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SOA为何缺乏认可度?

2010-08-09 17:54:41  来源:网界网

摘要:虽然经过国内、国外厂商的大力推动,国内企业用户对SOA的认知度已有大幅提升,但对SOA的认可度并不是很高。这是什么原因?
关键词: SOA

    SOA厂商们最近可谓动作频频,5月22日,普元软件在北京主办了“SOA中国技术论坛2008年会”,金蝶中间件最近也启动了针对SOA解决方案的全国巡展活动,IBM在6月也将会有一个关于SOA的大型会议。与前些年仅仅推销概念不同,如今厂商们更加务实,也更关注SOA的应用。但在计世资讯的分析师曹宇杰看来,虽然经过国内、国外厂商的大力推动,国内企业用户对SOA的认知度已有大幅提升,但对SOA的认可度并不是很高。

    要让潜在用户打消顾虑,从认知、认可到形成投资采购,并非易事。不仅厂商在努力探求潜在用户的心理,很多对SOA感兴趣的潜在用户也在试图了解其他同行业、同规模、相似系统状况企业的投资意向。如何才能消除这些潜在用户心中的顾虑?

    SOA的潜在用户

    业界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就是SOA更适合那些信息化发展相对成熟的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暂时不是SOA厂商们考虑的重点。普元副总裁刘尔洪介绍说:“普元的SOA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些对信息化支撑要求较高的中大型企业(比如金融、电信)和政府部门。”金蝶中间件总经理蔡军也表示:“金蝶中间件的SOA用户主要集中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领域。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发展基础较好,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梳理有迫切的需求。”

    当问到这些SOA厂商心目中的潜在用户有哪些时,刘尔洪用三个特征来归纳这个群体:一是企业(或政府)的运营管理是基于流程化思想,并且对IT支撑依赖较大;二是对IT支撑的敏捷性要求上很高;三是组织层级较多,现在或未来有很多跨组织应用。这三个特征也是他们目前已有的用户所具有的主要特征。

    蔡军的回答则更直接。他说:“凡是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业务管理比较复杂的企业都应该考虑SOA。”

    仅从这些厂商的角度来看,SOA的潜在用户理应是个不小的群体。SOA厂商们本该大有作为,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潜在用户的顾虑

    计世资讯的曹宇杰认为,SOA在中国尚没有形成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很多潜在用户对SOA仍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困扰他们的主要原因如下:

    1、缺乏充分的案例

    虽然现阶段厂商们纷纷在SOA应用的宣传上大做文章,但曹宇杰坚持认为,SOA在中国的成功应用案例并不是很多,厂商可以拿出来介绍的仅仅只是一些个案,谈不上在某个具体领域获得的成功。这也使得潜在用户的观望情绪浓厚,不愿成为最先“吃螃蟹”的人。

    2、SOA本身尚未成熟

    除了案例的缺乏,SOA本身的不成熟也是困扰用户的主要原因。如果用户和不同的SOA厂商接触时,就会发现这些厂商所谓的“SOA”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搞不懂对方所说的SOA和自己想了解的是不是一回事。

    曹宇杰对此并不感到奇怪,他认为,在一种技术或理念最终成熟前,肯定会经历这样的一个时期。目前SOA的技术、产品、标准都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不同厂商的解决方案也存在差异,这会令很多用户产生顾虑,越是成熟的用户,越是习惯于自己采购选型构建系统的用户,对此问题越关注。

    一些公司把BPM、ESB(企业服务总线)这些当作SOA的核心产品,兜售给尚没有搞清楚SOA到底能带来什么的用户是不恰当的。

    3、资金问题

    一些SOA厂商将无法打动潜在用户的原因归结为价格问题。普元软件CEO沈惠中指出,国内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高,和国外相比,往往期望以十分之一的时间与预算来实现十倍于国外的性能与容量,这样的要求肯定是不现实的。蔡军也认为,SOA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力来完成。用户在决定选择SOA之前,一定要先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

    4、实施的难度

    实施的难度也让很多潜在用户对SOA望而却步。曹宇杰说:“对SOA的潜在用户来说,他们多数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成熟的信息系统,要改变系统的整体架构并非轻而易举。这种情况下,只有CIO对SOA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认可往往是不够的,而是需要系统实现能力与业务需求出现较大差距时,IT系统能全面梳理或升级。只有在CEO的全力支持和推动下,企业才可能全面接纳SOA。不过这类用户一旦部署SOA,通常也会成为全面应用SOA的典型代表。”

    蔡军也表示,“SOA落实到企业中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时间长,见效慢。实施SOA还可能会引起企业发展中的阵痛,IT厂商能够起到的帮助只是辅助作用,更多的要靠企业在管理、人员等方面把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链接

    SOA潜在用户的主要特征

    ■ 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业务管理复杂;

    ■ 基于流程化思想,对IT支撑依赖较大;

    ■ 对IT的敏捷性要求高;

    ■ 组织层级较多,有很多跨组织的应用;

    ■ 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