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IT运维:数据中心制冷如何恰到好处

2010-12-30 10:12:42  来源:enet

摘要:为数据中心冷却是有章可循的,你想保持凉爽,但肯定不想走进大门看到温度低得连北极熊都瑟瑟发抖。数据中心的管理者不想让他们的设备温度过高,但如果使用过多的电能用于冷却,那
关键词: IT运维
  为数据中心冷却是有章可循的,你想保持凉爽,但肯定不想走进大门看到温度低得连北极熊都瑟瑟发抖。尽管许多人都有在冷却不足的数据中心中工作的经历,但冷却过头同样也是个常见的问题。数据中心的管理者不想让他们的设备温度过高,但如果使用过多的电能用于冷却,那等于是白白地花钱。

  一、冷却费用

  有人估计冷却所花的费用占到IT部门电能使用费用的63%。这个比例显然很大,不能忽视。如果需要更多的冷却电能,最好是详细计算一下花了多少钱和还需要花多少钱,这样比仅仅加大空调的马力要好得多。

  1.电能的花费

  花一点时间来理解电能费用的构成和这些费用是如何计算的。电力是按照每瓦时计算付费的。这是一个每小时电能消耗的测量值。为了计算容易;使用一个基本的电力设备——家用白炽灯——来计算电能使用需花多少钱。

  100W白炽灯在60分钟内使用100W时的电能。10只100W的白炽灯使用总量达lkW h的电能。但电能的成本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

  比如说,美国能源部报告称2007年纽约的lkW h商业用电花费15.48美分。在明尼苏达州同样的商业用电量只花费7.47美分。为了在纽约点亮10只白炽灯,每天10小时,每周5天,每年52周(10x5x52)将花费402.48美元。在明尼苏达州,相同的10只白炽灯一年只花费194.22美元(美国能源部,2007年)。给出这个例子并不是建议将公司迁往明尼苏达州,而是试图说明一点电能在不同的地方价格也不同。

  因为大多数公司不仅仅使用10只白炽灯,来看看实际上的数字。国际数据公司估计2007年全世界的公司在数据中心冷却上约花费290亿美元,这比2000年上升了400%(IDC,2006年)。

  2.成本的来源

  冷却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也是IT预算的主要去向。在能源消耗和冷却成本上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下几方面。

  (1)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多。

  (2)因为空间的限制,机架上的热量积累。

  (3)数据中心中的热量分布不均匀。糟糕的数据中心规划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4)美国的电力能源价格不断上升。

  (5)数据中心冷却过度,有些数据中心冷却是必要情况的2.5倍。

  二、计算冷却需求

  本节将讨论如何计算系统冷却所需的数字。

  机房中的所有设备部产生热量,照明也是,包括工作在其中的人员也会发出热量。所有的热量来源都对服务器机房的热量负载产生影响。热量通常以千瓦或者英国热量单位(BTU)表示。lkW等于3412BTU。

  为了为这个房间降温,空调的功率必须比房间的热量负载要高。在购买新的冷却设备之前,计算一下需要多少功率很重要。为了计算热量负载,必须考虑很多因素,不仅仅是设备的热量负载。下面将讨论如何解决这些相关的问题。

  1.房间尺寸

  房间本身就需要冷却。为了计算房间的冷却需求,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房间面积BTU=长度(m)x宽度(m)x337

  2.窗户

  大多数情况下,服务器机房是没有窗户的。如果没有窗户,那如下的计算就不需要了。如果有窗户,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朝南的窗户BTU=朝南的窗户长度(m)x朝南的窗户宽度(m)x870

  朝北的窗户BTUJ二朝北的窗户长度(m)x朝南的窗户宽度(m)x165

  将以上计算结果相加,可以得到最终结果

  窗户BTU二朝南的窗户BTU+朝北的窗户BTU

  3.房间里的人

  在服务器机房里不会有一直呆在里面的人。如果没人的话,则无需使用以下计算公式。然而,如果服务器机房中有人,热量负载可能高达400BTU/人。下面是计算公式:

  人数BTU=屋里人数x400

  4.设备

  很显然,大多数热量来自设备。能够在设备的相关文件或者供应商的网站上中找到该设备的电能消耗。

  设各BTU=所有设备总瓦数x3.5

  5.照明

  照明设备需要乘上的系数是4.25。

  照明BTU=所有照明设备的总瓦数x4.25

  6.总冷却需求

  现在将以上所有数字相加,就可以得到数据中心冷却所需的冷却总量总热量负载=房间面积BTU+窗户BTU+人数BTU+设备BTU+照明BTU在购买空调时可以考虑这一数字。小型空调的功率在5000~10000BTU之间。大型空调的冷却BTU量则可以以吨计。1吨冷却量约合12000BTU。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u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