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领未来·智赋新能 | 4月12日“2025中国新能源产业数字峰会”在苏州邀您共聚!

2025-02-11 13:22:20  来源:

摘要:由CIO时代主办,新基建创新研究院作为智库支持的“数领未来·智赋新能 | 2025中国新能源产业数字峰会”将于4月12日在苏州重磅举办。
关键词: 2025中国新能源产业数字峰会
\

 

大会时间:2025年4月12日

大会活动:2025中国新能源产业数字峰会

会主题:数领未来·智赋新能

大会形式:主论坛,走进协鑫集成,出海专场、女性专场、安全专场,交流晚宴

参与人群:企业、学术界专家学者,CIO班学员等

活动地点:苏州

 

“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推动能源等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能源体系。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新能源产业在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双重压力下,已成为科技竞逐的战略高地。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新能源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投资规模已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占比超40%的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等领域的迅猛增长,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技术引领”和“数字赋能”的新阶段。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新能源产业本身的快速成长,并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新能源产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利用水平。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新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的不断创新,也推动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例如,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能源资源的精准调度和高效利用,提高了能源系统的整体效能。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新能源产业本身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过去的一年里,新能源产业发展持续壮大,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新能源行业依旧面临不少核心痛点,包括技术迭代与降本压力、产业链协同难题、绿色与效益的平衡等难题亟待解决。麦肯锡最新调研显示,仅35%的中国新能源企业已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而真正将AI、物联网等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企业不足20%。数字化能力的差距,正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天花板”。

 
 

\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落地,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增长,由CIO时代主办,新基建创新研究院作为智库支持的“数领未来·智赋新能 | 2025中国新能源产业数字峰会”将于4月12日在苏州重磅举办。本次峰会将聚焦新能源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邀请来自企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深入探索数字技术引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

 

4月12日·苏州

期待与您不见不散!

 

商务合作

↓↓↓

\

小希

电话: 15701060895

微信: ciotimes

 

主办单位

CIO时代:

CIO时代成立于2003年,由北大CIO论坛创始人姚乐博士带领论坛骨干创建。成立20年来,CIO时代以传播“新技术、新商业、新管理”知识为使命,专注CIO人群的培养和技术专题培训,为CIO提供数字化相关的资讯和专业研究内容,打造CIO领域专业、精准、多维度的垂直媒体平台,致力于成为“个人和组织数字化业务、管理和技术知识的赋能者”。

 

新基建创新研究院:

新基建创新研究院是CIO时代旗下的智库研究机构,汇聚院士、政府领导、央国企、医疗、教育、能源、制造等十多个行业专家组建智库,拥有千余位智库专家阵容。研究院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和行业数字化转型从业者之间的合作,发挥政、产、学、研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数字产业落地。研究院希望将数字化的优秀实践提炼成理论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助力提升行业数字化转型效率,促进数字中国建设。
 

✦精彩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

\


添加CIO时代“小希”,
领取“2024数字化转型资料”大礼包!
\
小  希:15701060895
 


第三十九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hy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