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盖茨基金会举办2013全球社会公益峰会

2013-09-24 17:22:32  来源:美通社

摘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共同举办的“2013全球社会公益峰会”中国分会圆满落幕。
关键词: 盖茨基金会 联合国基

    深圳2013年9月24日电 /美通社/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共同举办的“2013全球社会公益峰会”中国分会圆满落幕。峰会以“青年+科技”为主题,与公众形成广泛互动,号召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改变世界的奇思妙想。


    作为全球会议的一部分,本次分会于联合国周期间举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在科技、慈善及社会行动领域的改革创新者。与会者不仅交流了各自的理念与想法,还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新媒体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为促进当地与国际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于21-23日在深圳同步举行。对社会公益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将在会议上受到表彰。同时, 会议还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并邀请多个基金会的代表人物在会议中发表主题演讲。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副国别主任何佩德在讲话中表示:“通过这次机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以引领峰会参与者充分交流思想,帮助各级组织学习并坚持环保、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塞巴斯蒂安?马耶夫斯基在会上说:“本次峰会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对话平台,将社会活动家、发展工作者、思想先进的技术专家、年轻企业家及广大市民汇聚一堂,使他们能够就如何解决全球发展问题交换意见。”


    “全球社会公益峰会”是由联合国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全球最高级别的媒体与社会公益论坛之一。峰会创立于2010年9月联合国周期间,每年举办一次,旨在通过新媒体向全世界传播联合国新千年发展目标,鼓励全社会通过对话和创新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去年在北京举办的“2012社会公益峰会” 主题为“新技术、新媒体服务社会公益”,是这一全球盛世第一次落地中国。借助联合国和盖茨基金会在全球的分支机构及世界影响力,大会期间,全球有379个城市用不同形式参与,就人类面临的共同机遇和挑战,展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对话”。出席北京论坛的重量级人物包括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盖茨基金会首席传播官凯珍、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黛琳等。


    本届“2013全球社会公益峰会”着重探索青年人在当下与未来的两个角色:领导人与创新者。中国分会主题“青年+科技”是对峰会全球主题#畅想2030#的延伸,促使人们思考在2030年前如何通过数字媒体与技术影响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为支持全球峰会与中国分会的两个主题,本次深圳峰会共包括三个部分:创新与慈善,企业对公民社会的责任及社会治理。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峰会开始前一周开始通过微博与微信平台向公众发起峰会主题填空征集活动,对于“青年+科技= 一个__________的世界”这一开放性问答,网友给出了超过150条自己的答案。开发计划署从中选择了十位精彩答案的提供者,邀请他们作为公众代表亲临峰会现场。


    为突出公众贡献对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社交媒体参与峰会的互动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峰会结束。


    联络信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新闻官 张薇女士wei.zhang@undp.org


    微博链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微博 | 微信账号: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更多:|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新闻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社会各界并肩协作,帮助提高各国应对危机的能力,并推动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以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立足于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拥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和独特的本土洞察力,为实现民强国盛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本着众生平等的理念,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致力于帮助所有人享受健康而高效的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基金会的重点任务是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使他们有机会摆脱饥饿和极端贫困。在美国,基金会致力于保障所有人 -- 特别是资源匮乏的人 -- 获得所需机会以取得学业和生活的成功。基金会总部设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在比尔?盖茨、梅琳达?盖茨以及沃伦?巴菲特的指导下,由首席执行官杰夫?莱克斯和联席主席威廉?盖茨领导。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