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得数据者得天下 共享经济促长虹和友商双赢

2016-04-14 10:24:44  来源:互联网

摘要:“目前,长虹拥有智能产品5000万台,设备数据达到100PB,5000万用户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超过80PB,用户标签1572个,活跃用户超过1200万……”
关键词: 长虹
  “目前,长虹拥有智能产品5000万台,设备数据达到100PB,5000万用户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超过80PB,用户标签1572个,活跃用户超过1200万……”在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P平台)发布会上,长虹首席数据官刘东这样介绍。随后,刘东又提高了声音补充一句,“对于UP平台上的合作伙伴,这些资源将是开放、共享的。”
 
  将苦心经营数十载的核心资源与合作伙伴所共享,长虹唱的哪出戏?
 
  以资源共享为主导的UP平台
 
  人类正在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命脉,大规模、多维度的数据流动和分享,促成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出行共享的Uber、滴滴,以及空间共享的Airbnb,小猪短租,以及互联网流行的金融共享、二手交易、服务众包、教育共享等模式可以看出,资源共享正在成为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闲置资源和长尾需求在数据的催动下正在蹦发出巨大的力量,甚至创造出各种始料未及的商业模式。
 
  在这个人人手中至少一部智能手机,家家至少一台智能家电的时代中,也许有人不会意识到,作为传感器接口的智能产品,正在将人们的行为数据传输到后台软件。云网端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归类、整理后,推出了更为个性化的生活解决和应用方案。
 
  长虹的UP平台,就是这样一个生态体系。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长虹的UP平台。UP平台是一个数据运营和分析的生态体系,和Android、iOS等操作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处,UP平台是围绕着用户生活和基于智能硬件研发、制造的数据分析中心。在用户中心、支付中心等21个能力中心的协同支持下,UP平台可以根据用户行为数据来判断推出对应的应用服务,并通过数据分析预判某项业务该如何改进、强化。
 
  举例来说,UP平台下运营的O2O生鲜配送业务--购食汇,可以通过居民订购生鲜产品来判断哪些蔬菜更受欢迎,从而向农产品产地传递参考依据,告诉产地方哪个季节适合种植什么,某个地区哪些蔬菜比较受欢迎等。在前端的用户并不清楚这些“复杂”的过程,只需要按需订购即可,大量新鲜会在第一时间内准确送达。
 
  目前,长虹已经开展起一系列基于用户生活的O2O业务,并成功将自身业务领域延伸至地产、医疗、学校、社区、商超等不同行业。依托于UP平台的资源共享则是长虹顺利实现业务延伸的关键。在开展智能服务同时,很多长虹不擅长的业务领域和对应服务,得到了如地产、医疗等不同行业合作伙伴的协助,才顺利落地。
 
  物联网时代,任何企业也无法一家独大,BAT、华为、长虹均是如此。资源共享下的共享经济可以整合不同行业优势资源,打造最佳解决方案。跨界不等于越界,长虹可以推出智能硬件,可以构建数据运营平台,但如果“改行”去生产口香糖或者鞋垫,想必股民也不干。
 
  发展新兴业务,把鸡蛋装进不同的篮子
 
  股市中有这样一个潜规则,全部资金买入一只股票,就相当于把所有鸡蛋装进了一个篮子。从经济学概率角度看,这样的做法存在很大风险。企业发展更是如此,近几年来饱受经济环境所制约,家电行业硬件“红利期”已经成为过去,向新兴产业求创收增量已成共识,海尔、长虹、美的等主力家电品牌商都开始布局各自的新兴产业。
 
  长虹首席技术官阳丹表示,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短期内还很难像核心产业一样实现规模创收。长虹之所以敢于在移动通讯和传感、智能服务、供应链服务、金融产业、能源和环保五大新兴产业布局,一方面要依仗于多年来信息电子技术在业内持续领先所建立的自信,另一方面就是提前规避智能硬件将来遭遇利润瓶颈的可能性。
 
  “布局多个新兴产业,的确存在一定的未知风险,任何企业都是如此。物联网时代下,传统模式已经处处受阻,共享经济倒逼着长虹转型,从目前已经开展O2O业务来看,智能服务等新兴业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点点帮已经覆盖了全国30座城市,签约社区1800家,服务用户超过100万,合作伙伴20家。妥妥医同全国1500家医院达成合作,提供健康设备20余种。”阳丹说。
 
  在产业观察人士看来,微信、支付宝、百度钱包的崛起已经验证了数据的力量,苹果和小米也是数据价值的受益者。家电产业未来比拼的绝不是硬件利润,而是数据规模和价值释放。构建UP平台,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开拓新商业模式,发展智能服务等新兴产业的长虹,其成就在明天。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