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真话楠说:吴雅楠总结P2P三次雷潮,提出“开关理论”

2018-09-25 17:01:57  来源:互联网

摘要:在当前的P2P平台爆雷潮中,恐慌情绪的蔓延让市场对P2P行业的未来产生动摇。
关键词: P2P
  在当前的P2P平台爆雷潮中,恐慌情绪的蔓延让市场对P2P行业的未来产生动摇。自2007年在国内诞生以来,P2P行业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在宏观层面去杠杆和行业层面密集爆雷的背景下,P2P行业还能迎来下一个10年吗?
 
  在真融宝最新一期的《真话楠说》中,董事长吴雅楠从过去、现在、将来对P2P做了深入显出的分析和探讨。
 
 
  (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
 
  P2P过去的十一年,经历了三次雷潮
 
  P2P最开始起源于英美等国,2007年才正式在我国出现。距离2007年6月,我国的第一家P2P平台成立,已经走过了11年。
 
  在这十一年中,P2P经历了三个阶段,爆发了三次雷潮。
 
  2007年到2011年这一阶段,吴雅楠将它称为起步期。在这个阶段,P2P行业的发展相当缓慢,活跃的平台不足20家。
 
  在2012年到2015年,P2P又经历了第二阶段,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野蛮扩张期。在这个阶段,P2P行业快速增长,风险资本大量加入,真融宝正是在这个时候获得了红杉资本和经纬创投的投资。但这个阶段中监管处于真空状态,风险乱象大面积发生,很多问题平台沦为庞氏骗局。
 
  面对行业风险,从2016年起,P2P进入到了由乱而治的整顿规范期,网贷行业监管细则不断落地,“1+3”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伴随着这三个发展阶段的,是三次雷潮。
 
  第一次暴雷潮发生在2013年。当时,宏观经济下行,信用风险提升,行业乱象丛生,部分平台暴雷行业迎来第一次清理。
 
  2014年到2016年,第二次暴雷潮发生了。这次由于前期股票牛市导致P2P平台流动性抽离,后期监管陆续落地,行业经历了“由乱而治”的过程,平台风险先后暴露,卷款跑路时有发生,网贷平台迎来第二次清理。
 
  接下来则是2017年底至今的第三次暴雷潮。这段时间,金融去杠杆带来流动性退潮,平台偿付压力提升,而且,备案整顿期内,平台的合规成本提升,资金链压力挤掉了高度依赖资金池的平台。这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第三次雷潮成了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
 
  “一开一关”,造成了现在正经历的P2P第三次雷潮
 
  对于整个行业正在经历的第三次雷潮,吴雅楠说出了自己的思考,“互联网追求速度,而金融却是一个需要沉淀的行业,核心是风控,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共同体。之前,很多风险都被阶段性隐藏了,当整个行业捂了十一年的风险突然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打开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行业病的很重——非法集资、自融、金融诈骗、旁氏骗局等等。”
 
  吴雅楠形象地将此比喻为“锅盖”,监管长期缺位,行业近乎“裸奔”,终于将“锅盖底下”掩藏的问题全部爆发。
 
  而造成“锅盖”在此刻打开,源于“一开一关”:当监管趋严,尤其是去年以来统一的“一刀切”式监管,就揭开了“沸水”的锅盖,风险迅速溢出,这是“开”;而宏观经济去杠杆也成了助推剂,原本的网贷风险虽然大,但不断流入的资金起到了“止沸”的作用,当去杠杆关闭了“水龙头”,新的“降温措施”又无法及时跟进,风险自然集中爆发,这是“关”。
 
  这就是吴雅楠的“开关理论”。
 
  在这次雷潮之下,大批不合规、不合法的平台被淘汰出局,截止2017年底,我国累计出现平台数为5970家,但正常运营的仅1931家,退出平台占比高达67.65%。
 
  而根据监管的最新要求,网贷行业将逐步完成机构自查,行业协会的自律检查,监管机构的行政核查。只有圆满完成了以上三个阶段的检查工作,P2P平台才能进行合规备案,这将再次形成行业的分水岭,完不成或者完成不充分的机构,将被迫退出,届时会有更多的平台被淘汰。
 
  未来仍需思考,配合监管稳步前行
 
  经历过三次雷潮的P2P行业,如何顺利度过备案关,迎来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是从业者和投资者最关心的事。
 
  从过去十一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P2P行业有存在的土壤和广泛的受众,虽然监管不够成熟,但出现问题的根本在于平台经营不合规,一个没有假标、不自融、不拆标错配的平台是不存在资金链压力和挤兑风险的。
 
  在这次行业最严厉的合规检查之下,不合规的平台将被全部清理,行业必然会得到净化。
 
  下一个十年,P2P的发展之路可能还会遇到不同的挫折,但保持冷静思考,从过往的平台中总结经验教训,配合一系列监管政策,去伪存真,稳步前行,也是该行业持续发展下去的必经之路,这样网贷行业才能“拨开云雾见月明”。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linyi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