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应用 > 正文

关于手机的五大谣言,你中招了吗?

2021-08-16 16:14:05  来源:今日头条

摘要:早在很久以前,网络上就一直流传着一个谣言:手机辐射危害巨大,尤其是通话的时候,手机辐射极易对大脑产生影响,甚至致癌,引发了广大群众的担忧。
关键词: 手机 谣言
  火热的产品总是会伴随着种种谣言的产生,本期我为大家盘点了手机界常见的五大谣言,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一、手机辐射对人体危害巨大
 
  早在很久以前,网络上就一直流传着一个谣言:手机辐射危害巨大,尤其是通话的时候,手机辐射极易对大脑产生影响,甚至致癌,引发了广大群众的担忧。
 
  其实手机作为电子产品,辐射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些标准都是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的。我们在购买手机时,手机说明书最后一般都会附带产品有害物质含量及辐射说明,电磁辐射吸收率(SAR)最大值一般都控制在2.0 W/kg,严格按照国家GB21288-2007要求执行,因此,只要手机没有质量问题,一般是不会存在辐射致癌这个说法的。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下设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包括手机辐射在内的“射频电磁波”划定为2B类致癌物。即射频电磁波与癌症的发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但证据并不充分”。因此,手机大家可以完全放心地使用手机,不过要说明的是,手机要“拿得起,放得下”才行,不然长期低头玩手机,可能会引发颈椎病哦~
 
  二、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放在一起会消磁
 
  有时候我们将身份证或银行卡放在一起,总会有人细心提醒我们不要将两者放在一起,会导致身份证或银行卡消磁无法使用,其实这也是个谣言。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消磁的银行卡需要背面带有磁条的银行卡才能消磁,由于磁条银行卡安全性欠佳,目前大多数银行已经统一采用IC芯片银行卡,其次,手机在工作时主要依靠的是电磁波,手机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在UHF波段的850MHz到微波波段的2.4GHz之间,这个频段范围的电磁波主要能量场是电场,不会产生足以改变银行卡上磁条信息的磁场,因此也就不会被消磁。而对于IC芯片而言的银行卡就更不用担心了,因为IC芯片本来就相当于一个微型芯片存储器,就好比你拿手机跟内存放一起说内存会消磁一样,根本不会存在消磁这一说法。
 
  三、新手机必须进行三次完整的充电放电才能发挥最佳续航
 
  购买新手机后,你是不是经常会听到销售人员说新手机要完整的进行三次充放电后才能发挥最佳续航呢?其实这也是人们的误区之一。
 
  早期生产的手机,电池多为镍氢电池,具有记忆效应, 因此完整的充放电有助于续航的确是真实的。但是现代智能手机采用的电池是锂电池,锂电池不具备记忆效应,但是会有寿命次数的限制。一般一次完整的充放电就会减少锂电池一次寿命,所以一般情况下,锂电池手机不建议经常完整充放电,其实电量在20%左右就可以充电,90%左右就可以结束。锂电池经常充电,反而有助于激发电池内电子活性,延长电子的使用寿命。
 
  四、手机像素越高,拍照质量越好
 
  自打手机进入拍照时代之后,手机的像素就一直在突破新高度,最开始的手机仅仅只有30万的可怜像素,到后面200万、320万、500万、800万、1200万再到如今的1亿像素,似乎大家觉得只要像素越高,拍出来的照片质量就更好。
 
  其实手机的成像不仅仅决定于像素,还有其他多个模块的综合衡量。其中涉及到的有光学传感器、相机模组、镜头、图像处理器等,除此之外还涉及到软件层面的调教、算法等方面,如果只是一味的堆像素,其他方面没有相辅相成的话依然无法获得好照片,因此并不是手机镜头像素越高,拍出来的照片质量就越好。
 
  五、手机电量越低,辐射越高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手机电量越低,辐射越高,因为电量越低时手机会拼命往外辐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手机的辐射只和信号强度有关系,信号越低,辐射越强。以现代化手机的GSM通讯为例,在1800MHz频率下工作时,它的辐射最大峰值是1W,最小功率是1mW,当然这是在信号最弱的地方,比如地下室、地铁等。而如今进入到5G时代之后,手机的辐射更是低到不能再低,4G手机的最大辐射功率仅为100mW,与GSM手机相差100倍。
 
  如今,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已经与人们形影相随,因此国家对于健康及辐射危害肯定会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但是大家也不要一直盯着手机看,虽然手机不会致癌,但是长期低头看手机容易形成颈椎病,小孩子对眼睛伤害比较大,尤其是采用Amloed的手机在低亮度环境中使用时,大家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切记不要沉迷其中。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wenwe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