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政府 > 正文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策的公民参与

2010-09-28 15:46:49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摘要: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环境 政策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所谓电子政务,学者认为,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民主决策起推动作用
1、电子政务拓宽了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范围
电子政务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新渠道、更多决策信息,降低了决策参与的经济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2、电子政务增强了决策参与者意思表达的真实性
电子政务之所以能增强决策参与者意思表达的真实性,是因为电子政务能为参与者提供安全的决策参与环境。网络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公民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在电子决策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不用担心由此带来的政治迫害,减少了公民政治参与政府决策的不安全感,增强了公民意识表达的真实性。
3、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监督
政府上网之后,由于信息的公开和信息的自由传播,代议机构、监督部门和广大民众可以更容易地知道政府的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决策内容以及决策的实施效果。电子政务的网络平台是天生的民主派。若是没有网络,有价值的批评建议可能不会提出来。这无疑将对决策者施加巨大的压力,促使他们进行民主决策。
三、网络是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桥梁
网络使人们可以摆脱地域疆界的限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利益要求。“在线参与”将成为网络时代政治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1.网络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网络与其他传播媒介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传播权力的普及。一般来说,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为社会权力系统所控制,而社会主流文化形态往往反映的是某种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与主流社会不同的思想观念很难得到表达。网络就像没有守门人的论坛,被称之为“自由的信息公社。”[1]网络的互动行为强化了网上公民的自主性,而自主性又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政治功效感,使自己感到在政治方面是可以作为的,从而增强了公民参与的动力。
2.网络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而网络作为现代政治参与手段无疑更具威力,当电脑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参与后,它必然推动公民与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分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政治参与的结构与模式。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家用电脑会由于价格的不断下降而普及社会大众,公民参与的成本也将大幅度降低。网络改善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技术手段,将成为进行政治对话的主要途径。
3.网络推动政府与公民的直接互动
网络的各个终端用户都可以发展成为政策制定的信息源,任何用户的意愿、要求可以随时在网络上发送。“在大众传播史上,你将第一次体验不必是有大资本的个人就能接触到广大的视听群,网络把所有人都变成了出版发行人。这是革命性的转变。”[4]公民以极大的热情介入“数字化政治行为”中,从而形成良性互动,良性互动的结果是公民的信息反馈速度以及政府对问题的回应速度都大大加快。
四、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途径
1.提高政府和公民的网络素质
政策制定者需通过网络随时了解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以及实际达到的政策效果。提高公民的网络素质,首先应培养公民的网络道德。其次,应大力加强公民的网络知识教育,使公民了解网络的基本发展概况、体系架构和工作原理,从而使广大公民在信息社会中有“发言权”,积极参与和监督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2.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专业化的信息队伍;(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3.建设开放性的政策制定网络系统
政策系统特别是政策制定系统应该是面向社会的开放性系统,决不能与社会环境隔绝开来。只有这样,才能广开信息来源,及时广泛地收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以此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否则,即使政策方案是正确的,也会因在执行过程中受阻而未达到政策目标,与预期的政策效果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4.加强网络参政的法制建设
如何保障公民利用网络参与政策制定的自由和平等权利?最好的办法就是立法。通过法律将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利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得到保障。使公民能够也敢于参与政治、愿意参与政治。立法的建设在保证公民平等、自由地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hpcms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