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群:医疗卫生CIO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2017-07-24 18:22:03

来源:CIO时代网

  2016年4月10日,“北大CIIM中心2016年专家研讨会暨中国CIO知识体系发布会”在北京大学守仁中馆隆重举行。“中国CIO知识体系”是CIO时代学院以“北大CIO班”课程体系为蓝本,在征求众多专家、知名CIO和“北大CIO班”学员的基础上推出的一个CIO知识体系。该知识体系的宗旨是为中国CIO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知识大纲和学习目标,也为中国广大CIO的自我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个知识要点。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在会上发表题为《医疗卫生CIO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的主题演讲:

\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 孟群 
  尊敬的杨部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受姚老师的委托,我来做一个发言。今天人不多,但是确实是一个跨界的专家研讨会,一会儿还会有CIO知识体系的发布,很期待。
 
  我来自于医疗卫生领域,在医疗卫生领域,CIO所承担的工作和其他行业我觉得有些共性的东西,但是又有一个行业的特殊要求和特殊需求。就知识体系、能力而言,也有一般CIO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的知识、能力、技术,但是也有我们医疗行业的一些特殊的要求。我的发言就结合我们行业,供大家参考。因为现在IT特别讲究跨界。实际上我们医疗行业也在跨界,外部跨进来,我们跨出去,实际上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我想问大家,在医疗行业近半年来有几位到过大型的三级甲等医院看过病?有几位,但我不知道大家感受如何;半年内有没有住过院?没有,这说明我们的医疗保障还不错,说明我们各位专家、各位CIO保健意识都不错,身体都不错,也祝愿大家永远健康!实际上现在到医院,特别是到大医院看病就医咨询,大家的感受是不是有所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当然一方面是国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种措施、各种重大的任务,另一方面我觉得是我们IT技术、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所带来的深刻的变化。
 
  比如说去看病,刚才有几位专家举手,去看过病。那么你看病是通过传统的方式还是通过网上预约的,还是说更传统的找人去看的病?现在我们医院有一个变化,过去我们叫“三长一短”,挂号、取药、结算等等时间非常长,但是看病时间非常短,大家对此也不满意。看病嘛,本来身体就不大舒服,然后就诊环境又等这么长时间,没准几分钟就看完了,大家觉得心理不踏实,也不大满意。当然我们国家有我们国家的情况,国外有家庭医生,先到家庭医生然后再到大医院看专科医生。还有呢就是就诊,比如说国外一个医生一天看10个病人。可是我们国家呢,一个医生一上午看多少?看100个。就这样,医生吃饭的时间到了,不行,不能去吃饭。两点钟了,想上趟厕所,也不行。有的病人说:为什么排到我你要去厕所,我也等了大半天了。所以医患矛盾由此而产生。那么现在我们的挂号有多种形式,预约挂号,而且我们把号源,在预约挂号系统里越来越多,通过电话、网上等各种形式进行挂号。现在一些省市推动一项工作是“诊间结算”,比如说直接到消化内科等科室直接挂号、看病,然后直接结算,这样就方便了大家的看病就医。现在全国还没有完全实施,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在看病时体验是怎么样。第二个问题,我问了有没有住院的人。现在二维码或者条形码这样一些技术的应用,就病人身份的识别、给药、输血、手术,对医疗质量的提升,在这个方面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过去我们三查七对还有错的时候,但是现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你住院,给你一个腕带,有你的信息,确保不会出错。这是信息技术带来了诊疗质量、效率、水平的提升。
 
  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的空间非常广泛。我经常说,我们教育、交通、金融、治安等等,但是在医疗卫生领域我们是14亿×76.3。76.3是什么?从2015年,这也是我们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做人均期望寿命测算,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3岁。2010年的时候是74.83岁,就是我们国家,发展中国家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健康指标,当然也包括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医疗系统,14亿人×76.3,也就是说整个生命过程都有健康的需求。IT,我们的信息技术支撑整个健康保健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十二五”期间在医疗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我觉得和其他行业相比,比如说金融起步比较早,过去刷卡平台上十几台二十几台POS机,但是现在银联,各大银行都建了大的数据中心。交通,ETC全国通行,发展很快。相对来说医疗行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非常快,另一方面发展也不平衡。我们有些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做到无纸化。无纸化就是说所有的诊疗记录、管理都是通过信息系统。那么困扰大家的还有一个,过去重复的检查、用药,比如说这个医院做了CT,到那个医院再做一遍,而现在在我们大型的医院,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实时的调阅查询在其他医院诊疗的记录,包括化验、影像资料。还有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还可以调阅你的电子健康档案,还有家庭的有关信息。
 

[page]  在“十二五”期间整个医疗卫生行业做了一个顶层设计。我觉得和大家都有关系,电子档案、电子病例、看病就医、预防保健,和大家都有关系。我们叫“46312”,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建立四级平台:国家、省、地市、县。当然大家说了可不可以用云技术,四级平台,六大业务系统基本都涵盖了,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公共卫生、中医药,也包括药、计划生育等等。三大资源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例、全院人口数据库。我们要建立保障安全的网络,还有两大体系,一个是标准体系、一个是安全体系。所以在医疗行业里,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做了一个顶层设计,也是按照“46312”这样去推进的。

 
  讲到四级平台有人也会问我们能不能利用云技术,比如说国家建一个数据中心,或者一个省,建两级就行了。而医疗行业比较复杂,涉及到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终生的数据,也包括我们国家现行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所以我们现在国家级、省级,但是有些省根据省里的不同情况不是说各个市、县都建数据中心,有些市、县不具备这个条件(基础条件、人才),没人去给他设计和实施那怎么办呢?云技术。云到省里去。所以整个医疗行业,“十二五”期间发展非常快。但是我们面临若干挑战,其中挑战之一就是人才。今天讲到了我们CIO,木桶效应,我们短板之一就是人才。国家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快速发展,涉及到14亿人全生命周期,要全部电子化数字化,支撑预防保健、诊断治疗,也包括总理“两会”上讲的跨省医保结算,没有信息系统是不可能实现跨省结算的。曾经也出现过骗保的情况,比如有人只花了五万,但报销时各种票据弄出十万来,因为信息不对称。整个和健康医疗相关的,必须信息化做支撑,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一个短板就是人才。我们缺人,交叉型、复合型的人更缺。我们往往是学IT、计算机,搞信息技术,可是到了医疗卫生行业,和医疗卫生行业的复杂性、需求、要求往往不能有效衔接。就我们一个医院的信息系统,平均一个三级医院,大概要五六十个不同的业务,门诊、影像、检验、护理等等,很多的业务系统。这是一个医院,就有这么多业务系统。从医院人才来看,医院都有信息中心,三级医院,从七八个人到一百个人不等,一个医院两千张床位,七八个人要管理这么大,有的医院甚至上万张床位,当然了有的医院信息中心达到一百多人,自己开发软件系统,能力很强,但是也有的医院就那么几个人,而且人员来源又不一,当然我们现在更多引进的是搞信息技术的,也有学医的然后从事计算机技术的,但也有遗留的问题,有些专业根本不对口或者这个人安排不了了,说“去数据中心吧”,而恰恰是数据中心是专业性非常强的部门,而且现在很多工作依赖于信息技术,如果一旦有问题,基本就开不了业。北京前不久一家医院,还不是特别大的一家医院,结算系统、挂号出了问题,整个大厅挤满了人,整个交通瘫痪、医院动员所有的医生护士,护士赶快疏导告诉今天挂不了号了。这就成为一个社会事件了。10分钟、20分钟还能忍受,但是一个小时结不了帐这就有问题了。
 
  信息系统是医院的神经系统,数据中心是医院的大脑,所以一个人人体很好的活动完全有赖于神经系统。一个医院要想很好的运作起来,支撑几千张床的大型医院,没有信息系统根本玩不转。过去五百张床位就可以成为一个三级医院,床位也少、病人也少,可能信息系统还显不出它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离不开信息。而现在我们的人员、能力是非常的有限,就医疗卫生的CIO,首先还是信息技术,他的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水平怎么样,能否适应医疗卫生机构或者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所以对他这是个要求。那么我们很多CIO往往是学信息技术,可是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又很快,面对我们医院五六十个,甚至上百个业务系统,这些业务系统可能没有标准化,那么这些业务系统面临着怎么样的标准化的问题,这些不同的业务系统怎么集成的问题。我们省一级信息中心,这个CIO要面临整个省里信息的架构、框架,怎么来设计执行。信息技术本身又快速的发展,就说一个灾备,我们传统的叫两地三备份,现在我们又发展数据移植、数据定向,到现在又有双活系统。但是双活系统、数据移植和传统灾备针对不同情况,费用和绿色机房,要求都是不一样的,需求也不一样。那么作为CIO你本身掌握技术的能力,你来设计,像省里建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怎么来建,当然业务的需求和技术的应用,你能不能把新技术应用到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里,所以说从我们医疗卫生系统来看,首先我个人认为还是信息技术,作为一个CIO,你掌握技术的能力,你来根据这个地区单位的要求来设计。
 
  往往我们的院长对IT不是很清楚,那就依靠CIO。医院原有业务系统不能打乱不能停止,虽然它是非标准化,面临着医院集成,而且要与其他医院信息共享,这个你怎么做。再一个我们CIO要了解业务需求。就技术谈技术,曾经讲过,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系统的发展是技术驱动还是需求导向,当然我看谈的技术驱动的比较多。往往是我有什么技术,搞技术的人就想怎么在你这落地。当然在一定阶段、在某些方面有它的优势,产生了它的效益,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种技术在应用到一定的阶段,由于他不了解需求就走不下去了。所以需求的导向对我们又提出新的挑战,而医学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那就必须要和科室、医生、职能部门经常的去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他们共同设计我们的业务。我们也发现,凡是这个医院业务系统运行的好的话,基本都是由科室的医生、护士、CIO、技术人员共同来做才能做好,只光是我们做肯定不行。所以CIO必须要了解业务的需求。
 
  第三个方面,CIO沟通协调能力非常重要。做医院的CIO很不容易,很辛苦,而且整天提心吊胆的,就怕哪个业务系统出问题。现在有时候出现的问题是需求不明确,或者你做好开发系统,他说你这不行、那不行。作为CIO一方面主动找需求,另外一方面要反复与医生护士沟通。原来需求不明确,用起来之后就知道我需要什么样的功能,这样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所以CIO在沟通、学习这些方面的要求也很迫切。
 
  在医疗卫生系统里,目前绝大部分的CIO都是学技术的。我也看到了,像香港,香港卫生署,香港医馆局,他们搞信息的那几个首席的CIO是医生出身,然后他又特别喜欢计算机,他又学习计算机然后做CIO,确实做的好。这是我个人体会。在我们医疗行业对CIO的认识。
 
  还有一个课程体系。我觉得课程体系有共性的,也包括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当然也有行业的一些特殊需求。所以说中国CIO知识体系,这是一个基础,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我刚才看的,各位专家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行业肯定不同行业的要求,所以在每一个行业具体的CIO培训,还要具体沟通,比如说有特殊需求或者说做一些完善。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和北大,共同举办了三期的“北大医疗卫生CIO班”。从这三期培训班上来看,效果非常好。这首先得益于北大的这些老师,老师为大家授课;得益于CIO课程的设计,针对我们医疗卫生系统;得益于北大这样一所着名的高校,人文、社会,不仅在信息技术方面。所以真正的一个好的CIO,技术、管理、智商、情商都应该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在这里我也非常感谢北大王主任、姚老师还有各位老师对于我们医疗卫生系统举办CIO班几年来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大家都把参加“北大CIO班”作为目标,作为一项荣誉,但是更主要的是大家获得了提升,得到了收获。谢谢大家!


相关资讯

“第37届CIO班”开学典礼成功举办

2024-03-16

2024版中国CIO知识体系正式发布

2024-03-14

2024版中国CIO知识体系即将发布

2024-02-23

“第九届金融CIO班”和“第十届互联网CIO-CTO...

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