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语音唤醒性能升级,误唤醒率下降60%+

2017-12-27 14:41:16  来源:中原财经网

摘要:设备唤醒的高灵敏,容易触发更多的误唤醒。用户在聊天或者看电视的时候,就常常遇到旁边的智能音箱突然被唤醒,被“插话”,让用户不胜其烦。
关键词: 语音
  设备唤醒的高灵敏,容易触发更多的误唤醒。用户在聊天或者看电视的时候,就常常遇到旁边的智能音箱突然被唤醒,被“插话”,让用户不胜其烦。此前,大部分产品能达到2次/24小时的误唤醒率已经算是不错的水平。而思必驰最新的技术优化后, 500h+实测,每48小时误唤醒仅一次,在维持超高唤醒率的同时,误唤醒率相对降低60%。
 
  AI已成为无人不谈的话题,曾经,“Hey Siri”为我们带来新鲜,成为启动IPhone语音助手的第一步,逐渐地,“Hi Cortana”,“Alexa”,“OK Google”等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些语音命令均为智能设备的“名字”,即预设“唤醒词”,唤醒是人机交互的必要一环。
 
  语音唤醒,开启语音交互的第一步
 
  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往往需要通过手动按钮来开启,但这种方式在需要解放双手和远场环境中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在实际使用中,设备亦不可能一直监听说话内容,此时我们需要一个触发机制,一旦触发,设备就开始分析用户需求,否则设备处于待机状态。
 
  现在唤醒就充当这个触发机制。当用户企图开启带有语音功能的设备时,无需动手,可直接说出“唤醒词”,处于休眠/待机状态下的设备检测到用户的声音指令,会从休眠/待机状态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简言之,语音唤醒即通过预设唤醒词,激活设备的识别引擎,开启语音交互。
 
  语音唤醒的优势:
 
  a) 解放双手,随叫随到。
 
  b) 唤醒触发目标角度增强,语音识别,声纹识别,避免设备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达到省电低功耗的目的。
 
  目前思必驰支持自定义唤醒词,用户可以根据产品的个性化需求选择合适的词。唤醒词的选择标准:
 
  a) 最好3~5个字
 
  b) 相邻音节之间的差异尽量大些,避免用叠字;
 
  c) 避免选择多音字,地区发音差异大的字;
 
  d) 选择开口大,响度大,发音较清晰的字;
 
  e) 选用非常用词,减少误唤醒的可能。
 
  误唤醒却带来了麻烦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具备语音功能的智能硬件产品,智能后视镜、智能音箱、机器人、智能电视等等,这些产品不约而同地追求超高唤醒率,而设备唤醒的高灵敏,容易触发更多的误唤醒。用户在聊天或者看电视的时候,就常常遇到旁边的智能音箱突然被唤醒,被“插话”,让用户不胜其烦。
  例如,用户口中的“小明”意图为产品指代,并非唤醒指令,但设备却被“误唤醒”。在语音交互过程中,误唤醒是指设备听到与唤醒词相近的音而被误触发的情况,这会导致处于工作状态的设备会将“听”到的内容在本地或云端保存下来,引起用户对隐私安全问题的担忧,给用户生活带来了麻烦。
 
  如何让智能设备准确判断用户的使用状态,捕捉用户意图,降低误唤醒率,是提升产品体验的重要一环!
 
  思必驰语音技术升级,误唤醒率降低60+%
 
  针对令人头疼的误唤醒情况,思必驰近期升级了超低误唤醒技术。基于云端的唤醒词验证办法,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用户使用状态分布,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分析当前声学环境,挖掘用户意图,从而动态调节唤醒的状态。特别是结合环形麦克风阵列,可以更有效捕捉用户空间声学环境,更加有效地降低误唤醒。
 
  此前,大部分产品能达到2次/24小时的误唤醒率已经算是不错的水平。而思必驰最新的技术优化后,在普通干扰环境(背景聊天,电视播放等)下的500h+实测,每48小时误唤醒仅一次。在维持思必驰超高唤醒率的同时,误唤醒率相对降低60%,产品体验大大提升。阿里天猫精灵的最新版本的唤醒性能已显着提升,欢迎大家实测!
 
  双面功能更机智
  在上图中,思必驰语音系统可以根据先验知识,追踪用户的使用状态,准确判断用户是否在真正唤醒设备,抑制误唤醒。
  同时,当用户说话声较小,背景噪声环境、交互距离等因素造成收音效果不佳时,系统会追踪用户的说话意图,判断用户是否在尝试进行语音交互,并做出反馈。
 
  它和思必驰麦克风阵列方案更配哦!
 
  思必驰线性4麦阵列、环形6麦阵列都有着十分优秀的前端信号处理能力,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并进行语音增强,准确计算说话人的角度和距离,实现对目标说话人的跟踪和语音定向拾取,支持5米远场交互和180°/360°全角度拾音。思必驰超低误唤醒率技术结合麦克风阵列,可以更有效捕捉用户空间声学环境,追踪用户意图,更有效减少误唤醒。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