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imo班聊乔月猛:企业级服务市场不是万亿级市场,而是十万亿市场

2016-01-13 16:18:47  来源:雷锋网

摘要:好久没有见IMO班聊的创始人乔月猛了,就是在刚刚结束的崔牛会年会上,由于去的创始人众多,我们都没有碰到面,他只是默默地来现场参加完整个活动就匆匆返回了上海。
关键词: imo班聊
imo班聊乔月猛:企业级服务市场不是万亿级市场,而是十万亿市场
  好久没有见IMO班聊的创始人乔月猛了,就是在刚刚结束的崔牛会年会上,由于去的创始人众多,我们都没有碰到面,他只是默默地来现场参加完整个活动就匆匆返回了上海。昨天,我来到上海特意打电话准备拜访下,但在这一通电话上,月猛给我抛出了很多观点,这些观点让我对企业级市场有了重新的认识。
 
  imo班聊乔月猛:企业级服务市场不是万亿级市场,而是十万亿市场
 
  企业级市场不等于企业XaaS服务
 
  先抛开IaaS(几大云占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和PaaS(国内做的好的凤毛麟角),IaaS是从底层做起,各家都盯着两个字——生态;PaaS在国内的状态是投入大而收益小。因此,很多创业者都把目光聚集在企业应用的SaaS领域,或者说移动时代的新SaaS领域,由于SaaS市场火热从而导致了大家把企业级市场和SaaS,甚至XaaS划等号的结果,但细想起来并不是。
 
  SaaS理想的状态是为用户提供通用的产品,边界成本为零或者无限接近于零,但是从目前国内众多SaaS的交付状态来说,销售和成本居高不下是个不争的事实,打破这些至少还需要一段路去走。
 
  如果从崔牛会里现在接近400家企业级服务的厂商来讲,正在逐步出现各种方式的连接器,或用支付、或用视频、或用表单……他们正在给企业级市场重新赋予想象力,而非只是切在企业的管理之中。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各种管理系统正在被“免费化”,虽然这个话题我们已经探讨过N次,但总有人会跳出来以免费的方式去给企业提供服务,比如报销领域创业者走的是免费路线,这条路真的走不通吗?我们再看几年,成败尽显。所以,切在管理端的软件费用并不多的情况下,靠续费盈利或许是个伪命题。(砖可能要过来了!)
 
  imo班聊乔月猛:企业级服务市场不是万亿级市场,而是十万亿市场
 
  软件和服务只是企业线下运营服务的千分之一
 
  在今年4月12日我和IMO班聊的创始人在他办公室里聊到了这个话题,他就说到IMO班聊未来想做什么。当时在白板上清晰地画了软件和服务以及企业线下运营服务的图谱。如果展开想象,这的确是一个可以媲美整个个人消费市场。以百人企业为例,一年购买SaaS服务每人300元的话全公司也不过3万元,但这家企业全年所有开销要有3000万元之多,其中购买SaaS服务只占0.1%。他觉得IMO班聊的接下来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去把那99.9%的钱花出效率和价值而不是纠结于如何挣那0.1%的钱。
 
  如果把企业市场一切为二来看:
 
  一块是办公和企业内部管理
 
  网站、邮箱、IM、会议、网盘、审批、考勤、移动化CRM、任务协同、OA、各类行业应用 ......
 
  另外一块是服务
 
  行政采购、差旅、打车租车、商务宴请、商务活动、企业培训、办公用品 ......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携程酒店、机票70%是来自于企业采购、嘀嘀打车收入60%是来自企业或者被报销掉了、饿了么,外卖超人75%是用于办公订餐等等等等。这或许是未来,整合员工的入口,切企业的运营费用,而非单纯的软件付费。
 
  问题来了,怎么玩?
 
  这个市场是被很多人看到的市场,唯一不同的是大家的理解不尽相同,大家到达的路径不同。月猛在电话上提到了一个词:线下。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效益的企业场景下的线下服务。改变和优化企业本来就有的线下服务,来从中获得收益,如此一来软件是否收费将变得不再重要。
 
  其实想到这一点需要的也是两个字:流量。因为无平台,不流量。如果没有流量这件事将变得渺茫起来,也只有打造成入口级产品才有可能。入口产品必须有用户习惯、使用时间、高频次和高粘性来判断。从目前看到的市场上看,微信企业号和钉钉正在打造企业级入口,月猛的IMO班聊无疑要直面,他做好准备了吗?
 
  从腾讯和阿里消费级成功的路径来看,一个是从人连接到了支付,一个是从商品连接到了支付。而月猛的IMO班聊则是想通过连接企业里的人和人、人和事、人和服务,来连接线上和线下,切入企业的线下运营费用,从而到达支付。
 
  在挂断电话之后,他从微信上传给我这样一张图,在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将要干点啥!
 
  imo班聊乔月猛:企业级服务市场不是万亿级市场,而是十万亿市场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