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如何选型商业智能和分析(BI&A)平台,Gartner给了这些建议!

2017-03-21 11:16:01  来源:互联网

摘要:Gartner分析师认为,中国CIO们对于客户体验,业务能力,易用性和商业价值的实现等新的评估标准并不熟悉,此外,中国企业缺乏对分析数据进行合理筛选和整合的必要技术,因此也很难提供确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商业智能 大数据 CIO
  在2017年1月20日Gartner发布的《China Summary Translation: 'Survey Analysis: Customers Rate Their BI and Analytics Platform Experience, 2016'》报告中显示,商业智能和分析(BI&A)仍然是CIO的技术投资重点,也是中国CIO们实现业务成果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然而大多数中国CIO在选择BI&A平台时,却将目光锁定在传统的报表平台上,并且把技术功能作为最重要的评估标准。
 
  Gartner分析师认为,中国CIO们对于客户体验,业务能力,易用性和商业价值的实现等新的评估标准并不熟悉,此外,中国企业缺乏对分析数据进行合理筛选和整合的必要技术,因此也很难提供确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为了与业务保持一致并取得满意的业务成果,CIO们必须了解和学习如何使用新的衡量标准来评估BI &A平台,因为这类平台不仅能带来更好的效益,还正在逐渐成为主流技术和标准。对于如何选型,Gartner给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一、除了评估产品性能、整合能力和成本外,还需要考虑商业价值的实现
 
  BI&A的价值来自于业务成果的实现,企业通常都很重视BI&A的功能、性能和整体表现,比如平台可以更快地响应用户的分析需求,用户也可以简单便捷的分享分析成果。但是,企业更应该专注于实现可衡量的业务成功,例如增加收入、改善客户服务或降低运营成本等。也就是说,企业不应该只追时髦,追功能,还应该问成效,问产出。鞋穿的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在做产品的选型时,也应该从自身的特征出发,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产品。笔者接触过的一些企业,财大气粗不差钱,看不上国内产品,总觉得low,买BI软件从来都是买国外的,上线后用不起来,都成了摆设,最后出报表做分析还是用老办法excel。虽然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式的报表和分析习惯,国外的一些产品还真不适合。
 
  话又说回来,在项目立项和前期调研阶段,就要考虑项目究竟可以为企业带来什么改变什么价值,也着实难了一点。不过也有解决办法,就是不做小白鼠,多问BI厂商要同行业、同项目背景的成功案例,也就是多考察BI厂商的综合实力、项目经验和咨询能力。
 
  对于要考虑哪些商业价值或业务目标,Gartner给了以下10项衡量指标,这也是他们在用户调研中问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1、能够更快地做出更好的决策;
 
  2、展开分析类型;
 
  3、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分析和洞察力;
 
  4、提高客户满意度;
 
  5、将KPI与企业目标相关联;
 
  6、应用BI让数据产生价值或创建收入流(Monetize data or create revenue stream with BI);
 
  7、增加企业收入;
 
  8、降低其他非IT成本;
 
  9、降低外部IT成本;
 
  10、减少IT的人数;
 
  二、选型时还需考虑厂商的服务支持,如用户社区、文档、教程、会议和培训
 
  Gartner魔力象限测量指标中有“用户启用(user enablement)”一项内容,重点考察BI厂商的服务和资源支持能力。他们认为用户启用是在整个企业中部署和推广BI&A功能的重要方面,需要提供资源让没有技术背景且没有参加过系统培训的用户可以熟练操作使用,而这若是没有帮助文档、在线教程、自助论坛等资源支持是不可能的。实力越强、市场表现越好的的BI企业,服务支持和资源越多。Tableau有着丰富的帮助文档,经常举办各类线上培训课程,微软PowerBI有着国外最好的用户论坛,用户可以提需求、提问题、找答案,帆软公司除了运营用户社区外,今年还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做覆盖全国的“城市课堂”线下培训。
\
  用户的分析能力决定企业的分析成熟度,Gartner建议,CIO应该将分析培训作为一个战略工具,不仅要提升用户的产品操作能力,还要提升分析理念、方法和技巧,即全面掌握分析的“道”与“术”,只有这样才能发挥BI&A的最大价值。对此,Gartner还出具过专题报告《How to Design Effective Analytics Training to Improve Your Business Analytics Maturity》,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下。
 
  三、选型时不要只盯着大厂商
 
  企业的选择范围不应仅局限于大型厂商,市场中还有其他的BI&A平台,它们既能适应不同的企业规模,也能满足不同地区、行业和功能的需求。知名的大厂商虽强,但也只是综合实力强,很多魔力象限测评项目得分都低于知名度较低的产品。Tableau的功能足够强大了吧,但它在分析的复杂性的评分只有5.7分,远低于Alteryx(9.5分)、Clearstory Data(8.5分);SAP的实力够大了吧,但产品支持分数仅为6.8,远低于Sisense(9.0)。
 
  同时还需注意,选型时不要只盯着大厂商,也不要只盯着自助式BI&A。虽然传统报表平台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成熟度处于下降趋势,虽然在China Summary Translation中提到的“中国CIO只把目光锁定在传统的报表平台上”有批评的意味,但传统报表平台也有着自助式BI&A无法取代的优势,它仍然是行业中的重要力量,与自助式BI&A分庭抗礼,各分天下。从各类产品标准率也可以看出,传统报表平台(Market Guide Vendors)的标准化率与自助式BI&A(魔力象限产品,Magic quadrant Vendors)大致相当,还微微胜出。
\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