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安全 > 正文

杀毒软件免费大潮 是馅饼还是陷阱?

2011-03-29 16:23:35  来源:中关村在线

摘要:1998年,笔者购买了第一套杀毒软件——XX98标准版,载体是软盘,那时候的病毒没现在这么顽劣,觉得杀毒软件很神奇。
关键词: 杀毒软件 安全

  1998年,笔者购买了第一套杀毒软件——XX98标准版,载体是软盘,那时候的病毒没现在这么顽劣,觉得杀毒软件很神奇。后来软盘变成了光盘,杀毒软件变成了安全套装,售价基本维持在200元左右,在2004年采访国内某安全公司的市场经理时,他曾经用调侃的语气说:国内软件业盗版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软件销售,但杀毒软件是个例外。
 

  想必是杀毒软件需要升级和服务,用户为了电脑的长治久安,购买正版的人数不少。可现如今,杀毒软件免费了,是不是就代表安全软件的市场会更大呢?
 

  厂商:免费时代来临
 

  老牌安全公司金山、瑞星等已经宣布其个人级杀毒软件免费,当然他们并不是第一人,真正将免费安全概念植入人们头脑中的要算360安全卫士了。不过马云说过一句话:免费,是世界上最贵的东西。
 

  《免费:商业的未来》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认为这种新型的免费商业模式,是数字化时代的一个独有,它有别于以往建立在物理原子基础上的经济学,是一种建立在以电脑字节为基础上的经济学。在这种经济学主导的网络世界中,我们身边的物品将变得越来越便宜,最终不可避免地趋于零化。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2011年1月,奇虎360的互联网安全产品拥有3.28亿月活跃用户,用户覆盖率超过83.9%,是除了QQ之外下载量第二的客户端。不得不说,“免费”在产品覆盖率上的贡献功不可没。
 

  从杀毒软件的免费,大体可以衍生出两个趋势分类:一是服务化模式;二是用户化模式。当然,这两种模式之间并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
 

  所谓服务化模式,就是产品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现在看来,对于杀毒软件领域的商业模式,这些免费的厂商确实进行了一番认真和深入的思考。而思考的基础是或许是借鉴了网游商业模式的转变,从付费到免费的转变,希望在杀毒软件领域可以克隆这个模式。免费进门,收费服务,想用到软件的核心价值,还需要收费。当然这属于免费模式开启后的前一阶段,在瑞星、金山等杀毒软件厂商的倡导下,已经有很多安全厂商开始这样做了。
 

  他们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客户端和使用期限(一般为半年或者三个月),然后在后续使用升级过程中收费,通过引导来最大力度的黏合用户。不过,现在的免费模式已经变了:厂商提供免费的客户端、免费的升级服务!
 

  这不是在赚服务的钱,而是在赚用户。盘子就这么大,杀毒软件之间又存在互斥现象,用了我的就不用你的,现在我全部免费提供,用户端上站稳了,竞争对手的份额就下降了,可见杀毒软件市场的竞争已经到达了白热化。
 

  用户:陷阱?馅饼?
 

  对于用户来说,相信对安全厂商之间近几年的口水仗已经闹得摸不着头脑了,如今再上演免费这么一出,估计彻底晕菜了。但不管怎样,产品从收费变免费不是个坏消息,至少可以试着用用,反正不花钱。于是便会下载不同的杀毒软件试用,最后选个界面漂亮,资源占用较小,省心不闹事儿的产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去年5月份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58.6%的网民愿意使用免费杀毒软件,而在收费杀毒软件用户中,35.6%的用户明确表示到期后不会再续费。
 

  还有一部分人,就算你再免费也不用,因为他已经有了正版,不管是OEM的产品还是以前购买的,但随着服务的到期,迟早会变成上面那部分人。
 

  最后就是那些一直不用杀毒软件的人,他们也许信不过杀毒软件,也许觉得没有必要,总之在他们电脑的右下角,你看不到那个小图标。
 

  免费杀毒软件也只是一个行业过渡期,通过免费聚集用户,然后再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才是根本,毕竟支撑庞大的研发和宣传队伍,对很多公司来说并不轻松。这让笔者想起微软的免费杀毒软件MSE计划,当时很多人认为安全行业将迎来洗牌,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微软推广MSE的意义在于操作系统的正版化,而非产品本身。对于目前很多安全公司来说,却恰恰相反,他们希望利用产品本身建立一个用户平台,无缝连接到用户行为中。
 

  行业:大佬的奇袭
 

  杀毒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内数得上的厂商就那么几家,而最近几年,随着终端抢夺的交战越来越激烈,互联网行业的大佬也开始按耐不住,开始染指安全行业。以腾讯为首的厂商显然在资源上更具优势,免费自然也在意料之中,如今的安全市场已经从抢钱变成了抢人,熬死对方,然后再利用新的模式创造利润,这听起来有些残酷,但免费大旗能扛多久全看各家厂商的底子多厚。
 

  无论未来的局势如何,当前的杀毒软件免费对用户来说是仍是利大于弊的,这也是产业变革时期为用户提供的一些好处,但最终的模式会有所改变,那时是馅饼还是陷阱,请君擦亮眼睛。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yfzlj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