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捷通华声:灵云输入法引领人工智能进入开源时代

2014-12-09 09:48:44  来源:CTI论坛

摘要:捷通华声公司旗下灵云输入法发布V0.0.5源代码,宣布开源灵云输入法手写识别(HWR)技术能力。灵云输入法此次开源使用更为宽松的MIT软件许可协议。
关键词: 捷通华声 灵云输入法

    捷通华声公司旗下灵云输入法发布V0.0.5源代码,宣布开源灵云输入法手写识别(HWR)技术能力。灵云输入法此次开源使用更为宽松的MIT软件许可协议,企业和开发者可以免费获取灵云输入法源代码进行二次开发,从而以极低的成本获得自主的输入法解决方案。捷通华声公司也由此成为国内人工智能HCI领域第一家开源技术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灵云输入法的开源只是捷通华声公司人工智能技术能力整盘开源大棋的第一步,今后或许有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开源化。


    最强手写输入法+最宽松开源协议  揭开人工智能开源时代大幕


    灵云输入法此次开源的手写识别技术是捷通华声核心人工智能技术之一。灵云输入法应用捷通华声灵云平台提供的手写识别能力,具备卓越的手写识别效果;同时,灵云输入法支持文字连续手写:可以竖屏叠写多字,横屏连写多字,支持连续手写输入整句话;并且,灵云输入法是国内唯一一款支持全部GBK字库(收录21004个汉字)的手机输入法,相对于GB字库(收录6763个汉字)的输入法来说,灵云输入法有着更广泛的中文输入范围。

\

    捷通华声十数年专注发展手写、语音等智能人机交互(HCI)技术研究应用,其手写识别技术首屈一指。灵云输入法已经为众多政府和企业服务了多年,这其中不乏像浦发银行、Intel、联想集团、Wacom、海尔、瑞图万方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堪称专业领域最优秀的智能输入法解决方案。


    灵云输入法此次开源使用的MIT许可协议源自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又称“X许可协议”(X License)或“X11许可协议”(X11 License),MIT许可协议(The MIT License)是许多软件授权条款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与其他常见的软件许可协议(如GPL、LGPL、BSD)相比,MIT是相对宽松的软件许可协议。


    灵云输入法的开源,使得企业和开发者可以免费获取灵云输入法源代码进行二次开发,从而以极低的成本获得自主的输入法解决方案,满足了广大应用开发者对可高度定制化输入法的需求。也揭开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开源化的序幕。


    人工智能最具影响力品牌  灵云平台引领人工智能开源时代


    灵云平台是全球第一个全方位人工智能开放平台。2013年,清华大学多名资深科学家和捷通华声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专家共同组建了“清华灵云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汇聚了智能语音、智能图像、自然语言理解、生物特征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及前沿研究课题。面向企业和开发者提供语音合成(TTS)、语音识别(ASR)、手写识别(HWR)、光学字符识别(OCR)以及自然语言理解(NLU)、机器翻译MT、声纹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多项人工智能能力,全方位赋予计算机思维和感官能力。灵云平台的创建,打破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对硬件的高依赖度,标志着人工智能产业正式迈入云服务时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风向标。


    灵云平台自创建以来,灵云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力通过百度导航、搜狗导航、导航犬、嘀嘀打车、快的打车、汉字英雄、天行听书、天行输入法等“家喻户晓”的经典应用服务中国13亿社会大众,使大众群体充分感受并体验到智能语音等人工智能技术为现代生活所带来的轻松与便捷。


    随着人工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产业将开启一个万亿级别市场。人工智能产业必将造就无数个百亿级企业。灵云作为国内唯一拥有全部听说读写意以及生物特征识别人工智能能力的云服务平台,全方位赋予计算机思维和感官能力。


    灵云人工智能能力的开源,将助力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差异化应用,快速推进智能生态链的战略布局,为用户打造具有全新体验的智慧生活,让更多人享受到全面人工智能产业变革带给消费者的智慧便利生活。


    灵云输入法开源代码由github平台提供免费下载:<https://github.com/open-sinovoice/sinovoice-pathfinder>


    了解更多灵云动态,请关注微信订阅号"捷通华声"。


    体验灵云人工智能能力请登录灵云网站:<http://www.hcicloud.com/>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董光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