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中兴软创赋能电信运营商实体厅店 注入新零售转型动力

2018-04-25 11:06:39  来源:互联网

摘要:南京2018年4月25日电 -- 新零售已成趋势,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期间,分论坛之一就是围绕新零售展开。
关键词: 中兴软创
  南京2018年4月25日电 -- 新零售已成趋势,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期间,分论坛之一就是围绕新零售展开。在新零售趋势之下,传统商业模式备受挑战,这也明显体现在电信运营商实体厅店中。因通信消费升级而触发的商业变革,令电信运营商既需要对经营体系、组织结构、支撑流程等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又需要抓住核心关键点,以撬动整体变革。
 
  在技术层面,运营商该如何响应?中兴软创给出了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打通全链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运营商内外融通的 ZSmart 新零售解决方案。并将于5月中旬举行的2018年 TMF 电信管理论坛上,现场展示这一解决方案如何支持运营商实体厅店转型升级。
  新零售思路为电信运营商实体厅店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
 
  运营商拥抱新零售,实体厅店变革首当其冲
 
  近年来,三大运营商在新零售方面各自发力。中国电信旗下翼支付支持各类线上线下民生支付应用,并且翼支付超市进驻部分营业厅。中国联通通过混改引入新的合作伙伴,与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联通天猫智慧生活体验店已陆续落地。中国移动也将新体验平台作为一大发力方向,推出融合咖啡文化、舒适环境和业务互动的咪咕咖啡。
 
  可见,重塑业务开展形态,通过经营业态的改变来盘活厅店资产,提升实体厅店经营价值,从而进一步带来主营业务的持续增长,已成为电信运营商的集体选择。
 
  新零售解决方案需要对运营商的业务场景、实现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重新设计,并融入到运营商自身的信息系统变革之中,中兴软创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转型专家,在运营商 BOSS 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阿里巴巴作为全球“新零售”的提出者和先行者,在打通数据链、供应链以及门店数字化改造方面超前领先。双方协同,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更完整、更深入的新零售体系化解决方案。
 
  中兴软创国内 CSO 钟健松认为,新零售时代,未来通信消费需要分层次升级。通过层次化的延伸,引导和推动生活方式的智慧品质升级,同时结合电信运营商自有的金融信用支付,和自有特色品牌的安装配置服务,可以构建出全新的通信消费升级形态。基于这样的演变,运营商将从单纯的通信管道,到信息服务提供商,再延伸至智慧生活方式的引导者。由此对运营商可能会触动一轮新的商业变革。
 
  基于这种判断,中兴软创 ZSmart 新零售解决方案注重体系化,包括厅店数字化改造、线上线下的贯通互动、客户在不限场景下的创新消费、商品全链路管理等,并参考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整体方案、全行业新零售理念和样本案例。
  中兴软创ZSmart新零售解决方案注重体系化
 
  体系化解决方案挖掘运营商实体厅店的价值
 
  ZSmart 新零售解决方案主要分为厅店智能设备及对接、新零售运营支撑和商业链路贯通三大部分,一方面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另一方面对接天猫、淘宝商品、会员体系,构建商品融合销售和多态支付生态圈。同时,厅店通过数字化改造和黑科技引入,体验更加炫酷,不仅吸引人流量,还优化人流结构,全面赋能厅店经营。
 
  这意味着,未来,运营商的线上商城与线下厅店将可以互相导流,当消费者来到实体厅店,不但能够买手机和配件,还有多样化的异业商品供其选择。使用云货架等智能互动设备,消费者浏览商品、下单、支付可以一气呵成。如果犹豫不决,就通过扫码在 APP 上把商品放入购物车,等决定后在线上下单即可。若是来办理业务,智能问答技术能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店内设备上的互动游戏、语音互动等,给用户带来乐趣。在后台,多维度的画像工具让厅店经营者更了解进厅人群及他们的消费动向,从而有针对性地上架符合人群消费习惯的商品。
  中兴软创ZSmart新零售解决方案建立消费者对运营商厅店持续性的需求关系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分论坛“新零售:新概念,还是新趋势?”上,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主席 Hans-Paul Burkner 表示,新零售重视客户的体验,将传统零售商与客户关系由一次性交易关系演变为持续性需求关系。零售商通过收集客户的相关数据,积极主动与客户线上线下互动,给客户带来更好体验。
 
  中兴软创的新零售解决方案正是建立消费者对运营商厅店持续性的需求关系,从线上流量、用户、会员、数据、商品、支付和数字化技术等方面挖掘运营商实体厅店背后的价值,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linyi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