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微信公众平台是不是营销工具?

2013-06-06 09:21:34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摘要:昨天,在腾讯“把脉”沙龙上,微信产品总监曾鸣首次对微信公众平台表明态度:微信不是营销工具,视公众账号为营销渠道的做法行不通。此言论引发各种争议......
关键词: 微信 公众平台

    昨天,在腾讯“把脉”沙龙上,微信产品总监曾鸣首次对微信公众平台表明态度:微信不是营销工具,视公众账号为营销渠道的做法行不通。


    此言论引发各种争议,有人称,“张小龙勿过早给微信公众平台下定论”,甚至有人说:“卖萌可耻!微信公众平台说自己不是营销工具,晒存在感么”。


    急于用微信来营销的人更是坐不住了,“微信各部门忽悠了那么多企业去接入,实行微信生活上学,各种生活服务,这不是营销工具吗?”“我就用微信营销,你管得着吗?”


    大家其实是误解了张小龙。张小龙没有给微信公众平台下定义,也没有不让大家拿微信去营销。但怎么拿微信做营销?这是个大问题。


    一直以来,外界对微信狂热追捧并没有影响到张小龙,此刻,他反而显得更为冷静。因为商业化必将是微信的转折点,微信需要在“失控”与控制中平衡、博弈。


    微信公众平台是不是营销工具?


    有了3亿多用户的微信,活跃度还如此之高,自然也成为创业者发掘商机的金矿。对于微信的商业化,众多“食客”在推动,创业者显然比张小龙急多了,甚至比马化腾还急。


    从去年5月15日开始,微信开放API接口给第三方应用,使得用户间可以通过第三方应用分享图片、音乐和视频,正式迈出了开放的第一步。此后,以二维码为入口,微信再度进军O2O,推出了“扫一扫会员卡”功能,通过微信会员卡让更多线下与线上用户享受移动互联网的便捷,实现找出租、订酒店、找餐馆,获得更多实惠,并帮助商家建立泛用户体系,搭建富媒体的互联网信息通道。


    同样,公众平台自去年下半年迅速崛起,按照官方数据。目前公众平台上有几十万的公众账号,3万的认证账号。


    所有玩过微信公众平台的人在玩过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有一个清晰的感受: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能力非常强大。


    这个强大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微信已经形成的沟通氛围。所以,就算面对一个公号,明知背后可能是一个小秘书在处理留言、回复,但仍有众多读者喜欢留言互动。


    二是,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在引导沟通互动。比如可以设置回复关键字查看文章的功能,比如读者留言不像在微博上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只是读者与公号运营者一对一的交流。所以,很多读者愿意留言,甚至说些个人的心理感受。


    这些设计的背后,就可以看出微信公众平台就算有了群发、媒体的属性,但张小龙最在意的仍是沟通、互动。


    现在,微信团队公开表明:不是营销工具,那是什么?其实应该是服务工具。而服务的背后其实是深层的营销。


    如果说,张小龙在引导新型的服务式营销,这好像有点拔高他或者自以为是地理解他。但是,这个逻辑显然又是成立的。


    如同腾讯刘胜义所说:简单粗暴在微信里做展示广告,是对微信价值的低估。


    说白了,我以为,张小龙其实想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移动互联工具,但是大家不要浮躁地运用它,不要因为过多的营销宣传反而把微信做毁了。


    张小龙对产品有着完美的追求,对产品像对自己的孩子。某种意义上,他同样希望使用微信的人,也能完美地去运用它。


    公众平台:在失控与控制间平衡


    已经有很多用户表示:微信朋友圈好比一碗大鸡汤,开始“微博化”。


    连朋友圈都这样了,用户体验开始变差。那么,当人们潮水般涌向微信公众平台,带来各种铁铲、水桶在3亿多用户中淘金时,微信还会是用户觉得好用的通信工具吗?


    目前微信承载了腾讯太多的预期,也承载了外界创业者太多的预期。微信商业化过程中必然有很多技术产品与商业的博弈,如何在商业价值与用户体验之间达成平衡?


    微信其实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对腾讯而言,控制得好,微信将继续高速成长,如果对平台监管失控,用户体验下降 ,用户的流失同样也很快。


    “一个系统它真的有生命力的话,肯定会有草和树木长起来,不需要我们去推动。”张小龙对微信非常有信心。


    商业化的微信,需要慢慢走,需要在用户体验中一步步前行。


    这次微信团队对公众平台的表态,其实就是一次降温降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人,同样也需要理性。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iopurple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