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政府行业运维管理趋势

2009-03-31 08:44:26  来源:广通科技

摘要:政府IT运维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业界较关注的话题,随着政府行业推广民族软件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如何运营维护好政务信息系统成为电子政务新的课题,在新形势下政府网络管理将重点关
关键词: 政府 行业 运维管理

    运维管理市场

    随着电子政务的兴起,网络管理也成为与之相配套的趋势,政府机关上了政务系统、视频系统、数据系统等后,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来确保其正常运行,只有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信息化带来的行政职能水平提升才能得以体现,这显然不是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可以胜任。因此网络运维管理应运而生,简单来说,政府机关引进这样一套管理系统,可以使复杂的管理工作简单化,而且管理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提高服务质量,这就是政府网络管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政府行业最初的网络规模并不很大,各级机关都单独进行着各自的信息化工作,上相对独立的政务系统,在管理需求方面也局限于管理好设备和网络,因此网络管理系统就能解决绝大部分问题;然后有了终端维护的需求,也就是桌面管理,提高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规范用户的使用行为,这是网络管理在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政府部门也正顺应着这样的潮流而发展;当政府机关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大量的数据运转时,服务器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业务管理也成为了另一关注热点,通过管理好政府机关的相应业务系统,确保行政职能有效行使,这就从根本上保障了电子政务系统的行之有效,也为政府的政绩工程提供了有力的行政工具。

    纵观国内外厂商,自从政府行业开始实施网络运维管理以来,国际知名厂商IBM、HP、BMC等都很早就在政府行业有了较好的公关,因此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这也是整个IT运维界的现状,国际厂商通过其技术领先性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先机,而国产IT运维厂商由于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相关的硬件水平还不具备规模,所以在同国际厂商竞争时鲜有胜效。但随着振兴民族软件工作的展开,政府行业更是优先运行国产IT运维厂商产品,与此同时,经过时间的积累,国产IT运维厂商也有了充分的技术沉淀,产品不断完善,更加符合和贴近用户的需求,而且国产软件的独特优势“本土化”开始突显出来,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体贴周到的为用户排忧解难,这都使得国产IT运维厂商在政府行业逐渐赢得了机会,不仅可以同国际厂商同台竞技,而且获得项目的几率也越来越高。可以说,政府行业IT运维正逐渐成为国产IT运维厂商展现实力的舞台。

    运维管理趋势

    现今形势下,政府网络运维有了新的需求,那就是随着省、市、县三级政务系统的逐步走向规范化、统一化,在实现数据大集中的同时更加增强了运维维护的难度和成本。而且三级政务体系往往都属于超大型网络规模,管理好这些网络架构不再只是单纯的网络管理、桌面和业务管理可以解决的。政府部门目前需要的是全方面的IT运维解决方案,因为从政府门户网站到网络系统,从政务职能到网络办公都需要IT系统的有力支撑,而解决这些管理问题的办法只有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同时实施流程化的管理模式。这也就是国际知名的ITIL运维管理解决方案,通过IT运维厂商提供全方面的IT管理服务,来改进政府IT管理模式,确保电子政务高效,管理轻松便捷。

    而年初北京市颁布的电子政务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可以说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布的政府行业的IT运维服务规范,也更应正IT运维服务成为当今政府IT运维管理的主旋律。政府IT运维规范涉及三方面内容,包括IT运维系统应用需求、技术要求以及测试方法。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在同IT运维厂商合作时,考虑得更加周全,这也促使国产IT运维厂商提高技术标准,能够提供更加规范的服务和优良的技术支持,从而促进整个国产IT运维行业水平的提升。

    国产IT运维厂商中能够提供完整IT运维解决方案的并不多,广通信达就是其中一家有着出色综合实力的IT运维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7年来专注于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和服务流程管理,有着多年服务于政府行业的深厚经验,同时还参与了同国家部委一同制定信息系统运行规范,可以说是政府行业的第一品牌。其主推的Broadview IT运维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可以满足电子政务IT运维的服务需要。此IT运维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政务网络、政务系统、网络设备以及机房环境等基础设备的监测集中统一监控,同时融入了基于ITIL理念的IT服务流程管理,实现了技术、功能、服务三方面的有机结合。

    在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的年代,国产IT运维厂商应当紧跟政府行业IT运维的发展趋势,从而改进和优化产品、技术、服务,为实现民族软件的振兴而努力。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