党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患者刘大爷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持有一张福州市城镇职工医保卡,每回他来医院看病,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到排号机前,用手指点击触摸屏上所要看的科室名称,机器马上会吐出号码,然后在候诊区等待电子屏幕提示他看病就行了。
 

  “请27号患者到糖尿病专家门诊。”伴随着清晰的女声提示音,刘大爷看到电子屏幕上出现了自己的号码,便站起来朝诊室走去。坐诊医生吴学贵经过一番细致检查、询问后开出了处方,经刘大爷同意,将医保卡在刷卡机上轻轻一刷,处方在瞬间被传输至药房,相关费用也随之扣除。刘大爷走出诊室来到取药窗口,他的名字已出现在取药窗口上方的电子屏幕上。几乎不用等待,他交出处方单后便将已经准备好的药品取出。
 

  对于一些需要做检查的患者,该院也大大简化了取检验结果的流程。一种方法是,患者借助检验条码系统、自助服务机,将手机号码与个人ID号进行绑定,就能通过短信获取医院发送的检验报告。另一种方法是,患者凭ID号在门诊大厅里的查询机上查询检验结果,还可自助打印。
 

  医生为病人看病的时间长了

  在该院,以往医生桌面上堆满的大大小小的纸张早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刷卡机和打印机。就连医生的笔,也只有一个用途——用来在打印的处方单上签字。
 

  医生吴学贵在电脑屏幕上打开一个名为“医生工作站”的系统,上面清楚地显示出当天每位就诊患者的信息。点击其中一位患者的名字,该患者的既往病史、辅助检查资料等一目了然。在这个工作平台上,医生直接在系统里开处方,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不用重复输入,开药时医生只要点击科室常用药品字典,其名称、用法等就能立即显现,在所选药品上点“√”就可以把处方开出来。
 

  “系统还提供了历史处方,可以转存并修改为当前处方,极大地节省了开药时间。以前每天最多只能看30名患者,现在能看50名~60名。”吴学贵说。
 

  看病人数增加了,工作负担会不会增加?吴学贵表示,门诊实现信息化后,虽然医生每天接诊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但负担没有增加,相反给每位病人看病的时间更长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与病人的交流上,至于填写处方单、病历都可以借助机器完成。这个系统相当于医生的私人助理。”
 

  “比如,‘医生工作站’会根据不同病种提供相应的医嘱及处方模板,医生只需根据具体问诊情况,酌情在模板上修改就成了。省时省力,减少了重复劳动,还避免了书写不清或出现错字。”吴学贵表示,这个系统还具有智能纠错功能,“比如,女患者病历中出现前列腺、喉结等字样,系统会发出警告。”[page]
 

  在该院,患者看完门诊,拿着医生开的检查单做完检查后,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三四个小时,检查结果就会出现在医生的电脑显示屏上。
 

  作为肿瘤科医生,解方为不可避免要经常参与会诊,“以前是各科专家约定时间、地点,坐在一起讨论,如果时间凑不齐,只好推迟。”解方为说,现在通过“医生工作站”这个平台,各科医生都能掌握某一病人的情况,只要连上视频、语音,一个多科会诊的团队就形成了。“这种会诊形式的改变,直接为患者省下了不少时间。”
 

  信息化也“解放”了护士。在该院门诊输液室,护士长童莲英正往一名小患者的胳膊上贴条形码。“别小看这条形码,它明显地提高了医疗质量安全的保障效果。”她介绍说,以前门诊输液要“三查十对”,护士工作耗时耗力,如今只要手持一部pad终端机,分别对准患者胳膊上的条形码和输液袋的条形码扫描,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临床数据中心,就可完成信息的核对。“对一些同名同姓患者,可减少差错的发生。”
 

  医院资源通过信息化得到整合

  “每一名患者的电子病历,都能保存3年以上。3年内如果患者没有再次就诊,这些资料也会被备份存储。” 该院计算机中心主任陈金雄强调,医院信息化关键在于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今后如果电子签名技术成功运用,患者的就诊流程将可实现全程无纸化。
 

  “信息化建设就是将各个环节优化到各方都满意,达到人性化的效果。”实现电子病历人性化,陈金雄认为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把临床路径与图形化界面相结合,使整个系统像汽车导航仪一样,一步一步地告诉医护人员应该做哪些事情;二是在理念、思路上,要深入地了解临床业务上的主要问题,根据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需求来提供解决方案。
 

  当各个层次的看病环节都得到优化时,在微观层面上,医院信息化便是一种缓解看病难的有效措施。据了解,该院门诊大楼原先依据年门诊80万人次设计,去年总的门诊量达到160万人次。“总量增加了一倍,却不觉得拥挤。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相当于再造了一座门诊大楼。”陈金雄说,相比较,该院当初建设一座门诊大楼花费1.7亿元,而对信息化的历年投入不超过1亿元,效价比十分显着。
 

  任何新技术的运用都应严格立足于人本位,如此才能产生放大的价值。当前,国内医院纷纷进行信息化建设,这对于缓解看病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无疑是利好消息。然而,信息化仅仅是电脑、无线网络、摄像头在医院的简单堆积,还是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值得探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陈金雄多次表示,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能“为技术而技术”,要牢牢指向医护及患者,为实现医院、患者和社会的共赢服务。
 

  该院信息化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有一支成熟稳定的信息工程队伍。这支队伍长期在医院工作,对医疗服务流程有着完整清晰的认识。比之“外来和尚”,这些“家里的和尚”更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