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政府 > 正文

2010年电子政务预测: 桥接“十二五”

2010-08-17 14:49:18  来源:

摘要: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将成为“十二五”的开启年,中国电子政务整体上可以用五个词概括: 整合、协同、互联、共享、重构。2010年,电子政务的建设必将成为“十二五”的“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王玉凯

  三股势力交汇
  当下,中国电子政务正处在三股作用力的交汇点: 一方面,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正对电子政务建设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本身的进展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将产生影响; 此外,未来网络民主与网络监督也必然影响电子政务建设。
  ●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目前,经济复苏的迹象非常明显,中国经济正带领世界经济复苏。在充分肯定中国救市政策的同时,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政府的潜意识中,并没有真正摆脱经济增长方式的传统思维; 第二,救市的重拳并没有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转向内需驱动型; 第三,救市的政策在某些方面可能导致市场化改革的中断; 第四,救市可能进一步强化垄断行业的地位。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有可能面临的转型体制是: 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东南沿海带动内地的梯度推进战略转变为“点面结合”的双引擎、全方位推进战略。
  ●  “十二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可能在下面几个领域。第一,政府主导经济的管理模式需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把政府职能的侧重点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第二,政府组织结构有待调整,以深化大部制改革,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横向权力结构为重点,理顺关系,优化结构,规范政府行为,克服和抑制部门利益。第三,在城乡一体化大战略下,加快省直管县改革步伐,减少行政层级,强县扩权,管理重心下移,为未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体制保障。第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构公共服务体系。改革事业单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五,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在制度建设方面,强化政府自身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公众的广泛参与提供制度保证。
  ●  未来网络民主与网络监督发展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近年来,网络民主快速兴起,网络监督异军突起,是政府高层始料未及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借助网络参与民主监督,过去一个人给政府部门提意见,可能不会受到政府重视; 现在一个帖子发出去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上万或更多的人在网上回应。在网络民主和网络监督实行过程中,它对政府影响非常大。未来政府建设肯定不能忽视互联网的影响力。
  “十二五”十大趋势
  ●  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下移,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和省直管县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过去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是在高层政府、中央、省级,甚至包括地市级,到了县一级相对较弱。中国有4万多乡镇、2000多个县和县级市,这是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
  ●  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电子政务将发挥重要作用,重点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以及很多区域经济正在酝酿,系统间如果实现互联互通,就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效力,政府间由此建立起信息通道。
  ●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现在南方一些城市用联卡技术构建市民卡,这是大趋势。如果以区域联卡来构建市民卡,借助信息化技术,将市民卡变为公民卡,会给老百姓提供大量便捷服务。
  ●  基层政府应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提升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国信办曾经组织专家在河南济源市全部基于互联网来构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这对于政府来讲是一个大趋势。
  ●  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一些全国性的重点应用项目: 如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住房等。中国用占世界6%的产值,来解决占世界20%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中国的伟大创举。
  ●  大部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跨部门协同电子政务,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更大空间。
  ●  加强电子政务的法制环境建设,逐步取消电子、手工的双轨制。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建设远远落后于电子政务建设实践。很多地方尽管电子化水平已经很高了,但它们都还是双轨制。有电子版文件,但还要补上盖公章的纸质文件,这样反倒给工作带来更多不便。随着法制环境的改善,法制逐步健全以后,要逐步解决这种双轨制。
  ●  以行政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审批服务、办事服务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现在我国县级以上的行政服务中心已经达到4300多家,很多地方把行政服务中心物理上集中到一起,使它变成了收发室。下一步,如何提高网上审批和行政服务能力,是我们电子政务的重点。
  ●  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机制。电子政务建设的好与坏,推进得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进的体制和机制。
  ●  “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中国电子政务建设道路,将在“十二五”期间有新的进展; 电子政务的投入产出比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进一步显现。
  2010年看点
  从经济社会层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和网络公民参与层面这三个方面对电子政务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未来中国电子政务整体上可以用五个词概括: 整合、协同、互联、共享、重构。
  整合就是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已有的政务系统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整合;
  协同即重点实现业务的跨部门协同;
  互联就是克服条块分割、信息孤岛,加快实现互联互通;
  共享就是在整合、互联、协同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水平;
  重构就是按照政府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项目。
  作者简介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近年来致力于公共管理、中国政府改革以及电子政务方面的研究。主持制定国内多家城市电子政务总体规划项目,主持完成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环境研究”、“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