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沙井至吴圩公路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广西首个开展智慧交通车路协同的示范项目,计划打造成为广西首条支持无人驾驶的高速公路。
在“新基建”风口下,5G、AI等前沿技术融合交汇,智慧交通行业也将成为“新基建”的关注焦点。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通人、车、路、网的数字闭环,助力政府实现高效的交通出行信息管理,将是交通智能化发展的未来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约车平台打造的“健康出行”体验有望在今后形成一种刚性需求。
智慧交通不仅指汽车智能,还有道路的智能。智能汽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运输工具,而是融合了智能交互、自动控制、对外通信、人工智能等各类能力的综合型科技产品。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作为数字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强国战略的主要发力点,智慧交通正在迈入新阶段,2020年行业巨头继续加速前行。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交通拥堵成为影响大城市居民出行的首要问题,交通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很多城市都在采取有效措施,试图改善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交通环境和交通安全问题,智慧交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当今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进一步引发关注。仅从交通管理角度出发,探索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智慧交通警务。
北京的交通智慧化发展经历了由智能交通向智慧交通一步步转化的过程。智能交通系统是指通过道路收费系统、多功能智能交通卡系统、数字化交通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模式的数据整合,提供基于交通预测的智能交通灯控制、交通疏导、出行提示、应急事件处理管理平台,帮助进行城市路网优化分析,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支持。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立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例如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问题,多信号非接触传输问题、通讯规约问题等。
智慧交通,是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两江新区入驻企业紫光华智提出了“主动安全·智绘畅通”的智能交通理念,并全新上线智慧交通平台,以数据为核心,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缓解交通拥堵,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大幅提升交通管理效率,助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