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政府 > 正文

电子政务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2010-08-13 15:36:41  来源: 信息化建设

摘要:2007年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培训班的培训工作已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学员在学习、培训的同时,也通过小组讨论、调查问卷和毕业论文的方式向培训班反映了许多问题,提
关键词: 电子政务

    2007年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培训班的培训工作已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学员在学习、培训的同时,也通过小组讨论、调查问卷和毕业论文的方式向培训班反映了许多问题,提了许多建议。这些来自实践领域第一线的信息对于认清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形势、规划未来发展的轨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现将学员反映得较多、较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及建议总结归纳如下:

  一、问题

  (一)资金瓶颈仍然是困扰目前政府推进电子政务的主要问题。

  在参加调查问卷的地市级政府中,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是从2002年到2005年期间投入建设的,极个别单位从91、92年就开始了建设,各地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对电子政务的建设投入了不同力度的资金支持,投入在1000万以上的有13家单位,大部分地方的投入在300-600万元之间,只有极小部分单位的投入力度在20-50万元左右。各单位每年的维护费用一般在20-50万元不等,极个别单位的年维护费用达到上百万。在地市级分管领导班学员所填写的问卷中,有51.6%的学员表示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仍然是建设资金,比重占所列问题的第一位。

  而参加调查的区县级政府中,大部分是从2002年到2005年开始建设电子政务,极个别单位从99年就开始。从投入来看,最多的单位在5000万元以上,大部分地方在90-300万元之间。各单位每年的维护费用一般在2-30万元不等,极个别单位的年维护费用达到50、100万以上。在区县级领导班学员填写的问卷中,有46.7%的学员表示最大困难是建设资金没有到位。

  由此可见,资金缺口仍然是困扰目前基层政府推进电子政务的主要问题。而且各个地方由于经济实力、领导重视程度的不同,在投入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导致电子政务发展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二)政府部门电子政务人才缺口仍然很大,越往基层表现得越明显。

  从培训班组织的调查问卷及学员论文反映的情况来看,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人才紧缺问题仍很严重。

  在地市级班,有40.6%的学员表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专业的维护队伍和人才队伍”,占所列问题的第二位;而在区县级领导班上,选择这一问题的学员比例高达46.9%,略超过资金问题46.7%的比例,居第一位。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受国家统一规定,不如一些IT企业灵活,而且技术人员又往往是事业编制,无法享受公务员的一些高福利,所以较难留住高水平的IT人才;而且电子政务往往又要求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既懂技术又了解政府流程的“复合型人才”就变得更为紧缺。

  调查问卷的结果还反映出“人才问题”越往基层越突出,这恐怕是因为基层政府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政府,其物质条件更差,对社会人才的吸引力小,自身信息化开展时间就比较滞后,现有人员水平不高。

  学员们普遍反映,定期组织对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培训非常有必要,特别是针对基层政府的培训,是解决电子政务人才危机的一种重要途径。

  (三)领导体制问题仍然突出,是导致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的根源所在。

  领导体制问题历来是电子政务的一个痼疾。

  学员们普遍反映,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就会导致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导致各个部门分头建设、重复投资,使党政机关之间本应一体的办公信息化资源被相互割开,进而相互封锁,形成了事实上壁垒森严的“诸侯割据”局面。而一旦自己部门费了很大精力建成系统,就会形成强烈的部门利益,不愿意给别人共享,从而进一步加剧相互封锁,进一步推动了分散投资,新机构再度形成或再度膨胀,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

  在2007年参加培训的地市级领导班学员中,有21.9%的学员认为“电子政务的最大困难是领导不重视、标准不统一”,而在区县级领导班,持这一观点的学员达到了总数的41.8%。

  (四)基层政府呼唤上级政府能制定电子政务的“统一模式和标准”。

  在调查问卷中,有超过20%的地级市行政领导和超过40%的区县级行政领导认为,目前电子政务“标准不统一,缺乏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可操作性指导”。显示出在电子政务领域,基层政府由于自身职能权力有限,因此更多地将希望寄托在上级政府部门,希望上级部门能出台比较详细的操作指南。

  一位来自湖南的学员发言颇具代表性:“到2006年底,整个湖南省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模式,而某市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也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某市某区早在2005年就逐步实施办公自动化的准备工作,可是直到2006年底无法全面实施,只能在少部分部门试行,就是苦于没有一个上级的统一模式和标准可参照来推行。而且截止到今年,我市几个偏远的县、市、区还没有建成全区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仍然停留在归属当地的发改委管理的经济信息中心,全市12个县(市)、区政务信息化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这也成为影响全市各县、区政务信息化工作建设的重大因素。”

  (五)部门纵横分割的格局影响到电子政务整体效能的发挥。

  我国政府组织结构是条块分割的二维模式,是纵向层级制和横向职能制的矩阵结构。纵向层级制的行政组织系统由纵向的若干层次构成,每一下级层次对上一层次负责;横向职能制的组织结构由横向的若干部门构成,甲部门不对乙部门负责,每一部门均直接对管理对象实施管理,每一部门行使不同的且多是单一和专门的管理职能。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每一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均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些系统内部则实施垂直领导。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反映出纵横部门之间协调已经引起中央的重视。

  这对矛盾在电子政务领域同样存在。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服务转移至网上实现,这种电子政务要求在后台,各个部门能协调一致地工作,确保“一站式”服务的顺利实现。但在现实中,这种要求与政府“条块分割”的组织结构发生着尖锐的矛盾。如何处理电子政务领域“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业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大考验。

  (六)国家电子政务框架下的一些关键问题仍不够明确

 

  目前,国家电子政务框架下的一些关键问题不够明确。虽然根据“17号文件”电子政务网划分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个部分,两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要求逻辑隔离。但是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规模没有明确的规定。电子政务内网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体系标准。而且,由于明文规定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之间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导致了两者之间不能进行信息交换。

  在实践中,两网建设上存在着明显的“厚此薄彼”现象。有的单位把外网建设当成一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来抓。成立机构,组织人员,并投入不菲资金来搞外网网站建设,而对与日常工作联系密切的内网建设却缺乏热情。有的单位虽然建成了内网,但由于忽视对内网应用功能的推广,导致内网形同虚设。

  还有一些地方,由于内外网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牵头建设,这种分而治之的管理办法有效的保证了内外的安全,但也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以及两网的不平衡发展。

  (七)电子政务的项目建设与项目管理尚不成熟

  在针对学员的调查问卷中,有12.5%的地级市行政领导表示,即使电子政务的建设资金到位了,“但是不知如何建设,担心项目风险”,在区县级行政领导班,有10.9%的学员表示“不知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甚至担心“合作伙伴干几年就倒闭了”。

  在选择建设模式时,有34%的地市级学员和45%的区县级学员选择了“自建模式”,认为这样做便于自主管理、方便、实用性强、节约部分资金成本。数据皆高于另外的三个选项——“委托企业建设”、“运营商完全承建”、“其他建设模式”。

  上述数据反映的其实是目前电子政务市场发育的不成熟——项目建设和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

  在欧美等信息化发展较充分、市场体制也较为完善的国家,电子政务项目绝大部分是采用“外包”等形式由企业来开发建设,政府只是作为业主单位进行监督管理。而我国高达34%和45%的“自建模式”比例,反映出电子政务的工程建设市场尚不完善,项目外包还没有成为政府信息化的主流。这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我国的IT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环境不健全,政府和企业缺乏互信所导致的。

  (八)政府网站建设中存在问题较多。

  政府网站是政府展示自己形象的窗口,是与公众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电子政务建设效果的最直观体现。近年来,《行政许可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通过,更是对政府部门如何利用政府网站加强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目前政府网站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政府网站建设也是一个问题较为集中的领域。

  很多政府网站仍然处在以形象展示、自我宣传为主的阶段,离“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网站建设往往只从政府自身考虑,按照以用户对象提供服务进行分类的非常少;静态信息多、动态信息少,通用信息多、个性化服务少,单向发布多、互动交流少。

  近些年还出现一种现象:即政府部门为了寻求在某些“政府网站排名榜”上的靠前位置,特意地按照排名规则进行“改版”,把为公众服务放到次要位置,而完全以一种“应试”的心态进行网站建设。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