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儿童近视竟是蓝光所为?专家教你防蓝光正确姿势

2017-05-27 09:57:00  来源:中国网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手机、电脑、iPad日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每天长时间地注视电子产品,眼睛干涩、流泪刺痛甚至是视力下降也随之而来
关键词: 蓝光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手机、电脑、iPad日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每天长时间地注视电子产品,眼睛干涩、流泪刺痛甚至是视力下降也随之而来,这一切都是蓝光造成的。其中,居高不下的儿童近视率更是成为了每一位家长的心病,恰逢儿童节和全国爱眼日的来临,逐步攀升的儿童近视人数仿佛在向人们疾呼:预防蓝光,从娃娃抓起!
 
  近视率逐年飙升,蓝光危害不容小觑
 
  先说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自从国家设立首个爱眼日以来,我们身边戴眼镜对的人就越来越多。数据显示,我国近视人数接近4.5亿,其中中小学阶段近视率达46%,初中阶段的近视率高达75%,这还只是2014年的统计结果。试想一下,老师站在讲台上望下去,班级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带着眼镜,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网络上曾报道,造成这一切的元凶很可能是蓝光,也就是波长在400nm—500nm的蓝紫色可见光,其大量存在于手机、电脑、电视、iPad、LED灯等各种液晶显示器。为了深入探究蓝光与视力健康的关系,我们为此专门采访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生翟长斌。
 
  翟医生介绍,作为自然光的三基色之一,蓝光是波长最短、频率最高的高能量光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LED技术中,来提升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品质。LED虽然具有节能省电的优点,但其产生的高能蓝光可以穿透角膜和晶状体,直达眼底黄斑区,对眼球末端的黄斑区造成伤害。在这样的光照下,视网膜色素上皮毒性大大增加。他还强调,高能蓝光的损害作用是一个连锁反应,先引起光敏感细胞死亡,再引起视网膜黄斑变性,继而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而这种伤害往往不可逆转。
 
  不难发现,蓝光伤害普遍存在在生活之中,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是无形之中,不疼不痒,不知不觉地对我们的视力造成伤害。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和未成年人,恰恰成为了受蓝光危害最大的群体。翟医生介绍,蓝光对眼睛的危害程度因年龄而异,6-19岁为80%~90%,20-39岁为60%~70%,40-60岁约50%。可见,保护视力应该从孩子抓起。
 
  电子时代已然来临,内容or健康如何选择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全民从电子设备获取信息的时代。纸媒的没落,新兴媒体的兴起,上班路上刷微博,大量电子化办公,下班看看新闻联播和电视剧,睡前翻翻朋友圈,已然成为大部分成年人的生活习惯。同样的,电子产品在孩子的生活中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经常会听到小孩子向家长哭闹“我要玩iPad”、“我要看动画片”,于是近视率低龄化逐渐凸显。
 
  现实的状况和数据无疑也在给家长们敲响警钟,孩子正处于对周围环境探索的阶段,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电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自然成为他们获取新鲜事物的一手渠道。但如果家长任由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忽视蓝光带来的危害,“近视”将成为这一代孩子所付出的“时代价值”。对此,翟医生表示家长需要严格把控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同时应该借助于防蓝光产品对其进行防护。
 
  预防蓝光势在必行,期待权威产品为视力保驾护航
 
  为了让孩子能够在获取优质内容和保护视力健康方面做到平衡,除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使用电子产品习惯,许多家长更是急需具备保护视力功能的电子设备。抓住这个商机,许多商家开始打着保护视力,预防蓝光的幌子销售产品。翟医生就此向广大家长提出忠告:“目前市场上出现号称可以保护视网膜的手机贴膜,防蓝光软件等,它们宣称可使眼睛轻松,看东西清楚,请大家勿要盲目相信。如果真有效果,必须要拿出权威机构科学实验的结论。”
 
  防蓝光势在必行,如何解决蓝光伤眼问题是未来电子科技发展一个必须突破的难关。希望市面上能尽快出现有关权威机构认证的防蓝光产品,尤其是那些儿童经常可以接触到的电子设备,比如电视、电脑、手机等。健康的使用习惯,加上权威的产品保驾护航,让儿童们都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享受数字世界。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