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成趋势,萨摩耶金服开放共享解决三大痛点

2020-03-19 10:24:00  来源:互联网

摘要:目前,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金融市场的发展主流,特别是以萨摩耶金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业,通过科技赋能与推出整套解决方案的方式,打通场景方、资金方、技术方的真实需求,让市场由博弈到融合,逐渐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金融
      目前,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金融市场的发展主流,特别是以萨摩耶金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业,通过科技赋能与推出整套解决方案的方式,打通场景方、资金方、技术方的真实需求,让市场由博弈到融合,逐渐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

高速发展迎来拐点,深度融合还需直面三大痛点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金融科技从2016年崭露头角,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融资规模已占全球的16.4%,增速远超欧美等地区,经历近4年的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即将达到12万亿元之巨。

但这种高速发展建立在对新技术的变革上,金融和科技的融合虽成趋势但纵深不足,萨摩耶金服在与众多持牌金融机构合作中就发现,虽然大家都认可这种融合的主流趋势,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金融与科技要达到真正的深度融合,还有三大痛点亟需解决。

第一是金融机构的升级改革靠自己还是靠他方。对于头部金融机构特别是各大行来说,虽然他们有实力有资金建立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但相较于一开始就拥有金融和科技两大基因的专业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半路出家”很难再跟上金融科技发展的步伐。而对于那些中小金融机构,首先金融科技基因缺失,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贸然投入技术研发必将增大成本,还会导致整体运营风险的出现。因此找到合适的技术合作方并降低成本,成了无论是头部还是中小金融机构的一大迫切需求。

第二是如何解决技术到应用场景的落地问题。虽然多数技术方都能提供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底层技术,但对于需求方来说,底层技术只是基础,从技术到场景应用,最终连接到用户层面,还需要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市场上需要懂得将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相结合,能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公司。

第三是如何在加深融合的基础上保证安全合规。随着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加深,必然会出现信息科技风险、外包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如何满足监管要求,保障用户利益,在技术驱动的同时,安全合规正成为金融科技融合下的新挑战。

从科技赋能到开放共享,萨摩耶金服全面解决深度融合难题

面对这三大痛点问题,萨摩耶金服首先持续投入对前沿科技进行攻坚,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多个技术领域实现业态和模式的创新,如独创的审件机器人Alpha-S可将自动审件率水平大幅提升,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将深度学习算法与业务场景相结合,全面提升审核精准度。而这些前沿技术被萨摩耶金服以合作分享的方式提供给持牌金融机构,帮助金融机构打通自己的底层技术,解决存在的资金和技术难题。

同时,萨摩耶金服结合合作方的具体需求,推出了一套完整的服务解决方案。在这套解决方案中,客户可以获得设计包装、获客引流、风险初筛、定价建议为一体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务,从而解决获客、建立用户信用体系和风控等难题,降低整体运营成本,达成精细化运营需求,实现前沿技术到应用场景的落地。

对于安全合规问题,萨摩耶金服首先将前沿技术运用到消费者实际需求场景中,真正回归金融科技的本质,用科技赋能持牌金融机构,保障消费者权益。其次萨摩耶金服是首批通过等保三级认证和ISO27001认证的金融科技企业,执行最严信息技术安全标准,并建立了一整套结算及数据完整性技术保障的体系,有效保证各方资金安全。萨摩耶金服在安全合规中严格执行“先解决风险问题,再解决效率问题”的理念,让金融科技既能实现创新需求,也能保障行业安全。

多方合作共享共赢,萨摩耶金服持续发力构建融合生态

依据市场基本原则,萨摩耶金服通过将科技赋能与解决方案相结合的方式,把自己的优势技术分享给需求方,做好自己技术与方案输出者的角色,帮助金融机构建立自己的金融科技能力,并与金融市场各方一起,持续发力构建融合生态,共同做大金融科技这块蛋糕。

据了解,萨摩耶金服目前已与包含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在内的70余家持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累计为持牌金融机构输出多达4500万的用户,萨摩耶金服的共赢模式得了行业的广泛认可。

当金融科技的发展逐渐成熟,生态圈与开放平台才是未来的关键。萨摩耶金服将前沿科技与金融业务相结合,打造共赢开放平台,不断向行业输出系统能力,为产业链提供可落地的业务解决方案,这才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解决之道。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wuqiuyi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