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中小企业有效IT管控的三驾马车

2008-03-03 13:12:06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随着IT应用环境复杂程度的提高,IT管控也越来越成为不少企业的“心腹之患”。中小企业因为面临更为严重的成长性、人员以及成本问题,这方面的矛盾则尤其突出。那么中小企业如何能够
关键词: IT治理

    随着IT应用环境复杂程度的提高,IT管控也越来越成为不少企业的“心腹之患”。中小企业因为面临更为严重的成长性、人员以及成本问题,这方面的矛盾则尤其突出。那么中小企业如何能够有效实施IT管控呢?

  IT资产评估

    根据科斯的经济学理论,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IT资产进行评估,不仅要了解和掌握所有IT资产的有效利用情况,还需要对其资源配置情况提出改善的建议。

    通过IT资产评估,企业需要知道可以外包什么业务,不可以外包什么。通常而言,企业应该具备的核心业务不能够外包,这取决于企业对核心业务的认识。

    其次,由于硬件系统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之高,硬件系统的外包可能在企业内部没有什么非议。现在IBM推出的IT管控业务,基本上就是单指硬件系统的资源管理服务。但软件系统就容易出问题了。

    由于不同的企业,软件信息系统的水平大不一样,而且软件的个性化程度也非常高,区分软件资产中的核心业务是企业软件资产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笔者认为,作为IT管控流程中的一部分,IT资产评估可以决定企业哪些IT资产需要外包,哪些IT资产不需要。对于软件资产来说,IT资产评估则更显得重要。

    我们可以将IT资产评估理解为IT审计,并借用审计流程来建立企业初步的IT资产评估流程。

    单独的清产核资式的审计建议,显然不足以进行最佳的IT管控。通用电气的内部审计单位,不仅仅进行财务审计、资产审计,同时还承担了公司内部咨询服务中心的角色,为企业的资产管理策略甚至是战略提供咨询建议。这种模式,无疑是很好的管理实践,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IT管控的三驾马车

    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或战略的需要,企业需要经常统计其内部的IT资产情况。一方面,资产统计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中资产的转移、报废,新资产的申报都给资产信息的统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对于IT部门及相关部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将现有资源最优化分配,成了CIO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直接影响IT部门甚至企业的运营成本。有效的IT管控(Assets Management)则可以确保IT实现最大的商业价值。

    那么,对于CIO及IT部门决策者来说,如何才能管理好IT资产呢?笔者根据IT服务管理咨询与实施方面的经验,总结了几条建议。

  有效利用管理工具

    如今,众多厂商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软件,帮助IT部门维护和管理IT资产信息。 META Group项目总监William Snyder认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资产管理工具市场将继续增长。

    资产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从成本、合约、支持以及库存等多个角度,管理整个IT资产库。它为资产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利用工具软件的信息获取功能,管理员可以清楚地知道,安装在服务器或客户端PC上的硬件信息、软件类型和版本,包括手动安装的软件。检查客户端PC上的可执行文件并收集这些文件的信息,就能够检测到不恰当安装的软件。

    除了客户端PC相关的软件、硬件信息,系统管理员还可以跟踪与用户名、部门、资产清单等有关的许可信息,这样可以依据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

    一般来说,IT管控工具应该具有以下特性:

    ◆ 支持各种系统(如Windows、Unix)上的软硬件资产信息自动监测与收集。

    ◆ 集中的管理主控台。通过管理主控台,可以管理软硬件IT资产的相关信息,并随时取得资产分步情况。

    ◆ 在可扩展的统一数据库中跟踪计算机资产,确保超强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 支持多种管理平台的数据的导入。某些无法通过资产管理软件自动获得信息的设备,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网管软件获得,这就需要资产管理软件提供相关接口,支持数据导入。

    ◆ 提供资产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功能。对于无法通过软件自动获得的信息,需要管理工具提供相应接口,方便用户录入。

    ◆ 提供资产信息的管理报表。通过管理报表,可以掌控公司内部IT资产的状况。报表有事先设定好的模板,也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定,增加管理的灵活性。

    ◆ 支持基于角色的审核功能。不同级别的人员看到不同范围的资产,有效保护企业私密信息。

    目前IBM、HP、CA等公司推出的相应IT管理软件系统平台,为构建IT管控能力提供了基本的工具支持。其实,Tivoli是一个较大规模的企业IT运营状态监控和管理的软件套装解决方案。许多企业的内部IT服务台、容灾备份系统、安全监控都应用Tivoli的其中某些组件,对企业IT资产以及IT系统的运营状态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

    使用资产管理工具软件后,对于IT部门的管理绩效而言,可以精简IT人力资源在这项作业上的耗费,提高IT人员工作效率。

  尽量细化管理策略

    有了有效的资产管理工具后,IT人员并非高枕无忧,合理的IT管控策略和流程更加重要。人员(People)、工具(Product&Tool)、流程(Process)是IT服务管理中的三个要素。工具仅仅是工具,好的工具并不代表就能进行好的IT管理。

    首先是要确定IT管控策略。包括IT管控的范围大小和具体细节。

    在某些大中型企业中,IT环境非常复杂,大到高端服务器,小到机器硬盘、打印机墨盒,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我们是否有必要,将所有的IT资产都纳入到资产管理数据库中呢?对于某个具体设备,我们要管理到哪个层次呢?是设备一级、模块一级还是端口一级?

    对网络设备来说,端口还可以分为物理端口和逻辑端口,是否都要详细进行管理,记录相关信息?

    这需要制定IT管控策略。管理得越细致,成本就越大,所花时间也就越多。相反,管理得过少过粗,可能无法真实、及时地反映企业的IT资产整体状况,无法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效可靠的信息基础。

    我认为,分清主次,区分优先级是一个主要原则。对企业关键业务提供支持的IT设备,就一定要纳入管理范围,而且越细致越好。比如某银行数据中心的广域网核心设备,就一定要管理到逻辑端口一级,因为每个逻辑端口都下联到各省,它们的通断会直接影响关键数据传输。对于某些从业务角度来讲重要性及优先级低的IT资产,管理细节可适当放宽,比如对网络设备,管理到模块一级就可以了。

  好流程要确保“有章可循”

    在管理工具和管理策略的基础上,企业还需要设计一套合理的流程。比如IT部门内,谁负责管理和维护资产数据库,谁负责定期审计,都需要确定相关的人员角色与职责。

    首先,设计一套合理的资产管理流程,并使之被IT人员了解和理解。这样,IT人员能够在做资产管理时“有章可循”,避免出现“临时应急”的情况。

    其次,应该指派专人负责IT管控流程的运作,比如进行授权后的修改和定期的核查等,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由资产管理经理来制定资产管理策略,确定各种类型设备统计属性信息的记录标准,并指派相关的资产管理员对相关IT资产进行识别、登记和定期审核。对资产数据库的更改必须由资产经理授权后才可以由资产管理员进行。最后由资产管理经理对整个流程的运转和相关资产管理策略进行定期的评估,找到不足之处后及时改进流程。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还应该把IT设备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事件,与资产数据库中的IT资产记录进行关联,这样可以进行更有效的IT资产评估,完善IT管控效果。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