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聚焦“碳中和” 智慧芽联合知乎助力企业绿色创新

2015-09-28 13:08:32  来源:财讯网

摘要:2021年4月26日是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产与科技结合意识,智慧芽联合知乎在近期推出了“知产助力科创企业成长”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关键词: 碳中和

2021年4月26日是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产与科技结合意识,智慧芽联合知乎在近期推出了“知产助力科创企业成长”系列主题宣传活动。4月21日,一场名为“科技创新如何赋能‘碳中和’”圆桌会谈直播活动如期而至,活动邀请了四位科技行业大咖,共同探讨,90分钟的直播吸引了超三万人参与。

此次受邀参与话题讨论的四位业界大拿分别是亿欧网盟科技董事总经理王彬、陆特能源研究院副院长石磊、全应科技首席技术官(CTO)党海峰和权大师创始人孟潭,来为大家解读到底什么样的技术能够加快城市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赋能“碳中和”。

\

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在“碳中和”成为风口的当下,亿欧总经理王彬解释道,当前中国的碳排放超世界人均水平,总量达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随着全球国际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自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发展过程中引入“碳排放”概念指标实则在考验我国的GDP质量,而想要达成“碳中和”目标的难题在于如何将二氧化碳再利用。

就当前哪些技术创新有助实现“碳中和”问题,王彬认为,要想实现碳中和应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端是节能减排,一端是吸收二氧化碳,中国当前95%的企业和技术集中在“减排”,而涉及“减碳”企业仅占5%。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算力,提高工作效率自然达到了减排的目标;而从“吸碳”的角度来看,利用科学技术种树、提高二氧化碳使用率等,都是很好的思路,但以目前技术水平来讲还没看到明显的成效。

党海峰补充道,“技术创新助力碳中和,对企业来说也是个利好的消息。从直接减碳的产业链往上分析,风能、地热能、光伏产业将迎来新机会;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产业也会有所发展;而碳吸收、植被管理等行业,对碳中和有很大帮助,未来可探索范围也将有所扩大。”

当提到“碳交易”这种新型商业概念石磊表示,碳交易是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从能源供给侧来讲,提供清洁能源和一次能源的企业之间会有交易需求;从能源需求侧来说,企业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高耗能企业对碳需求巨大,不得不进行碳交易来保证生产,也能倒逼企业提高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而在碳交易之前,做好碳盘查、碳计算、综合分配企业碳排放额度,需要多种产业协同才能实现碳中和这一长远目标。

在最后谈及知识产权和“碳中和”目标的关联时,孟潭认为,知产行业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当资本在成立碳中和基金时,可以通过知产分析第一时间捕捉、发现与减排吸碳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企业;与此同时,知产行业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科技情报分析,帮助企业研发,更好更快地达成“碳中和”。

在此次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中,智慧芽与知乎联合举办的圆桌活动通过政策、资本和行业研究者等多方视角,就如何解读“碳中和”的影响,哪些领域在“碳中和”政策下迎来新机遇等问题做出多维度解析,助力企业成功实现“碳中和”。

【关于智慧芽】

智慧芽(PatSnap)是科技创新情报SaaS服务商,聚焦科技创新情报和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两大板块。通过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NLP)等人工智能技术,智慧芽为遍布全球科技公司、高校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提供大数据情报服务。智慧芽围绕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已经构建产品矩阵,旗下产品包括PatSnap全球专利数据库、Innosnap知识产权管理系统、Insights英策专利分析系统、Discovery创新情报系统等。智慧芽已经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超1万家客户,涵盖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生物医药、化学、汽车、新能源、通信、电子等50多个高科技行业。国内客户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中国石化、海尔、美的、小米、宁德时代、小鹏汽车、大疆、药明康德、商汤科技、华大等;国际客户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陶氏化学、戴森、Spotify等。


第三十六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suzhangbo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