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华为、长虹、三星等企业领衔布局物联网

2016-04-25 09:35:23  来源:互联网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快速发展。这期间城镇发展由政府作为推进主体,工业化大发展同时,以土地为主进行资源调配。
关键词: 华为 长虹 三星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快速发展。这期间城镇发展由政府作为推进主体,工业化大发展同时,以土地为主进行资源调配。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城市病多发、管理和服务与生产生活的质量不匹配等。
 
  在经济发展向新常态转变同时,产业结构也在朝向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的结构所转变。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如今的物联网,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瞄准这块巨大的蛋糕。苹果、联想、华为、长虹、三星等巨头先后涌入市场,积极布局物联网。
 
  设备互联,突破物联网产业瓶颈
 
  在过去几年中,Gartner对物联网的预测从“超过10年时间”缩短到“5至10年之内”,这意味着物联网将迅速从最初的概念导入发展至商业模式的实质性落地。
 
  4月11日,华为发布了2016年全球链接指数(GCI)报告,中关村物联网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表示,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整体呈现高度碎片化状态,商业模式和产业路径还较为模糊,整体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指出,物联网产业涉及的行业众多,导致产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3月30日,长虹在中国科技城绵阳重磅推出全球首个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P平台)。据长虹首席技术官阳丹介绍,UP平台将作为长虹进军物联网,大力发展智能服务等新兴业务的基础平台。
 
  阳丹认为,物联网与互联网在本质上存在差异,物联网是基于“物”的互联网,源于互联网且高于互联网。人们通过物联网感知外界,还要通过物联网实现对设备的各种反向控制。
 
  据了解,在全新技术构架IPP支撑下,UP平台已经实现了设备、人、内容之间的广泛链接。通过云端和终端的代理,标准及生态兼容可以实现多品牌、多设备之间的“互通互联”。
 
  今年3月在中国一个论坛会议上,美国高通公司的副总裁Derek Aberi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消费者只要购买了任何一个厂家的智能设备,都应该可以和家里的其他智能设备(可以是不同品牌)实现互联,用户设备无缝连接是物联网发展基础。
 
  合作共赢,积极布局物联网
 
  从目前国际趋势来看,物联网、机器人、智能硬件、智能穿戴设备、工业制造、VR等已经成为潮流新宠。基于硬件产品背后的更多潜在服务正在被不断挖掘,并衍生为新的商业模式,大数据则是支撑的关键。
 
  今年两会上,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被纳入到“十三五”规划纲要当中,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
 
  在业界普遍看来,非公开数据比公开数据更具挖掘和应用价值,公开信息很难受到政策的深度支持,因此非公开数据领域一直是企业竞争的红海。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启幕,共享思维开始革新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思想,“非公开”开始向“公开”转变。
 
  据长虹首席数据官刘东介绍,在UP平台上,所有合作伙伴可实现资源共享,并面向受众需求推出智能服务。目前长虹拥有智能产品5000万台,超过100PB的设备数据可作为“公开”资源服务于所有合作伙伴,平台将提供数据分析、业务洞见等相关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处长姚珺认为,智能硬件将极大程度延伸制造业的价值链,以智能产品为入口,以互联网为平台,将制造业延伸、拓展的高价值服务提供至广阔的空间。“发展智能化标准,形成新技术体系,是我们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 姚珺表示。
 
  据物联网业内人士透露,为了在物联网占据重要地位,三星也在针对该领域开发一款新的操作系统。为了促进普及,三星很可能会采用开源系统的方式,促进更多物联网设备的互通。
 
  布局物联网,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共识”。在华为、长虹、三星等企业的带动下,还有很多企业正在快速跟进中。如国内智能家居品牌ORVIBO欧瑞博发布的硬件智能化解决方案ORVIBO inside,可将传统开关、插座、照明等厂商硬件设计到云服务的解决方案等。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