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钱颖一对话IBM女掌门罗睿兰(Ginni Rometty): 人类五年内进入认知时代

2017-02-24 08:42:11  来源:矽客xik

摘要:2016年10月13日,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IBM公司董事长、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罗睿兰(Ginni Rometty)女士在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向清华学子发表了主题为“转型,奔向认知商务时代”的演讲,随后与清华经管学院院长、《清华管理评论》主编钱颖一教授展开了精彩对话。罗睿兰女士认为认知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在未来几年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改变。
关键词: IBM 罗睿兰
\

  2016年10月13日,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IBM公司董事长、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罗睿兰(Ginni Rometty)女士在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向清华学子发表了主题为“转型,奔向认知商务时代”的演讲,随后与清华经管学院院长、《清华管理评论》主编钱颖一教授展开了精彩对话。罗睿兰女士认为认知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在未来几年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改变。

  我想跟大家谈三件事:数字转型,这是当前所处的阶段;认知计算,这是下一个发展的时代;还有我们IBM和中国的合作。

  我先讲一下数字转型。我到世界各地拜访商业领袖的时候,我问他们,你们谁想要做一个数字化的公司,或者你的公司已经是数字化的公司?这些商业领袖,包括中国企业家,无不举手。实际上IBM也在以数字的方式再造自己,我们在云端、大数据和移动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数字化这一理念在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创新。我经常提醒自己和客户,当所有公司都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后,公司还有什么差异化的优势呢?当我们把数字化公司加上数字智能,又会出现哪些机会?我认为,接下来我们将步入认知的时代。我之所以用“时代”这个词,是我相信这一趋势在今后数十年的时间里会不断地深入发展,业务和技术将会有更好的结合。

  大家天天都听到大数据这个词,实际上世界上90%的数据都是在最近两年才生成的,而且其中八成是非结构化的数据,也就是视频、图象、图片、推文等这样的信息。以前,电脑可以存储这些信息,但不能理解它们。现在有了认知计算,无需编程,电脑就能自我学习,自我理解、消化这些非结构化的信息,就像人脑一样。你可以用自然语言和这些数据进行互动,可以培训这些系统了解医疗、卫生、金融、教育、时尚等各领域的知识。

  比如我们的Watson系统,它是以IBM公司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我们花了几年的时间开发,我们培训Watson,让它去了解肿瘤学——如何治疗癌症。现在,Watson系统还学习了时装领域。我们在45个国家用8种语言培训它了解了45个不同的行业,重点是帮助人们做出更好、更科学的决策。而且它可以处理所谓的灰色地带问题——也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它不是取代人的智能,而是提高人的智能。

  有些人会称之为人工智能,但这个绝对不仅仅是人工智能。认知要比人工智能更难做到,它是一种增强的智能,帮助我们解决自己很难回答的问题。比如去美国的梅西百货公司,你可以将Watson装在平板电脑或手机里,让它了解你,知道你的消费偏好,伴随你购物,给你介绍适合你的商品。或者Watson学习了芝麻街的节目,给孩子优化学习进程和偏好。还有,雀巢日本的机器人就安装了Watson,它可以为你量身定制一杯咖啡。同样,它也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比如有个治疗糖尿病的公司,Watson帮助这个公司分析海量数据,提前三个小时预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事件。癌症方面,Watson阅读了所有人类历史上有关于癌症和肿瘤学的文献——这些文献加起来将近2500万页,来自美国5个最好医院的20多个最顶尖的肿瘤医生也对Watson进行了额外的培训。现在Watson可以阅读一个病人几百页的病例和X光片,对医生的诊断和疗程做出优先排序,还可以像同行一样跟医生互动,跟医生讨论,提醒他应该额外做哪些检测,有哪些可能的解决办法。在当前世界,医生很难学习完所有医学的文献资料,更何况这些资料每几十天量就翻倍,当然,这一现象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我希望Watson可以在未来帮助全世界的病人,有更好的前景。

  这样的技术将会改变现有的一切,而且我预测在今后的五年中,每个重要的决策都将由像Watson这样的机器人或者系统辅助做出。认知技术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也会解决世界上的很多难题,未来将是认知的时代。

  最后我总结一下IBM在中国发展的情况。我们在中国有32年了。回顾过去,IBM给中国市场带来了个人电脑,把供应链引入到中国。我们也帮助了中国的银行发展,现在中国的银行已经是全球最大、最可靠、最安全的银行体系之一了。现在我们继续在为下一代努力。比如我们和中国一起做的联合项目“绿色地平线”,这个项目能够预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我们团队已经可以做到提前72小时预报污染物。我们也正在和杭州21家医院联合推出癌症诊疗和治疗的项目,帮助那里的医生。
  ——摘自罗睿兰开篇演讲

  百年IBM持续转型

  钱颖一:我先从历史的角度来问一个问题。你刚才已经说过了,IBM变成了一个认知解决方案的提供商。IBM在这105年里,能够在技术发展的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转型战略,IBM是如何做到的?同时你怎么比较IBM现在的转型和IBM以往的转型呢?

  罗睿兰:这次当然是更难了。我们有很多的创新和改造。我们过去的产品有量具、计时设备和制表机,还有主机等等。主机现在还有,但是我们也对它进行了很大的改造。现在如果再看我们的年报,10%的硬件,30%的软件,60%是服务了,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转型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我们不断重塑自己。我们是唯一一个经历了百年跌宕依然活下来的科技公司。我都能想起80年代的竞争对手,Burroughs,RCA,NCR,现在他们都不存在了。

  在当下这个时代转型,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一样的,对任何公司、国家来讲,也是非常独特的。以前,每次变革都因为某一项技术。但是现在,同时发生着许多变化,而且这些变化还在快速地迭代发展。这就使得我们这次转型更有挑战,不得不做出许多艰难的抉择。为此我们卖了80亿美元的业务,并购了50多个公司,把60%的收入投入发展新的产品组合——这是非常大的投入。

  钱颖一:这是在你领导下的非常大的投入和转型。

  罗睿兰:当然我们是很大的领导团队。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我总是说,都是因为IBM人(IBMer)。我听着像个“母亲”似的,确实如此。没有多少公司的员工会自豪地用公司的名称来称呼自己。为什么这些人愿意在IBM工作,热爱IBM?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做的工作是对世界有影响的。IBM的目的就是要做能够改变世界的东西。

  钱颖一:IBM已经经历了很多的转型,IBM的三个字母的来源是“国际商业机器”,但是现在IBM已经不生产机器了。

  罗睿兰:我们还有10%,非常好的硬件,90%已经不是机器,是解决方案了。

  认知是增强智慧

  钱颖一:从你的开场白我听到了一个关键词,这也将是现场观众离开时留在脑子中的一个词——认知。最近我们听到了很多新的词汇,比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等。你谈到的是认知,认为认知是更有影响力、更高级别的词。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罗睿兰: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管它叫AI(人工智能),但是我为什么没这么叫呢?在开发Watson的时候,我们认为在未来会有太多的数据,给人类的认知带来过大负荷。所以未来机器必须能理解非结构性的数据,有学习的能力,这样它就可以帮助增强你的智慧。人工智能只是认知的一个部分而已,因为它只能帮助你做你本来清楚要做的事情。而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多问题,环境、医疗、安全等等,我们必须要有全面的解决方案才能够应对。认知可以帮助我们做好决策,而且它是非常积极的人机关系,不是一些人担心的人机对抗。

  钱颖一:所以机器仍然是人类决策的一部分。

  罗睿兰:是的。Watson学会所有的癌症病因至少需要5年。现在Watson做的越来越好了,它学习了20种不同类型的肿瘤,这些肿瘤占到了全部肿瘤的80%。我们首先告诉它们各种各样肿瘤的类别,然后再继续往前推进。我也看了Watson和医生的工作,他们就像两个同事,和Watson的互动就是对话,这跟以前不断重复工作的人工智能是不一样的。

  区块链将快速带来改变

  钱颖一:区块链在中国是热议的话题。

  罗睿兰:不仅在中国是热议的话题。区块链技术可以让多个主体同时在平台上进行交易,并且看到的所有数据都是真实和一致的。

  我们在区块链方面的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年,但不是比特币。区块链是平台技术,我个人并不是很相信区块链能够带来所谓的数字货币。但我确实相信,区块链可以改善我们现在的供应链。区块链可以让很多主体从不同的方面看到过去和现在交易的情况。所以你可以想像,任何的流程都涉及到很多的单据,海关、船运、交通、物流等等,任何的供应链都可以通过使用区块链得到改善。

  世界上大多数的交易系统是由我们IBM来编程和提供的。为了让区块链能够更好地发展,主体间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像互联网有域名,有HTTP协议,这是双方共同认可的标准。同样,区块链也要有开放的统一认同的标准才能扩张。为此我们参加了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平台的建设,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代码,有600多家公司参与了我们这个联盟。这是全世界发展最快,也是规模最大的联盟,它叫做“超级账本”,这是一个行业内齐心协力发展的很好实例。

  我们已经完成了300多个项目,业务分布很广,包括美国银行在新加坡港进行贸易融资的项目。IBM每年做400亿美元融资业务,我们把所有的融资都放在了区块链里面,方便解决纠纷。以前公司有300号人负责处理纠纷,现在不需要了。IBM内部目前至少有25个区块链的项目,包括反洗钱方面的区块链项目。还有一个项目是跟大型的船运公司合作,非洲的货物送出来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区块链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

  我们做了这样一个估算,把区块链放到世界的供应链上,可以每年减少数千亿美元。我很有信心,这绝对不是空谈。因为我在IBM自身的业务中已经可以看到它带来的积极影响。我认为它可以大大地增进业务的效率,而且可以为我们的交易增强各方的信任,但是需要有共同的标准。

  我们还跟很多国家政府合作,央行和政府可以看到所有交易的流动,监督区块链的信息流。

  另外区块链有一个很好的应用,就是自驾车。自驾车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车载软件。这些软件都是通过网络装载到汽车里,使用者怎么知道这个软件有没有被篡改呢?如果用区块链技术就可以知道这个软件是完好的,没有发生任何的篡改和攻击,是安全的。

  我可以列出很多区块链为基础的项目。大家应该很容易发现,我非常看好区块链,区块链在近期之内就可以带来很大的变化。

  钱颖一:特别好。区块链加油!你们还与中国的银联有合作?

  罗睿兰:对,我们跟银联合作积分计划。银联想把不同账户的积分整合在一起,方便使用,而且要保证没有被篡改。银联用我们的技术来做这样的积分整合。我们也在帮中国银行做类似的项目。

  与对手苹果合作

  钱颖一:IBM和苹果被认为是竞争对手,但现在你们又在一起合作了。你们都有哪些进展?

  罗睿兰: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人们老问我这个问题。IBM和苹果的合作怎么开始的呢?毫无疑问,苹果对消费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它的技术和外观都非常领先。我们了解他们这个企业,知道信息流的加工和处理,我们也知道销售、金融的问题等等。我们之间可以有很多的合作。

  比如我们在航空公司上的合作。假如一位乘客在飞机上,突然得知会有临时晚点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让机组人员直接在飞机上帮助他办理下一个航班的登机牌。为了做这个项目,我们需要整合三十多个不同的系统,而且这里涉及到私密性的问题、航空传输的问题,还需要和航空公司的系统嫁接。在这些工作上,我们都是合作开展的。我们一起合作了2000多个项目,都是非常成功的合作。我们双方都意识到,我们知道另一方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是强强合作。

  钱颖一:听说还有Mac@IBM,那是什么?

  罗睿兰:对我们IBM的员工来说,我们一直很想把工作电脑设置得如家里的私人电脑一样简单。工作中因为涉及到很多保密的文件,需要对电脑进行很多设置。我们就跟苹果有一个计划,让工作场合里的Mac使用非常简单,跟在家里用的电脑一样。即使是新员工,打开电脑5分钟之后,所有的东西都有了,安全检查,所有的调试都好了,甚至企业级的支持都有了,就跟在苹果商店买的东西一样。这对我们来讲都很成功。

  钱颖一:但我也很好奇,两个公司,一个在东海岸,另外一个在西海岸,一个是105年的老店,另外一个公司成立才40周年。你们合作两年了,两年当中你们的文化融合有没有什么问题?你的员工会穿牛仔裤上班吗?

  罗睿兰:没有问题。当然会穿牛仔裤。IBM有14万名员工,其中一半都是80、90后,所以每天大概都有一半的人穿着牛仔裤来上班,这个很常见,和其他任何公司差不多。

  IBM的人才观

  钱颖一:我们知道人才是技术公司最重要的方面,那IBM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样的战略?在美国、在中国有什么人才战略?

  罗睿兰:去年我们招聘了7万名新员工,今年还会继续招聘,所以人才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人才发展这一方面来讲,很关键的是跟大学的合作,我们有一个在中国的项目叫做“U100”,我们要为100所中国大学配套一系列前沿的课程,包括大数据分析等等,让学生毕业的时候能够拥有工作必备的最新技能。我们的战略就是把优秀人才请进来。我们有2年内部培训的项目,让年轻的专业人士在公司的不同业务部门进行轮岗、实习,因为我们需要的人才最好具备多样化的背景,可以是量子计算,也可以是战略业务咨询或风险管理。

  最终我们真正想要做到的是能够达到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其实当今很多公司都希望尽量的扁平化。我们有敏捷的工作团队,而且全公司都在使用社交媒体,我们希望在决策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并做出贡献。

  现场提问:你作为现代化全球技术巨头企业的领袖,在你的团队当中最重视什么样的领导力特质?

  罗睿兰:说到领导力中我最重视的特质,第一就是好奇心。因为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寿命在不断地延长,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我们要有对新鲜知识的渴望,要不断地成长。第二是激情。我一直坚信人们要从事能让自己充满激情的工作,否则你就会容易感到消沉。第三要大胆。我经常跟我的团队说,成长和舒适是不能够并存的,你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成长一定是伴随着痛苦的。

  钱颖一: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要有好奇心,要有热情,而且要大胆,这些方面我们人还是比机器做得好。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