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盘点微软这些年的失败症结

2014-02-07 09:23:13  来源:钛媒体

摘要:印度裔的纳德拉就任微软的CEO,这也是继比尔盖茨、鲍尔默之后的微软第三任CEO,微软耗时许久选了一个自己内部的人做CEO,希望能在未来一展宏图。
关键词: 微软

    印度裔的纳德拉就任微软的CEO,这也是继比尔盖茨、鲍尔默之后的微软第三任CEO,微软耗时许久选了一个自己内部的人做CEO,希望能在未来一展宏图。然而,微软在PC时代的辉煌,这些年无论如何也难以在互联网时代和移动时代取得成功,一鲨老师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微软这些年的失败经历吧。


    不断模仿不断失败,微软缺乏消费者基因?


    说微软缺乏消费者基因,有些匪夷所思,因为windows和office可是家喻户晓。但随着苹果等公司的崛起,微软在消费者产品方面亦步亦趋,不断追随潮流,却连连失败。


    2008年,微软效仿苹果的 iPod音乐播放器和iTunes商店,推出了Zune和Marketplace。


    从专业角度来看,Zune和后来的Zune HD都是很棒的音乐播放器,但是2007年苹果的iPhone横空出世,让Zune难逃门可罗雀的悲剧命运。2011年,微软终于宣布将放弃Zune而集中精力开发Windows Phone手机。


    微软在平板电脑方面也是如此,Surface就是效仿苹果iPAD之作,结果呢?Surface在市场上表现糟糕,消费者用脚投票。


    事实上,说微软在平板电脑上向苹果学习有点冤枉微软了,微软才是平板电脑的祖师爷。


    早在2002年,微软就推出了平板电脑Tablet PC,它配备了电磁显示屏,用户可以用电子笔在上面写写画画。2006年微软又推出了“超级移动电脑”(UMPC),它小巧了不少但依然有着1英寸的厚度和2.5英磅(1.4千克左右)的重量,简直就像一块板砖。结局大家可想而知。


    加上微软曾经推出的MSN TV、MSN Direct智能手表、Kin手机等等产品的失败经历,可以看到微软并不缺乏前瞻,不缺乏创新,但缺乏的是对消费者的理解,缺乏的是对用户体验的理解,总而言之,微软更是一个企业级产品的公司,缺乏消费者基因。就连Windows、Office这些家喻户晓的产品,现在也不是通过B2C售卖,而是通过B2B的预装进入消费者家中。


    错失互联网与移动时代浪潮,微软缺乏的是颠覆自身的勇气


    如果说上面这些硬件产品失败尚无关大局的话,那么PC时代的霸主微软在互联网和移动这两个大势来临的时候没能抓住,才是最为令人痛心。


    从PC时代到互联网时代,诞生了Google这样的搜索巨头,以及Facebook、Twitter这样的SNS巨头。在搜索和SNS方面,微软也在试图拓展,甚至很多方面都比其他公司行动都早,但却相继失败。


    在搜索方面,微软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搜索技术。2005年,微软推出名为MSN Search的搜索引擎,虽然使用了IE捆绑,但仍最终失败。鲍尔默在几年后投入重金研发的Bing搜索横空出世,虽然性能有了很大改进,但已经无力回天。


    在SNS方面,微软也下了很大气力,不管是IM软件MSN,还是Myspace,都也都最终归于失败。他只能眼睁睁看着Facebook、Twitter等新贵崛起。


    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时代,同样是一次巨大的变革浪潮。微软依然先知先觉,其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早在上世纪末就大行其道,但过于用PC软件的思维去设计移动系统,造成了最终的惨败。


    收购没落贵族诺基亚的举动也有些奇怪,既做操作系统又做硬件,已经被谷歌证明弊大于利,微软的结局可以预见。


    微软在PC到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到移动两次绝好的时代大潮中错失,令人扼腕。归根结底,还是微软在PC时代的成功使得其有了难以抹去的PC烙印,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思维模式都是PC思维,以至于对互联网的出现天然抵触,没有办法时用PC思维做出来的东西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有人说,微软意味着上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只能做一个时代的事情,于是在互联网时代和移动时代诞生了谷歌、Facebook等巨头,微软总归没有颠覆自己、革自己命的勇气,所以瞻前顾后、任何产品都要和PC产品兼容,失败可以想象。


    一个缺乏消费者基因的、具有PC思维的巨兽,未来向何处去?云计算部门的负责人纳德拉担任微软CEO可能是一个预兆,预兆着微软未来会聚焦企业级软件和服务,如果能够及时转型、大刀阔斧的变革,方向对路,微软依然非常强大令人生畏。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董光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