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安全 > 正文

加密软件让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实现共赢

2013-05-09 16:23:40  来源:硅谷长老

摘要:信息化是助力企业发展的动力,由信息化带来企业运作模式、生产模式的重大变革,在企业越来越多的资源、业务逐渐信息化、IT化、电子化的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便逐渐凸显出来......
关键词: 信息化 加密软件

    信息化是助力企业发展的动力,由信息化带来企业运作模式、生产模式的重大变革,在企业越来越多的资源、业务逐渐信息化、IT化、电子化的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便逐渐凸显出来。电子数据有着巨大的存储、传输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却也给数据的流失、泄漏带来了更大的可能;企业商业机密、核心技术越来越以数据信息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价值的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网络犯罪指向企业的敏感数据。企业信息化高效性和信息安全的低效率,势必成为一对矛盾,如何在矛盾中共赢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安全矛盾凸显,企业需求浅析


    现代企业,IT技术的应用程度越来越深入,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应用,如局部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另一方,为了获得资讯,需要用到互联网,这就涉及到了企业安全和运行效率的问题。


    在企业所有的IT应用中,任何时候安全和效率都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无法回避。对于企业而言,公众类信息,隶属行业公开性的信息,无需考虑安全问题,而敏感的业务信息、核心技术以及客户资源,都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万万不能被窃取丢失的。


    对于核心机密信息,企业需要明确该类信息的使用范围,哪些是高层可以处理,哪些是中层可以接触,哪些由业务员来管理,按照信息的安全等级进行加密保护,这就涉及到企业信息等级加密管理;同时,要有信息获取的渠道和审批流程,明确信息的使用环境,如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不能非法带出,或者有些可以授权被出差员工带出企业环境等。


    最后,对于企业信息安全的需求而言,不仅要考虑文件可能从内部流出,而且也要考虑文件信息从外部泄密。因为对于某些企业而言,其合作伙伴也是可以接触到其敏感文件的。因此,企业需要对发放到外部(如供应商)的敏感数据进行控制。因此企业除了对本地敏感数据的安全保护外,还有对于控制外发文件时效、打印权限、打开次数等的实际需求。


    加密软件解决安全与效率之矛盾,实现共赢


    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力,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不会因为近年来多发的信息安全事件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但信息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如何实现两种的共赢的确需要一定的智慧和谋略。换个角度看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本在于数据安全问题,而数据安全又大多体现为电子文件安全,如果我们能用一钟技术使电子文件信息既能被企业正常使用,又让非授权人员无法带出企业环境或控制外发文件无法被二次泄漏,那么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使安全和效率得到协调和共赢。基于这样的考量,文件加密软件便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鹏宇成软件根据各级企业信息安全的加密需求,量身打造了助力企业应对内外安全威胁的信息安全防护产品——核心文件保护系统。


    核心文件保护系统采用国际成熟的透明加密技术、利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拥有着灵活多样的部署实施方案。同时具备的几大功能特征给企业信息安全以最可靠的呵护。


    【本地加密】使企业内网的核心机密文件始终处于加密状态,本地的文件在打开、编辑、保存的同时便自动完成了加密过程。


    【强制透明】文件的加密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自动的、感知不到的,因此不影响用户对文件的正常使用,但是这个系统加密指令又是强制完成的,即任何在部署环境中的客户端只能按照服务器的加解密指令来执行。


    【外发控制】既核心文件保护系统不仅对本地文件实现加密,还对外发出去的文件进行权限的控制,通过指定计算机接收文件,控制文件编辑权限,限制文件打开时间和时效,使企业的机密文件做到最大限度的安全。


    【离线模式】配备Ukey离线锁或服务器端授权,使机密文件随时随地得到妥善管理。


    以上为核心文件保护系统主要的功能特征,也是凝聚众多加密软件防护经验之大成,针对企业中信息泄漏的各种风险进行全方位防护。有着这些强大功能的保护,企业在面对今后各种信息泄漏问题和数据安全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最后,在文件加密系统部署的同时,管理者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整体的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把企业信息管理和信息安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因为在企业的应用实践中,除了安全产品外,还需要有制度的支持,因此务必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业务流程。“软”“硬”兼施,此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最终帮助企业在信息化信息安全的矛盾中实现共赢。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iopurple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