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政府 > 正文

解读电子政务与宏观经济监测

2011-08-01 13:43:32  来源:信息化建设 

摘要:以上是本人结合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全球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对电子政务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监测系统建设所做的一点理论思考和实践工作梳理。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基本概念


  (一)电子政务


  如何定义以及如何命名“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在我国使用较多的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主要是由英文“electronicgovernment”翻译而来。没有直译成“电子政府”,而译成“电子政务”,除了类比“电子商务”的译法等因素外,主要是为了强调政务运作的信息化(电子化)。自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的概念产生以来,始终缺乏规范的定义,叫法也各异。如,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府、数字政府、政府信息化等。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目的是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世界银行则认为“电子政务”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赋予政府部门以独特的能力,转变其与公民、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通过利用信息更好地履行公民权,以及增加政府管理效能,从而减少腐败、提供透明度、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化、减少政府运行成本。


  美国学者波恩汉姆(G.MatthewBonham)教授和赛福特(JefferyW.Seifert)研究员等人则认为,“电子政务”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事物,它可以通过行为进行阐述。比如公民通过政府网站获得政府所提供的服务;或者在不同的政府机构之间创造共享性的数据库,以便在面对公民咨询的时候能够自动地提供政府服务。这种行为方式的描述,意味着电子政务对于不同的受益者而言是不同的。但从共性上来看,它整合的是政府服务体系和服务手段,是政府服务形态在通信信息技术革命情况下的自然演化和延伸。


  国内的一些学者则认为,“电子政务”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建共享、政府实时信息发布、各级政府间的远程视频会议、公民网上查询政府信息、电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等。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比较恰当的定义应该是:“电子政务”就是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具体而言:就是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借助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限制,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能力,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形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行政管理机制,以便向社会提供全面、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的本质是管理观念变革、工作方式转变、业务流程再造。电子政府绝不是现行政府行政工作和管理模式的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借助信息技术创新管理,再造和优化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流程,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所说的“电子政务”均指“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


  根据上述定义,电子政务至少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电子政务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二是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政府行政管理向网上移植,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电子政务是对传统政府行政管理的重组、整合,以及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三是电子政务的目的是要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塑造一个更有效率、更精简、更公开、更透明的政府,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最终构建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和谐互动的关系。


  (二)宏观经济监测


  “宏观经济监测”的定义,狭义地说,就是其字面上的直观含义: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监测报告和建议,供宏观(经济)调控的决策者参考。它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基础环节(见图1)。本文的讨论将主要依此定义展开。关于宏观调控的政策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等环节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

  图1:宏观经济调控系统示意图


  宏观经济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监测目标的设定、对监测目标的监测及评价(包括监测数据仓库的建立及维护、监测模型的建立及运行、监测结果的分析、监测报告的形成和上报宏观调控决策机构),监测的组织实施等,相关示意图见图2。

\

  图2:宏观经济监测系统示意图


  宏观经济监测的主体或使用者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决策者。在我国就是党中央和国务院。


  电子政务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监测系统的设想


  在我国,电子政务的积极推进,为宏观经济监测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在电子政务条件下宏观经济监测系统可以建设得更加方便高效。虽然这一系统的组织实施部分,仍然是由监测信息、监测分析、监测沟通三个模块及附属门户网站构成,但其共享、及时、互动的程度却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还可通过附属门户网站对社会提供更有效的服务。这在传统的行政管理过程中无法实现。只有在行政管理信息化,即电子政务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而且,这种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正是由于这种质的变化,将使参与宏观经济监测的各个部门能够及时共享更多的信息,更充分地理解各自的结论,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大大提高宏观经济监测的水平。[page]

  1.监测信息子系统:由有关部委各自的宏观经济监测信息系统(监测信息数据仓库(或平台))和一个各有关部委共享的宏观经济监测信息系统平台组成(见图3)。监测信息子系统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客观、及时地收集和提供宏观经济监测所必需的高质量监测信息,并且要能够实现主要监测信息在各有关部委之间的高度共享,保证各种监测信息间的协调性。其中监测信息的高度共享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促使各有关部门提高监测信息采集的质量,增强不同来源数据之间的协调性,减少信息之间相互打架,还可以使各监测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充分的监测信息,从而有利于其更客观、更好地做出判断。


  2.监测分析子系统:由有关部委各自的宏观经济监测分析系统组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信息化带给我们的便利和自身及共享监测信息系统(平台)提供的海量监测信息,利用数据挖掘等工具,从海量监测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利用分析模型等定量信息处理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监测分析(见图3)。


  3.监测沟通子系统:建立一个由各部委共享的宏观经济监测沟通平台。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在宏观经济监测系统内部公开各部委的监测目标、监测评价标准、监测分析方法(包括主要模型和分析方法),并尽可能地将适宜公开的监测结果进行公开,在网上进行必要的讨论(见图3)。

\
  图3:电子政务背景下宏观经济监测系统示意图


  4.附属门户网站:主要是指通过宏观经济监测信息子系统所生成的、可公开的宏观经济监测信息门户网站。通过该网站,可以实现为国内外各类用户提供一个全面、及时、权威的宏观经济监测信息“一站式服务”门户网站。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内外各类用户对宏观经济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他们在收集一国或一个国际组织的宏观经济信息时,越来越需要找到一个比较权威的“一站式服务”网站,将一个国家或一个国际组织的所有统计信息“一网打尽”,至少通过这个“一站式服务”网站,可以很方便地链接到相关的权威网站上。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也都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建立“一站式服务”网站,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如,澳大利亚统计局的官方对外网站;联合国网站上的“联合国数据获取系统”等。截止到2009年末,“联合国数据获取系统”(UNdata),已经包涵了联合国系统29个数据库的6000万笔统计数据。该系统还提供了全球190多个国家统计数据网页的链接,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或地区组织网页的链接。通过这一网站,联合国各机构的所有统计数据库已实现了“一站式”访问的目标。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宏观经济监测附属门户网站可设在国家统计局。


  我国电子政务条件下宏观经济监测应用实例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宏观经济监测系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其中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即金宏工程)和国家统计局为适应国内外用户需求开设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


  (一)金宏工程


  金宏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一期重点工程中的十二大业务系统之一。它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承担的一个电子政务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宏观管理部门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提高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管理与决策的协调性;更好地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宏观经济信息;更好地推进公共服务,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通过系统建设,力争实现业务处理规范、业务协同环境良好、信息收集及时准确、决策支持服务到位。为此,金宏工程提出了如下具体目标:(1)系统平台。以国家统一建设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依托,以共建部门现有资源为基础,形成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本环境。(2)信息共享平台和应用集成环境。一是建立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制定信息交换规则,形成信息共享机制;二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宏观经济领域的信息共享环境;三是建设应用支撑与集成环境。(3)共享信息数据库。共建部门在本部门业务数据库的基础上,依据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开发标准,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共享信息数据库。(4)宏观经济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根据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一是充实和完善共建部门现有相关业务应用系统;二是建设一批宏观经济管理急需的重点业务应用系统;三是构建宏观经济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5)跨部门业务协同机制和网络化流程。依据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务信息化的需要,逐步构建符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的电子政务协同基础架构。(6)统一的系统保障环境。一是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软件开发标准、应用标准等;二是依据信息内容,划分不同的安全域,实施等级保护,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三是重视体制创新,规范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保障水平。


  金宏工程现已完成一期主要建设目标:组织建设10个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宏观经济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和建设8个宏观经济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构建宏观经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原型、搭建共建部门互联互通的过渡网络环境、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安全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初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决策水平。


  根据“逻辑集中、物理适度分散”的建设原则,金宏工程系统划分成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和8个共建部门节点。信息共享平台集中存放可供各部门使用的共享数据,建设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原型、专家咨询系统等,形成信息共享的基础;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可在网络环境下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门户网站,实现对共享信息资源的透明访问。8个共建部门节点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整合本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形成共享数据库,建设业务应用系统。


  共建部门根据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共享所要求和确定的信息资源指标体系,在各部门已有业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一期工程新建的业务应用系统,依靠数据整理与抽取模块,从各自的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整理出供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所需要的各类共享数据,存入共享数据库。共享数据库首先在各部门整合,存储在本地的服务器上,同时按照同步或定时更新的方式,镜像复制到共享平台的存储系统中。用户通过金宏门户网站及信息共享平台上的信息资源目录,从共享数据库中得到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并可根据需要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查询,利用共享数据库以及在平台上部署的各类数据挖掘、在线分析工具和包括各类经济模型分析工具在内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各种深层次的信息加工。各共建部门建设的业务应用系统可以利用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的应用接口,调用信息共享平台部署的共享资源进行宏观经济分析、预测预警。信息共享数据关系如图4所示。

\

  图4:信息共享数据关系图


  目前,国家金宏工程一期建设目标的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在逐步投入使用。


  (二)国家统计数据库


  “国家统计数据库”是国家统计局对国内外用户开放的一个公共数据库。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内外各界用户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公布统计数据信息和实现中国统计数据查询“一站式”网站服务的需求。该数据库项目从2006年开始建设,2008年4月30日对外开放试运行版的“国家统计数据库”,2009年9月10日升级到了新版本的“国家统计数据库”运行至今。


  目前,“国家统计数据库”系统包含的统计数据涉及社会、经济等27个主题,统计指标近4000个,数据量达150万笔,并提供了与各主要部委有关统计数据的网站链接。“国家统计数据库”每月按时更新数据,用户不断扩大,受到社会的欢迎。


  “国家统计数据库”实现了自动发布功能、查询功能、简化数据加载操作等功能,增加了分发交换子系统,根据统一的数据资源规划设计,使专业综合数据实现一源一次加载,对多库的自动数据分发;通过发布镜像库,实现了先内部加载审核,再对外发布的功能。通过嵌入成品化软件模块,数据库的稳定性、灵活性有所加强,用户查询界面更简洁、更清晰,系统维护更直观。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统计数据库”还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一是数据库涵盖范围还不够宽;二是还没有真正实现中国数据“一站式”查询网站的功能;三是数据库的界面、查询方便程度等技术环节还需要改进。


  以上是本人结合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全球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对电子政务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监测系统建设所做的一点理论思考和实践工作梳理。这些思考只是初步的、粗线条的,侧重点在体系的构建。对具体宏观监测部门和部门间的分工等纯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没有直接触及。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qwenf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