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政府 > 正文

政府信息化建设体制问题研究

2011-12-13 11:09:49  来源:信息化建设

摘要: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面向公众服务的重大应用和创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任务越来越艰巨,需要进行跨部门业务协调的问题越来越多,要求政府在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政府信息化

  国内发达地区政府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政府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支撑率已达到90%以上。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面向公众服务的重大应用和创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任务越来越艰巨,需要进行跨部门业务协调的问题越来越多,要求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体制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


  政府信息化建设体制方面遇到的问题


  政府信息化建设体制是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体系,包括机构设置和相应的人员编配,以及对其职责的划分。政府信息化建设体制在支持政府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经受住了奥运、六十年大庆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考验。但是随着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一些体制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一)难以保障跨部门重大应用等方面的统筹和协调


  当前,面向公众服务的跨部门重大应用和创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任务越来越重,需要解决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系统整合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而现行重大应用推进的领导体制(通常是由政府某位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临时性专项领导小组负责相关事宜)很难站在整体和长远角度解决问题,更不用说跨领域统筹业务创新了。


  (二)难以从体制上解决应用系统重复建设、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


  应用系统重复建设、业务协同困难、信息无法共享等一系列政府信息化建设初期产生而至今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阻碍了新阶段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行的以部门信息化建设为中心的传统工作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政府各部门站在部门自身的角度规划和组织信息化建设,难以从根本上统筹解决这些久已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值得借鉴的经验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重点研究了当今世界率先进入业务整合阶段的新加坡和美国国防部政府信息化建设体制,从中汲取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化建设战略管理体系框架及特点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在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按照战略管理的思想,采用战略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构建政府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其战略管理体系框架就是在战略构想的指导下,建立目标体系、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建设体系、信息系统体系、信息基础体系、评估监督体系等七类体系(如图1所示),以保持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构想。按照政府自身的发展要求,提出总体战略构想,并随着不同阶段发展要求的变化而调整内容。例如,2006年新加坡政府提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智慧国2015计划”,作为其核心内容的“整合政府2010规划”于2000年提出了“电子政府”发展构想,2006年又更新提出“整合政府”发展构想。又如,美军后勤1998年为适应“联合构想2010”的建设要求,提出“聚焦后勤”发展构想,2005年为适应“部队转型”要求,提出“业务转型”发展构想。


  目标体系。随着战略构想的调整,目标的内容也在作相应变化和调整,并按照“目标—属性—指标”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和量化,以保证目标具有可评测和可追踪性。对于不易量化的目标也要对其涵义进行规范。例如,2007年5月,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信息共享构想是:通过灵活的企业级组织和对信息环境的自主操纵,充分利用信息力量,确保使命任务成功。紧接着就对信息共享的内涵与范围进行界定:信息共享就是使信息可为参与者(含人、程序或系统)所用,即一个参与者可利用另一个参与者拥有或创造的信息;信息共享包括文化、管理和技术行为。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aisenshark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