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智慧医院运维缺乏“关键活力”,监控易让其拥有健康自循环生态

2022-06-07 14:05:07  来源:

摘要:国内医院数字化如火如荼,但或许是因为数字化进程较短,始终处于后发追赶西方国家的步调,逐渐陷入“越数字化压力越大”的怪圈。医院数字化进程开始遭遇瓶颈,和过度专注“面向业务”或许难脱关系。
关键词: 智慧医院

  国内医院数字化如火如荼,但或许是因为数字化进程较短,始终处于后发追赶西方国家的步调,逐渐陷入“越数字化压力越大”的怪圈。医院数字化进程开始遭遇瓶颈,和过度专注“面向业务”或许难脱关系。

  面向业务是医院数字化的必修课,不过客观看来,将这门“必修课”摆在首要位置,就逐渐暴露了根基不牢、底层健康自循环未充分建设的短板,对其发展可持续数字化升级弊大于利。

医院数字化困局:

不具备可持续增长模式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走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在最近五、六年中,这一现象呈现出加速的趋势。逐渐加大对基础医疗设施的投入,跑步进入数字化、智能化,这一进程在全球范围内都在进行。代表医疗体系的标杆美国,预计到2027年,医疗支出将达到6万亿美元,数字化投入飞速增长。

  医院实现数字化迭代的必要性已无需多言,消费者能切身感受到肉眼可见的数字化进程:比如一键挂号、无纸化办公、机器人引路等。

  但如果谈及国内医院数字化形式一片大好?医院方可并不这么看。

  《中国医院杂志》《中华医院管理》等期刊就指出,我国医院数字化存在应用面狭窄、数字化建设集成度不够、信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具体表征很多,但始终围绕着一个问题:医院的数字化,很大一部分比重发生在了业务位面,即第一点所说的应用面狭窄;另外的因素,基本都与“应用面狭窄”有所关联。

\

  以美国网上挂号为例,其数字化预约就诊的内在逻辑是:在医疗分级模式足够成熟的前提下,社区医疗足够发达,可有效为中心医院分流;且通过完善的基础设备联网,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轻症去社区、重症转医院这套流程的效率。其背后有一整套信息网络安排病人的看病、会诊、转诊。

  国内医院则是一个更加中心化的场景,患者通过网上预约的作用仅仅是不用排队,应用实在是过于狭窄,回报率极低,如果并非人流量很大的医院,搭建维护这一套系统并不划算。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医院一个个业务线进行数字化的结果,就是整个医院内的数据孤岛越来越多,即上文所说的数字化集成度不够、信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其代价是医院日益增长的维护支出:因为集成化不足催生了巨大的设备资产管理成本,因为信息利用率不高制约了医院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医院数字化引入的设备,组成了巨大的软硬件及应用系统的性能数据和运行状态数据源,数据可以作为整个医院数字化运营体系的晴雨表。此时IT基础设施及应用系统的数据运维平台就成为了最大化数据价值的工具,针对网络和设备性能数据的一体化运维解决方案往往能让医院的人效呈指数级上升,并在数字化规模上实现快速扩张。

\

  美国的数字化医疗模式、医疗分级的基本保障是基础设施的健康生态,试想跨区、跨县域的诊疗如同在一家医院看病一般通畅,需要何等的基础设施支撑,背后的基础设施自动化、智慧化运维水平只能用“高山仰止”来形容了。

  面向业务,为患者带来方便,是一个迟早要做的动作。如果我们面向未来的大健康产业,时下首要任务数字化就需要把医院的运维成本降下去,即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打通端到端的信息障碍,实现智慧化运维,实现医院的数字化可持续增长。

  “让物理世界响应数字世界的指令,这样才是数字化转型。”解放军总医院大数据研究中心原主任薛万国如是说道。

医院数字化一开始就应

瞄准基础设施的健康自循环

  2019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出,产业看到了“大健康”这个超十万亿市场的巨大潜力。医疗相关基础设施自然水涨船高,这其中既有旧设备的升级迭代,也有慢病防治、运动康复等相关终端的加码。

  这与正在发力数字化转型的医院合流,使得医院数字化具备了优渥的外部催化环境。但潮水一般涌入医院的设备,却让医院的数字化转型进入雾里看花的窘境。

  目前数字化解决的,是患者-医生人到人的问题;医院的压力则在于如何进一步提升软硬件资产的数字化价值,促进智慧医院升级。数字化资产带来的课题和挑战很多,诸如如何解决诊疗数据共享问题,以利于科研推进?如何解决数据设备端到端的问题,洞察一切设备?智慧医院数字化价值未来可期,需要逐步解决和突破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脚踏实地、对症下药,而非一蹴而就。

\

  随着面向业务的数字化进程深入,医院的设备资产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按照传统的”发现故障-检测-排除“的被动维护模式,以及”巡检-评估故障-做出应急预案“的高强度维护模式,运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设备智能化程度更高,故障往往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另一方面,海量设备意味着更高的人工成本。

  丰富的设备资产还带来一个问题:设备资产的作业情况越来越黑箱化。设备投产的早晚、所采购的信创厂商不同,都会导致设备遵循不同的协议、采用不同的数据范式,设备与设备之间“互盲”形成数据孤岛。

  以上,初时并不觉得这样深入数字化有任何问题,待到设备丰富到一定程度,且相当一部分核心业务已经移植到设备上,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试想医院正在手术,联网的智能医疗设施故障且没有充分预警或无法及时排除,那就极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盲目数字化,于苛求环境稳定性的医院来说,就是在健康组织里乱搅手术刀。

  产生数据的设施就如同有机生命体一样,能完成整体的新陈代谢,才能从事各种生命活动。医院这样的特殊场所尤其如此,其所有纳入麾下的智慧化设备,组成的生态,应该具备预警、告警、修复等健康自循环机能,才能在平稳生存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壮大。

监控易搭建医院底层

健康自循环生态

  要继续激发数字化对医院的赋能使命,撑起医院底层设施健康自循环的一体化智慧运维解决方案必不可少。

  美信时代推出的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监控易,洞察一切设备,满足等保2.0三级要求,可助医院完成数字化历史使命。

  监控易内置自研的Big River四合一超融合数据库,适配表状数据库、时序数据库、KV数据库、内存数据库等主流数据类型,完全实现洞察网络内一切智能终端。医院网络及软硬件设备数据孤岛的最大症结在于数据源采取不同的范式和协议,运维管理环境复杂、难度较大,而医院这种强行政化单位进行决策却非常依赖数字化智慧医院的健康运行。在这样设备丰富、业务线繁杂的应用场景下,实现IT基础设施、机房动环、医疗智能终端、视频及摄像头诊断、医院自助终端等的一体化数据采集监控,完全获悉设备资产的实时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消灭智慧医院网络及软硬件设施数据孤岛,实现一体化智能运维。

  在此基础上,监控易还支持自动发现拓扑网络结构,显示网络中的逻辑连接关系。并且,监控易具有领先的云-边-端一体化架构,支持五层架构,具备本地部署、分布式部署、多层级部署、混合云部署、SaaS模式等多种部署模式,可以实现对其他地区分院的同步监控管理。目前医院的发展呈现出多点化、下沉化的规模性拓展,进行了多院区、多层级子网络建设,对网络及软硬件设备的分布式监控运维需求加强,传统的维护模式很难适应。监控易却可无视跨区域、跨网络的运维难度,轻松实现分布式多层级部署,将网络内所有软硬件设施实时运行状况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给决策中心,做到一屏尽览全网络。同时,监控易为智慧医院运维团队提供了APP,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实现人性化的移动运维。

\

  对于复杂的设备环境,无论是设备繁多还是跨区域部署,监控易都能高效监控洞察。当设备故障发生,监控易还可以精准过滤冗余警报,精准定向告警。通过对设备的自动巡检和故障定向告警,底层生态实现了“健康自循环”,极大提高了运维效率,让纯靠人力、频繁维护的运维成为过去式。

  凭借这些优势,监控易在医院数字化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部某市医院的弱电工程建设中,主要的跨越式升级问题被监控易轻易攻破。该医院近年数字化进程迅猛,新、旧IT基础设施大量存在,统合难度大。监控易为其打造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对接的网络设备约300台,实现了对所有新旧设施的全方位监控。

  在某省级三甲医院的数字化过程中,出现了设备卡顿、告警冗余、人工维护费效比日益增高、权责不明、难于管理设备资产的情况,该院亟需打造数字一体化运维平台。监控易为其打造“智慧医院”端到端一体化监控体系,使全院设备资产进入统一监控范围,并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自动向责任人告警,打破了长期以来该医院对麾下设备资产不明晰、难调配的困局。

  目前,监控易已成功部署在数十个省级、市级三甲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成为它们数字化转型的强有力支撑。不止在医疗领域,监控易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军工、金融、电力、石油石化、交通等多个领域,纳管设备总量超百万台。

  时至今日,各行各业进入数字时代,内核都是相通的:让机器设备解放人力,数字化才不至沦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监控易从微观看来,是在对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洞察;但从宏观看来,就是在统合零散的数据孤岛,打造设备的自循环生态,赋予底层设施直达决策层、对故障进行主动排除的“自愈”能力。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baxuedo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