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荣耀8进入EMUI5.0时代,不止畅快体验

2016-12-16 17:25:44  来源:互联网

摘要:对于手机系统,更快、更美、更智能成为用户最为关心的话题。在华为Mate9发布会上,EMUI5 0走入公众视野。EMUI5 0在设计、性能、安全、智慧服务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关键词: 荣耀
  对于手机系统,更快、更美、更智能成为用户最为关心的话题。在华为Mate9发布会上,EMUI5.0走入公众视野。EMUI5.0在设计、性能、安全、智慧服务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在内测阶段就收获无数好评,这令华为与荣耀用户纷纷翘首以盼。12月16日,EMUI5.0面向公众正式开放,荣耀8成首批适配机型,用户可自行升级,享受手机系统与强劲性能带来的畅快感受。
\
  一步轻松升级EMUI5.0 畅快系统抢先体验
 
  手机应用菜单找到“会员服务”,点击进去之后在“服务”项里找到“升级申请”,广大荣耀8用户便能抢先体验到基于Android7.0系统深度优化而来的全新EMUI5.0了。
\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本次EMUI5.0的升级不只是对界面、交互的优化,而是一次全面的深度升级。升级EMUI5.0之后,原本就已经拥有流畅系统体验,美得与众不同的荣耀8将会变得更快、更美、更安全、更智能。
 
  一、全新的视觉设计与交互体验--纯净、律动、简洁
 
  EMUI5.0是国内首个基于Android7.0的深度定制的系统,对界面、交互进行了重新设计,拥有纯净、律动、简洁三大亮点。
\
  其全新的视觉设计灵感来源于爱琴海的蓝白风格,纯净的蓝白色贯穿于整个系统之中,还有多款原创的主题供你随心挑选自由搭配;律动的动效设计源自自然界的生命、波浪和光影等,在充电、拍照、录音和播放音乐等场景你都可以看到,灵动的效果能让你体会到无比的欢愉与放松;交互设计上,EMUI5.0追求快捷易用,90%的核心操作,三步就可以实现,如左滑短信快速删除、长按通知快速屏蔽、抽屉模式快速定位应用等,同时增加了非锁屏状态来电切换后台的功能,可以避免陷入不想接电话只能干等的窘境,真真实实地感受你的需求,让你使用起来更轻松,更省心。
 
  二、前所未有的畅快体验--智能感知、精细化资源调度、安卓组件优化
 
  EMUI 5.0可以通过智能感知学习系统,结合精细化资源调度方案,配以优秀的安卓系统组件优化技术,不仅能让新机的使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畅快,还能让手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持续流畅。而荣耀8配备16纳米的麒麟950芯片和4GB四通道内存超强组合,以及内置的i5智能协处理器,对手机内的传感器进行精准高效的管理。搭配EMUI 5.0可以使手机彻底告别卡顿,可以连续使用18个月依旧流畅如初。
\
  在安卓系统底层运用数据库引擎与图形渲染优化技术的基础上,其智慧智能感知系统,能主动学习并预测你的操作行为,适时将CPU、GPU和IO等资源分配给常用应用,在任何时候相机、微信、淘宝等这些常用应用都能极速开启,让你告别卡顿;同时基于应用优先级匹配资源使用需求,将资源精细化分配给优先级高的应用,并将这些应用驻留到内存极速启动,始终给你最佳的使用体验。
 
  另外,EMUI 5.0搭配智电 5.0,可以使手机前台功耗表现最优,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后台功耗。两大技术相辅相成,使得智电5.0比智电4.0省电7%,平均延长 2-3 小时使用时间。手机使用重度用户可以放心使用,出门再也不怕没电。
 
  三、全方位的安全保障--防欺诈、支付安全、隐私安全、应用安全
 
  EMUI 5.0拥有基于全球第一颗集成到 SoC 的金融级安全芯片,全方位提供安全保障。从源头上防欺诈,提供支付安全、隐私安全、应用安全,以后可以使用荣耀8安全的买买买,手机安全不再是问题。
\
  四、更懂你的智慧服务--负一屏、个人助理、通信服务
 
  搭载了EMUI 5.0的荣耀8,更智能、更贴心、更懂你。负一屏集合了智能推荐、情景智能卡片、全局搜索、扫一扫于一屏,在这里,不用打开各类繁琐的手机应用就能直接获得相应的服务和内容,也可以搜索到你需要的信息。其次,本地相册可同步至云端,云帐号登录后,可以从任意终端访问云相册中存储的内容。照片可以自动按人物、风景、美食、文档等标签分类呈现,帮你整理美好回忆。
\
  荣耀8强劲的性能与超高的颜值已经有目共睹,今天,美得与众不同的荣耀8已经正式进入EMUI5.0时代,除移动定制版和吴亦凡定制版将在2017年1月底迎来EMUI5.0之外,其它版本荣耀8用户均可在今天选择升级申请,让自己的荣耀8搭载上全新的EMUI5.0系统。荣耀8搭配EMUI5.0之后,荣耀8更将如虎添翼,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系统体验,心动的小伙伴赶快申请升级,开启不一样的手机之旅吧!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