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CIO观察】Fintech热袭,倒逼智慧银行建设提速

2016-07-29 15:26:44  来源:51CTO

摘要:近几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谓在金融银行业得到了最佳诠释。先是“互联网金融”大热,在经历行业洗牌之后,又来了Fintech(金融科技)。要说前者是科技企业想涉足金融的问路石,那后者算是科技企业抢滩金融市场的第二张“皮”。
关键词: Fintech 银行
文章来源:51CTO

        如果说“互联网金融”还只是科技企业试水金融领域的“小打小闹”之举,那么近期火热的Fintech,不能不引起银行的足够重视,特别是来自花 旗、摩根大通、高盛几大国际银行巨头密集领投Fintech的举动无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Fintech大有可为,银行业的未来与之息息相关!

        对于Fintech,理财范CEO申磊曾对媒体有过这样的公开表述。他认为,金融科技仍然是借助新兴大数据、云计算,包括区块链等技术,对现有金融机构产品及模式的革新,只不过更加侧重于技术,或者说,在产品体现上多是技术产品,比如说风控模型、预警系统等等。

        也有行业观察者认为,互联网带来了共享经济、带来了普惠金融,大数据带来了风控技术的进步,而Fintech则带来了智慧银行。

\
 

        不过,就在业界争相讨论Fintech的时候,我们身边的银行却实实在在地产生着变化。用北京某国有银行信息技术部副总陈东(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采用化名)的话说“Fintech在欧美国家并非新生事物,但科技的进步带来了银行的变革,而且近几年银行的变化还很大、反应很快。”

     智慧柜员机、可视柜台悄然试点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让传统银行业的人工网点优势不复存在。不过,在一定时期内,并非所有的银行业务都适合网上操作。因此,作为网银业务的补充,线下网点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国内银行业的线下人工服务一度是从业者眼中的“金饽饽”,体面又高薪让社会对银行工作者曾另眼相看。但是,人工智能的替代作用和明显降低金融成本的好处,让这项应用对传统银行的线下人工服务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人们最切身的感受就是,各大银行,特别是城商行的服务网点在悄然减少,而网点服务大厅里的人工柜员并未增加,反倒是陆续出现了智慧柜员机的试点。

        记者近日在北京位于朝阳区东大桥附近的招商银行服务大厅里就见到了这一新鲜的取款服务。那是一台高于普通人身高的大型可视柜台,通过可视化操作,语音对话,辅助远程坐席及柜员实现客户身份识别,并随之办理相应的业务。

          同样,建行上半年推出的“智慧柜员机”也为前往线下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带去了新体验。据了解,建行推出的“智慧柜员机”可办理多项非现金业务,包括开户、签约电子银行、转账、结售汇、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理财产品签约、贵金属买卖、生活缴费等等。而随着后续功能的不断升级,这样的机器柜员还能实现公私业务的集成办理。

        对此,陈东也是惊叹不已,“这个还是挺革命性的。相当于你面对的是一个柜员,只不过是这个柜员是一个机器,它来给你服务,也给你做验证,做身份证识别或者扫描技术,也可以回答问题。通过摄像头,它的远程端其实也有人工柜员在席。近两年,这种机器柜员越来越多,而且用得很好。”

        显然,可视柜台、智慧柜员机的推广,对现有银行线下网点人工柜员的替代作用不容忽视。甚至在未来,一个银行网点中十个柜员可能8个都将为机器柜员所取代。

     后台分离部署的探索

        当然,“智慧银行”并非是银行开展一项或几项技术较为先进的服务型业务就能称之为“智慧”,还需要银行整体思维模式、管理模式突破创新,整体服务模式转型升级的跟进。

        2012年,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肖钢曾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坚持科技引领 建设智慧银行》一文中对“智慧银行”有过如下定义:所谓智慧银行,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成果和银行经营管理经验,高效配置资源,敏锐洞察引领客户需求,并 做出灵活快速反应的一种高度智能化的金融商业形态。建设智慧银行的目标在于:创造最佳的客户体验,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

        该文对“随时、随地、随心”的诠释是:随时,就是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时间限制,顺应互联网时代,“永远在线型社会”的潮流,提供7×24小时全天在 线的金融服务;随地,即打破传统物理网点的地域限制,深挖“移动”特性,在各类移动终端上集成移动银行、远程支付、近场支付等应用,利用新技术打造“银行始终在客户身边”的全场景金融服务;而随心,即打破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服务限制,使银行服务随需而变。

        时隔四年,面对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的所带来的技术性革新,传统银行因肩负稳定国家经济等重任,同时受监管、风控、制度、流程、合规等刚性条件的约束,任何产品或服务的推出都极为谨慎。尽管灵活性受限,但在推动“智慧银行”建设上,传统银行也紧密结合“云”,在改善客户体验和提高服务智能化水平上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

        可视柜台、智慧柜员机带来的新鲜体验余热未过,传统银行业务多数放在银行主机系统的局面却遭遇了来自“云”端处理需求的挑战。陈东表示,不是所有业务都适合云平台,具体要依据业务类型而定。比如查询类业务或者非账目类业务适合在云平台处理,所以手机银行、网络银行这种形式,后台在云里都没有问题。而账目处理类的业务目前不见得适合放在云端。所以,现在可能要把一些功能或者业务剥离出来放在云平台上去做,这样会有分工,适合云平台的业务就放在云平台里,适合主机业务的放在主机上面。

        这种情况对银行现有的信息技术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银行在后台尝试采用分离部署的技术模式应对业务有选择性地向“云”迁移的需求。

        所谓非账目类业务,简单说就是客户在银行所做的动作,比如要提款前先查询一下账户余额,改密码先查一下账户情况,这些动作都是非账目业务。只有取款过程中,最后银行的扣款环节才是账目处理。因此,银行会通过信息技术将客户办理一个业务的流程进行分解,非账目处理环节放置云平台,而账目处理环节就放在主机上面。而前端办理业务的客户并不知道自己操作的几个动作在后台处理其实是不同的。

        这在银行过去的系统部署中是难以想象的。传统的银行业务,一个流程或一个系统要么全部部署在这边平台上,要么全部部署在那个平台上。现在则不同,陈东称之为“组件化的部署”,可能这个动作是在这个平台上,别的动作则在另一个平台上,“现在银行科技也切分得很细,业务流程也切分得很细,业务架构、流程 建模、业务建模,一个业务场景也分几个流程,也分几级建模,建完之后再怎么去做,怎么去开发都分得很细。原来一个贷款系统就做一个贷款系统,全部在一个部署,现在部署都可能会分开不同的模块进行部署,不见得都在里面。”

        事实上,现在国内很多银行的主要业务都在开放平台上,在陈东看来,开放平台也算一种“云”。而在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将业务陆续向云迁移的过程中,怎么做、怎样配置最优?将有些业务剥离,分离部署到底行不行?带着这些问题银行都在做探索和尝试,一旦可行将会继续往前推进。

     渠道系统多样化 用户体验落实处

        “Fintech对银行而言不是冲击业务,而是有助于我们的业务改进,将人力解放出来。”陈东认为,在银行业务扩张过程中,单纯依靠过去传统的线下网点取胜的模式已然行不通,“得靠技术手段,线上线下结合。但有些业务光靠线上也不行,还需要见面办理。”

        “现在互联网渠道在银行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系统。”所谓渠道系统,在传统银行业务中是属于外围系统的,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因“智慧银行”的发展正在发生改变。

        除了互联网渠道,新的渠道在银行中不断出现。比如微信渠道,原来是归属手机渠道,但现在随着手机银行的快速发展,APP、微信已不再是一个渠道,而 是分开成为两个单独的渠道,备受银行重视。再比如传统银行的电子渠道就指早期的电子银行部,现在则是包括了ATM和PC网页版。

        不光是渠道系统的这种变化,移动应用的快速发展,也让银行越来越重视移动端的建设。而大数据,特别是数据的分析、挖掘对银行业务在移动端的推新也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比如银行推出的随心付、快贷等消费类业务就颇受市场欢迎。快贷就是简化了柜台人工审批流程,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对定向客户的定额个人消费快速放贷。

        在众多手机银行APP中,记者还留意到一个体验细节有所不同:多数银行包括微信、支付宝在内的功能界面都普遍采用了网页版的罗列式菜单,多而杂乱,而建行手机银行却采用了轮盘式的操作方式,这种为方便手机用户单手操作的体验在细节设计上更胜一筹。

        回头来看,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Fintech,它们其实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杠杆、风险、信用整套规则依旧,改变的只是外在的科技形态。这种变 化更多地是促进银行业加快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也加速了智慧银行的建设。这对银行业的未来发展而言只会是好事,是发展的利器。因此,如何适时把握时机,重 构业务流程,利用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便捷、简单、直观的智能化交互服务,发展成为“手机货币时代”真正的智慧银行,是当前银行决策者着重思考的课题。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