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马云用“来往”挑战微信

2013-10-28 10:28:14  来源:新浪科技

摘要:面对腾讯超4亿用户的微信,连日来,阿里巴巴强势力推“来往”的消息已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集团CEO陆兆禧挂帅,就连马云也亲自上阵。马云称将关闭自己微信账号,力推“来往”。
关键词: 来往 微信

    面对腾讯(438.8, 12.60, 2.96%, 实时行情)超4亿用户的微信,连日来,阿里巴巴强势力推“来往”的消息已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集团CEO陆兆禧挂帅,就连马云也亲自上阵。马云称将关闭自己微信账号,力推“来往”,甚至放言,要拿下30%的市场份额。


    据信息时报记者了解,截至发稿前,“来往”已多次登上苹果(525.96, -5.95, -1.12%)APP STORE社交类免费APP日下载第一名,更是一度冲进了APP免费排行整个榜单的第八位。


    阿里强势推“来往


    一度声称归隐的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近日亦频频在旗下的社交产品“来往”上发声。


    马云在公司的内部邮件中表示,虽然微信地位看似稳如泰山,但好产品是用出来的,完善出来的,并把挑战微信比喻为一场“战争”。


    信息时报记者了解到,这也是自9月23日,阿里巴巴推出的好友互动产品“来往”后,阿里巴巴高管在单一产品上的又一次表态,此前,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召集全公司所有管理者亲自动员,表示推来往是必打之仗,声称“只要有幸吃掉市场的30%,这个市场的产品体验就会更好,无线互联网也就有希望。”


    记者亲自体验“来往”发现,除了语音、文字等基本的通讯功能之外,其定位是建立一个熟人之间沟通、交流、分享的社交平台。支持单人、多人参与,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图片,文字等,并可以使随时随地联系身边的朋友,分享心情。


    相对于微信来往主打私密安全性,摒弃了摇一摇等陌生人互动的功能设置,增加了阅后即焚、咻一咻加好友等用于私密社交的功能,并扩充了群聊人数至500人、推出免费贴图表情等,同时通过特色功能扎堆,以兴趣导向引导用户结交新朋友。


    另有消息称,在马云的带领下,阿里巴巴员工们开始集体刷人脉,拉好友加入来往。据了解,柳传志、史玉柱、郭广昌、李连杰、文章、黄晓明、赵薇、陈坤、汪涵等名人明星都已加入来往,新浪(83.23, -3.37, -3.89%)总编辑陈彤喊话对未被邀请表示“不满”。大有当年新浪微博员工四处拉人“入伙”的盛况。


    微信地位短期内难撼


    据腾讯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时,腾讯微信用户数已经超过四亿。


    面对这样的巨无霸对手?阿里巴巴的“来往”在马云的亲自督战下胜算几何?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不久前,网易(72.85, 0.92, 1.28%)和中国电信(52.27, -0.08, -0.15%)曾推出“易信”,且据公开数据显示,易信在推出仅3天内,传出用户数量突破500万,不到一个月,易信又宣布优质公众帐号超过6000家。


    但用户张先生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易信没特别大的吸引力,并表示朋友们都在玩微信,让我去玩冷清的易信,是不是白日做梦?


    就“来往”发布的公开数据来看,已经多次登上苹果APP STORE社交类免费APP日下载第一名,更一度冲进了APP免费排行整个榜单的第八位。有阿里巴巴CEO亲自挂帅以及马云的亲自督战,阿里巴巴的“来往”真的能撼动微信吗?


    对此,有分析人士称,领先至少2年推出的微信,在移动社交领域地位难撼,但阿里巴巴推出“来往”后,用户的分流是肯定的,总之短期内对微信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则不好说。


    易观智库分析师靳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社交等移动通讯工具领域,后来产品难于超越的原因在于用户形成的习惯难于改变。他认为,“易信和来往等移动通讯工具的出现虽然占去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腾讯多年来在即时通工具这块业务上对用户心理和产品方面都有较强的把控力,未来2~3年内,很难有即时通工具超过微信。”


    截至发稿时,腾讯微信方面并未就“来往”是否对其产生冲击,向信息时报记者做出任何回应。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董光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