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乐视移动牵手山西联通 共创生态合作新模式

2016-06-24 14:27:20  来源:思齐文化

摘要:2016年,山西联通将销售至少35万部乐视手机、5万台乐视超级电视等。同时,双方将在会员、生态、线下渠道等多方面强强联手,共同探索生态合作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与价值体验。
关键词: 乐视移动
  6月24日,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视移动”)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以下简称“山西联通”)、达沃(北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在山西太原举办“共享生态、与沃共赢”发布会,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2016年,山西联通将销售至少35万部乐视手机、5万台乐视超级电视等。同时,双方将在会员、生态、线下渠道等多方面强强联手,共同探索生态合作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与价值体验。
 
  运营商全生态战略合作落地山西
 
  在经历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之后,手机行业开始重新向运营商等实体渠道回归平衡。在乐视的带领下,不少曾经只注重线上的手机厂商,纷纷转向线下,与运营商展开合作。
 
  作为生态经济的首创者,早在今年年初,乐视移动与中国联通的新型全生态战略合作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次,乐视移动与山西联通在多个方面达成合作协议,以各自的资源、专业技术、运营经验为基础,在终端战略、视频战略、客户战略等方面,共同开拓市场,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服务模式。
 
  其中,包括销售不少于35万部乐视手机、5万台乐视超级电视,同时,2016年三方共同实现渠道拓展300家。
 
  基于山西联通宽带业务、IPTV业务以及提供的内容服务,乐视移动提供的乐视超级电视、乐视会员服务等资源,强强联手,占领家庭客厅,为用户的视频服务提供“电视+网络+内容+服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此外,乐视移动与山西联通还将共同开发特权流量包合作业务,配置“乐视会员+乐视视频定向流量”等新产品模式。
 
  blob.png
 
  事实上,在去年正式成立后,乐视移动就已经与中国联通全面牵手。
 
  去年11月,在中国联通终端众筹2.0项目中,乐视获得刚性包销130万台的优异成绩,最终超额实现了180万的销量。
 
  今年3月底,中国联通集团组织各省分公司进行终端众筹3.0项目。在总站重庆,乐视手机以301万台总量,问鼎单品众筹冠军。其中,乐视第二代超级手机在还未发布的情况下“盲筹”,就获得了各省市运营商的热烈追捧,并获得大量追加订单。
 
  全生态合作探索盈利新模式
 
  在“互联网+”战略及跨界合作业务模式的大背景下,专业化分工逐渐被产业链垂直整合所代替。整合后的生态模式可以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更好的用户体验,更精准的用户价值,各环节协同共鸣,通过整体聚变效应,实现业务模式、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乐视与联通的生态牵手,将在为用户提供极致服务和价值的同时,更广泛的探索盈利新模式。
 
  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移动公司总裁、乐视运营商事业部总裁冯幸表示,自去年乐视移动推出第一款超级手机开始,在广大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支持下,仅用一年时间,销量就已经突破1000万部,创造新晋手机破千万销量最快纪录。冯幸说到,乐视手机不只是硬件,是承载内容和服务的平台。硬件的销售只是服务的开始,乐视移动将与运营商一起聚焦用户、发展用户、服务用户、长期经营用户,打造“内容+流量”合作新模式。
 
  blob.png
 
  山西联通总经理柳尧杰在致辞中表示,与乐视移动的合作,旨在通过业务与终端的进一步紧密结合,推进产业链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生态共赢。据柳尧杰总经理介绍,在中国联通终端众筹2.0项目中,累计销售乐视手机突破10万台,完成比例全国第一。同时,乐视手机凭借过硬品质和丰富应用,赢得了山西消费者的热烈欢迎,相信乐视移动将助力山西联通移动业务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blob.png
 
  乐视生态是开放的闭环生态,在产业合作中以共赢为诉求,期待与伙伴优势互补。在乐视移动与以中国联通为代表的运营商的创新合作中,将以终端为纽带、以用户为导向,从内容与流量的经营出发,共同深耕消费用户市场,共享生态及“互联网+”的时代红利,共同探索生态合作盈利新模式。
 
  blob.png
 
  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移动公司总裁冯幸与山西联通总经理柳尧杰在乐视展区参观交流
 
  blob.png
 
  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移动公司总裁冯幸参观山西联通旗舰营业厅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