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峰:公有云医院建设经验分享

2019-04-04 09:08:08

来源:CIO时代网

  2019年3月31日,由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CIO时代学院承办的"黑龙江省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培训班"在黑龙江省医院成功举办。近400名医疗领域的专家与信息化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现场座无虚席。广州妇儿中心科教与数据管理部副主任为大家带来"公有云医院建设经验分享"主题分享,以下是演讲实录:
\
杨秀峰
广州妇儿中心科教与数据管理部副主任
 
  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作一个交流。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我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在五年前,我在做医院支付宝接入的时候,我就发现一个问题,互联网会对所有的个人、所有行业、所有的部门,甚至整个社会都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医院的各个流程都有可能重构,比如旅游医疗,某些医院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某些医院建设高水平的手术室。
 
  第一,医院信息化要有目标、有规划,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医疗健康要纳入到医院发展战略中。
 
  很多医院院长和我交流,他们就说信息化应该怎么搞,我经常反问他们,我说你自己医院有没有发展目标?自己医院没有发展目标,空谈信息化怎么做,这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是没有可持续性,所以医院一定要有自己的发展目标然后才是信息化发展目标,有整体的信息化战略和发展规划。
 
  我们医院大概是这样的两个阶段,1从2008年开始四个医院整合到一起,需要做同质化的服务,需要把那些不同医院、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团结起来,通过信息化抓手来把各种各样的流程进行优化整合,2同时我们自己感觉到面临的业务竞争压力很大,医院也需要转型,我们在三年前就开始了研究型医院的转型。各个科室解读医院目标后自然有自己科室的发展规划,其中也必然有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同时信息系统在实施的时候,各个科室也相对理解,愿意配合,信息化建设推进就顺利多了。
 
  第二,信息系统建设要遵循标准规范,减少信息孤岛
 
  建信息系统一定要坚持标准化,现在国家卫健委都在抓紧制定出台一些信息标准,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滞后的,尤其是在信息交换方面只有信息数据的标准,没有数据封装交换的标准规范,与美国标准比较是非常的不成熟。举例来说我们国家的信息标准犹如一道行政指令,告诉工人"你去去挖一个井",而美国的信息标准有很详细的操作性指导,告诉工人"你去北纬多少度、东经多少度的绿洲上用打井机挖一个20米深,直径2米的井,安装多少功率的抽水泵",结果就是中国的井挖在了沙漠上没有出水。当然国内医疗健康软件厂家在执行国家标准的时候为了自身市场竞争中获得利益搞封闭式开发,加密封装信息,随意封装数据包,没有一个行业组织来统一封装标准也是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的主要原因。
 
  我们几年前在做的时候主要参考的是美国的标准,例如HL7、FHIR,他的标准也有点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中医部分的缺失,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个标准的开发利用。现在可能在座的都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机,不管你是用国产的还是用苹果的,其实你只要买了,你就要给美国人钱,这是我们中国人一直不重视标准所带来的一些后果。
 
  第三,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院内负责信息化的部门要首先转型
 
  传统意义上的信息部门属于支撑业务运转的边缘部门,做些修修补补维护性的工作,没有什么发展,在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卫生健康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部门迫切需要在新的发展当中转型,才能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要。信息部门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在从支撑业务运转的边缘部门向推动业务创新的核心部门转变。
 
  在系统建设方面,我们医院坚持构建大系统、融通大平台、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从整体架构上看,第一层就是云平台,基于云的基础设施服务。第二层就是数据平台,为配合研究型医院转型的需要。第三层就是包含各种各样的业务系统的应用平台。在第三层,我的概念里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LIS HIS PACS等系统,而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搭建系统。就像一个箱子里面可以放很多石头,还可以放很多沙子,还可以放很多水,那可不可以不放石头,直接放沙子。所以我们现在的系统都是通过不同厂家的小的模块搭建的系统。所以不要听厂商人员的宣传,要根据医院的实际业务需求去搭建应用平台。
 
  对医疗行为的认知,最主要的就是"病人安全",病人安全包括作用于这个病人身上各种各样的药品物品,病人身上取下来的各种各样的标本,病人治疗就医的环境安全,这几方面构成完整的病人安全体系。
 
  信息部门在建设应用系统时要从不同用户视角来审视系统是否便利,是否能全面呈现信息,例如面向医生界面到底能共享多少种信息,看到的越多,共享的越全面,对病人的诊治相对来讲更方便,病人安全自然就高。
 
  就医流程、诊治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就可以杜绝各种各样的漏洞产生。规范的流程代表医院的专业性,规范也保障了病人安全,还有一点是规范保护了你自己。很多的医护人员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不在乎医院的规范,相应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层出不穷。
 
  流程改造涉及面很多,比如临床路径。我记得我小时候没有什么医患矛盾,实际上医院现在莫名其妙把患者排除在外,把他放在对立面,这样做是不对的。医护患者其实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不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呢?做JCI评审的时候,美国的模式我跟大家讲一下,类似于我们医院的三甲医院评审,每个医院的三甲评审大家可能都有参与过,看你的材料,下来走一下,美国的四个半天,第一个半天随便你怎么说,剩下的三个半天随你自己,他更多的是去问病人,如果病人说的情况表明你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来做,他马上就会回来问你。后来根据他的那些观点和做法,我们就在医生的桌面上,我们直接贴一个条,医生接待你的时候需要怎么做,这是对你健康的负责。这个一贴以后,病人就可以完全参与到流程里面来监督我们。把这些观念引入到里面以后,我们整个的流程就可以做很大的改进,比方说我们在产科推进的医护患互动,原来可能做一些产科建档,还有一些产科全面的检查,都是要很多的医务人员相应的配合。现在比方说建档,她自己建好了,我们整合一下,这对我们工作的简化是很有效果的。
 
  最后我谈一下几个概念认知的问题,一个是无纸化的意义,无纸化不是没有一张纸,我们当时跟美国那些专家产生一些争执,他拿美国的标准衡量我们国家的做法,后来他也改了一下,就是说不依赖于纸,但是这句话含义就是,各种诊治需要的数据都要电子化,必须要全部完整,都能够互联互通,共享,才能做到。第二是大数据的问题,如何利用,这个应用不仅仅是搞科研的问题,在诊断的时候,我们把一些数据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包括疾病的症状,需要做哪些检查,参考的治疗方案等等,这在诊治过程中对医生的帮助都是很大的。
 
  我的报告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相关资讯

中化集团信息系统审计案例

201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