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微信公开课张小龙主推朋友券究竟是什么鬼?

2016-01-11 16:03:15  来源:互联网

摘要:今天最重磅的新闻,莫过于在广州召开的“微信力量--微信公开课PRO版主论坛上”,微信之父张小龙首次做了主题演讲,讲述了他对微信产品逻辑的思考和态度。
关键词: 微信公开课
  今天最重磅的新闻,莫过于在广州召开的“微信力量--微信公开课PRO版主论坛上”,微信之父张小龙首次做了主题演讲,讲述了他对微信产品逻辑的思考和态度。在演讲过程中,张小龙唯一做了广告推荐微信功能--即“朋友券”。
\
  朋友券真面貌
 
  文字版“朋友券”内容
 
  “可能有极少数的用户已经在微信里面用到了我们现在一种新的优惠券,这种优惠券来自于一个小故事,有一个朋友去丽江玩,他住了一个客栈,然后客栈的老板就跟他说,如果你介绍一个朋友再来住这个客栈,你的朋友会获得一个优惠,并且你自己也会获得一个小红包,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基于社交关系来做的一个传递的工作,它特别生动,特别有说服力。
 
  这个故事让我们很有启发,我们会尝试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的优惠券,我们看之前很多做优惠券的都很难做出来,当一个优惠券本身太容易获得就没有价值了,因为你随时可以拿到。但是对微信来说,这个优惠券是一种基于朋友背书的优惠券,也就是说只有你的朋友去那里消费才能拿到那个券,他分享出来,你可以使用,这和刚才那个故事是完全对应的。我们把这样一个新的系统上线以后,发现核销率迅速就上去了,而商家也很高兴,因为这个真正帮他带来了新的用户。朋友也很高兴,因为他的优惠券没有被浪费掉,这是一个对几方都共赢的一个事情。
 
  这里的重点其实是,它也是一个商业化的产品,但是它在对用户非常有价值的基础上来做,不是作为一个广告塞到这里的,是你的好友获得一个券分享给你的,这是很不一样的。”
 
  “朋友券”隐藏在无形之中的商业化?
 
  微信商业化是大众所期待的,张小龙希望微信成功地商业化,但不是骚扰用户或通过流量变现型。微信里看不到启动页广告或者是 banner 广告条,他认为这是比较低级的商业化方式。
 
  去年推出的卡券事实上是微信商业化比较好的例子,而今年心推出的卡券系统是
 
  让好友背书,通过好友关系共享出来。这个新系统上线后,有了社交背书,商户品牌曝光,卡券使用率上升,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朋友券”的应用
 
  视频<http://v.qq.com/page/z/g/4/z0175dmwqg4.html>
 
  这是北京电视台在“朋友券”推出来的第一时间,基于第一家使用“朋友券”的鲜老虎特约商户聚点串吧进行的使用场景再现。
 
  据鲜老虎联合创始人杨成伟介绍,微信“朋友券”是微信卡券的社交升级版,是微信去中心化的一次质的飞跃,目前鲜老虎已经帮助全国300多个城市近万家餐厅制作,发行朋友券。“朋友券”只能在线下获取,微信摇一摇是目前最佳的介质,同时还支持Wi-Fi和二维码。
 
  据悉“朋友券”被领取(共享)后,同时会展现在其共享人和好友的卡包中,用户和好友均可以使用,好友的分享其实代表了他的选择,体验和喜好,因此朋友推荐的优惠券价值会更高,当这张优惠券被用户或者好友核销之后,商家可以立即再次赠送优惠券供领取共享,而且赠券仍为“朋友券”,这样的裂变效果对商户的品牌曝光和核销率都有着极为强大的提升。
 
  杨成伟表示,在社交卡券时代,消费者很容易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即在抵达一个mall之后,打开微信的优惠券栏目,查看附近的朋友券,再决定消费,基于朋友建立的信任推荐将会极大的刺激和提升商户的消费,给线下商家带来真正的导流。
 
  移动终端和线下传感网络技术将原本静态的场景进行了动态重构,每一个线下的空间和场景都将有巨大的潜在的连接和跨界的可能性。用户的每一个领取朋友券的动作,用户的每一次传播,在每一个点赞、评论的动作中,用户被卷入;社交网络状态的更新,让场景快速更迭渠道,场景成为重要的互联网入口。
 
  由于移动技术和ibeacon等等线下传感技术的普及,线下空间和场景将变成新的入口,用户变成入口,场景变成入口,空间变成入口,所有的线下服务业本身都将通过移动技术和线下传感技术变成人们进入下一个消费场景的入口。
 
  朋友券的接入是在线下场景风口上给线下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机制和新的风口,线下流量入口+社交将给传统的营销和消费带来革命性变化。通过ibeacon、摇一摇等线下方式,朋友券将成为新的营销利器。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