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华意压缩发布未来规划 长虹绘制大白电增长曲线

2016-06-16 16:52:19  来源:互联网

摘要:在6月15日举办的华意压缩上市20周年活动上,四川长虹电器股份公司总经理兼华意压缩董事长刘体斌宣布,到 2020 年,华意压缩要达成“1314的目标”。
关键词: 长虹
  “华彩2020 ,意定1314”。
 
  在6月15日举办的华意压缩上市20周年活动上,四川长虹电器股份公司总经理兼华意压缩董事长刘体斌宣布,到 2020 年,华意压缩要达成“1314的目标”。其中,第一个数字“1”是指“双百亿”,即股票市值破“1 百亿”,销售收入破“1 百亿”。在家用冰箱压缩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基础上,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做优做强做大华意压缩。
 
  无独有偶,十余天前长虹旗下白电“主力军”美菱率先发布了“智汇家”生态圈计划,2020年剑指200亿,再造一个新美菱。以华意压缩作为长虹白电系冰箱核心零部件的重要支撑,以美菱为白电终端产品“龙头”,长虹白电系系统协同,共同绘制新的增长曲线。
\
  (华意压缩全自动生产线)
 
  华意未来:从“第一大”到“第一强”
 
  从1996年6月上市至今,华意压缩向投资者提交了一份亮丽答卷:连续14年保持国内冰箱压缩机行业市场份额第一;连续三年产销量全球冰箱压缩机行业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20%;连续十年出口国内行业第一,欧洲市场占有率超35%。而更加让投资者兴奋的是,华意压缩上市20年来,公司市值增长超过9倍,净资产增长了近7倍。华意上市以来的20年,也是华意投资者不断得到回报的20年。
 
  然而,华意压缩并未因眼前取得的成绩而“满足”,面向未来,又有了新的目标,即从“第一大”做到“第一强”,到 2020 年,华意压缩要达成“1314”的目标。第一个数字“1”是指“双百亿”,即股票市值破“1 百亿”,销售收入破“1 百亿”;第二个数字“3”是指双“3”,即实现净利润“超 3 亿”,实现向智能化、服务、全球化的3个转型;第三个数字“1”是指双第一,即坐稳“第一大”,做实“第一强”,第四个数字“4”是指“双 4”,即围绕压缩机主业持续强化“高能效、变频、小型化和商用机”的四大技术能力,初步完成新业务的布局。
 
  2016年,注定又将是华意压缩的一个新起点,华意人又将开始新的征程。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遭遇新常态等诸多不利形势下,华意将从产品主义、工匠精神、推进智能制造、提升国际化能力、拓展第二主业、把股东价值提升放在第一位等多个方面“追逐梦想,华意再出发”。
 
  巧合的是,“1314”的另一个注解是“一生一世”,映衬了华意人追过梦想的豪情壮志与坚定。而今,在景德镇华意工厂的办公大楼前,一块写着“华彩 2020,意定 1314”的巨大标语牌已经矗立,时时激励着每一位华意人。
 
  产业协同:绘制长虹白电增长新曲线
 
  全球每4台家用冰箱,就有1台冰箱的压缩机来自华意系。在行业观察家看来,华意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一张闪亮“名片”,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备全球市场主导权的中国家电企业,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参与全球竞争的标杆性企业。
 
  但对长虹及长虹白电系的智能转型推进来说,做强做优华意,不仅仅是华意人的梦想,也承载着长虹大白电系全面崛起的梦想。以华意和美菱为代表,长虹已经构建起冰箱“核心零部件+整机”的垂直产业链一体化格局,形成了冰箱垂直产业链及整合优势,这在我国冰箱行业绝无仅有。目前,长虹、华意、美菱在智能研发上已经全面协同,从而增强和加速了冰箱产品迭代更新能力。近年来,美菱凭借在智能、变频、节能冰箱上的突破,成功跃居冰箱行列前列。而与美菱技术创新同步,华意在家用冰箱压缩机的高能效、变频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也得到持续增强。
 
  对长虹来说,做强做优华意,可以有力支撑长虹大白电产业布局及长虹白电系面向物联网的智能化转型。与此同时,通过发展华意的第二主业,使华意在收入和利润上形成增长“双引擎”。目前,长虹智能转型战略全面推进,智能终端产品接近5000万台,随着长虹智能终端产品及诸多垂直业务接入UP物联运营支撑平台,以及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加入,长虹正在致力于物联产业生态的打造。而长虹白电系以美菱为核心,也推出了面向物联网的美菱“智汇家”生态圈计划,以冰箱、空调等智能终端为入口,未来着重打造食物、空气、水三大健康管理生态圈,构建智能购、快乐厨房、空气管理、能源管理、健康饮水、洗护管理六大应用模式,白电产品也将全面融入智慧家庭。
 
  可以说,华意将是美菱未来良性发展的核心基础支撑,以系统协同、跨平台整合,绘制长虹白电系的增长新曲线。不仅使华意将更具投资价值,长虹、美菱投资价值也将得到同步提升。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